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22.166.10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4)
2023(11713)
2022(9946)
2021(8988)
2020(7557)
2019(16761)
2018(16576)
2017(31432)
2016(16572)
2015(18499)
2014(18290)
2013(17709)
2012(16802)
2011(15234)
2010(15653)
2009(15160)
2008(14851)
2007(13793)
2006(12531)
2005(11513)
作者
(47404)
(40071)
(39932)
(37795)
(25589)
(19066)
(17791)
(15427)
(15057)
(14307)
(13858)
(13310)
(13113)
(12937)
(12581)
(12236)
(11883)
(11504)
(11446)
(11247)
(10250)
(9696)
(9494)
(9222)
(9067)
(8955)
(8873)
(8785)
(8015)
(7791)
学科
(84939)
经济(84842)
管理(59676)
(53235)
(46507)
企业(46507)
方法(27470)
数学(23109)
数学方法(22820)
中国(20742)
(20287)
地方(19952)
(18673)
业经(18191)
技术(17326)
(17152)
(15935)
(13801)
地方经济(13547)
(13002)
银行(12977)
(12834)
金融(12832)
技术管理(12498)
(12429)
理论(11711)
(11682)
财务(11653)
财务管理(11627)
农业(11609)
机构
大学(243337)
学院(242685)
(110768)
经济(108631)
管理(91994)
研究(84730)
理学(78179)
理学院(77289)
管理学(76016)
管理学院(75544)
中国(65815)
(53448)
(50593)
科学(47750)
(41975)
财经(40890)
(38738)
中心(38251)
研究所(37185)
(36866)
经济学(35263)
(33970)
北京(32083)
经济学院(31185)
业大(30940)
(30617)
(30085)
(30023)
财经大学(29947)
师范(29796)
基金
项目(153131)
科学(122673)
研究(114020)
基金(112421)
(96874)
国家(96061)
科学基金(83615)
社会(76552)
社会科(72614)
社会科学(72597)
(60096)
基金项目(58656)
教育(52326)
自然(51313)
自然科(50199)
自然科学(50188)
自然科学基金(49348)
(49304)
资助(45022)
编号(43543)
(37054)
成果(36599)
重点(34807)
(34287)
(33796)
创新(33792)
(33545)
国家社会(32447)
课题(31701)
教育部(30214)
期刊
(135264)
经济(135264)
研究(80341)
中国(55842)
(43661)
管理(41055)
学报(34141)
科学(33343)
(31808)
大学(27410)
教育(26363)
学学(25921)
(25146)
金融(25146)
技术(22905)
经济研究(22365)
财经(22026)
农业(20692)
(19225)
业经(19065)
问题(16479)
技术经济(14808)
(13270)
科技(12664)
统计(12071)
(12038)
世界(11811)
国际(11649)
现代(11117)
经济管理(11057)
共检索到39030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宏雨  
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这种认可大多都是建立在定性的分析上的,缺乏说服力。本文构建了评价制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回归分析将各个指标逐步合成得到了一个评价制度要素的综合指标。构建了包含制度要素在内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1978—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定量测算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定量方面验证了制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加强制度与管理创新可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广义技术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即资本和劳动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作了定量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瑞龙  
作者认为,目前流行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是在一个制度不变的环境下,考察一国经济是如何通过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和生产率的变化实现增长的。然而制度的变化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因而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进而从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等环节探讨了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并在实证分析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种种难题的基础上,得出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更主要“瓶颈”不是资本短缺,而是制度供给短缺的结论。因此,制度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青  扬甦华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个具有互依性的有机系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制度结构的非均衡,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而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保证下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经济支持;制度变迁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它又成为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的出发点。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本文基于2009-2016年中国273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剖析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基于制度环境的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扭曲要素配置与破坏制度环境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抑制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同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存在多维空间异质性,其负向作用效果在中西部城市、非中心城市以及高保增长压力城市表现的更为突出。此外,引入制度环境变量的门槛检验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对城市创新的负向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补偿机制,随着政治、金融以及法律环境的逐步完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负向作用力度将会弱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聂艳晖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以索洛—纳尔逊同期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包含资本、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测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丽君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有着密切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教育的分工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就农村教育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就农村教育的制度方面提出改良策略,旨在促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双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妍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有着密切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教育的分工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就农村教育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就农村教育的制度方面提出改良策略,旨在促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双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妍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有着密切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教育的分工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就农村教育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就农村教育的制度方面提出改良策略,旨在促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双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丽君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有着密切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教育的分工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就农村教育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就农村教育的制度方面提出改良策略,旨在促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双重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婷  孙斌栋  
通过选取201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后,反映技术创新的专利授权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不及物质资本及其它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这说明当前我国仍处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度的政府干预会阻碍城市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及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效应。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可能尚未达到规模集聚经济的门槛,因而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城市经济增长还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临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范涛  李婷  李忠  
制度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测度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在一定假设下,将制度进步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经济增长中分离出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度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而近几年,制度进步的作用呈逐年下降之势。为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度进步的停滞局面亟待解决。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新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融资制度创新是这一推动力有效发挥内在功效的经济过程。为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对现行融资制度进行创新 ,以此提供持续的资本供应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 ,主要体现在双轮驱动效应方面 :一是体现在实现资本有效动员 ,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资本支持 ;二是体现在资本优化配置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辉艳  
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