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1)
2023(12227)
2022(10273)
2021(9288)
2020(7604)
2019(16952)
2018(16816)
2017(31039)
2016(16906)
2015(18995)
2014(18585)
2013(17742)
2012(16630)
2011(15120)
2010(15576)
2009(14543)
2008(14440)
2007(13367)
2006(11979)
2005(11115)
作者
(46794)
(39185)
(39019)
(36725)
(24974)
(18573)
(17505)
(14990)
(14892)
(14145)
(13429)
(13082)
(12781)
(12475)
(12188)
(11924)
(11547)
(11316)
(11289)
(11278)
(10048)
(9646)
(9276)
(9047)
(9034)
(8804)
(8760)
(8657)
(7875)
(7757)
学科
(66963)
经济(66868)
管理(56384)
(52562)
(44302)
企业(44302)
中国(24132)
地方(20295)
(19159)
方法(18945)
技术(18905)
业经(18862)
(18271)
(17639)
数学(15147)
数学方法(14963)
(14440)
银行(14420)
(14002)
(13863)
金融(13861)
技术管理(13345)
农业(12968)
(12493)
(11671)
(11644)
(11435)
贸易(11419)
环境(11380)
理论(11319)
机构
学院(233861)
大学(233414)
(96198)
经济(94054)
管理(87729)
研究(82009)
理学(73537)
理学院(72687)
管理学(71555)
管理学院(71095)
中国(63524)
(50114)
(48361)
科学(46923)
(40519)
(38933)
中心(37185)
财经(35975)
研究所(35886)
(34642)
(33115)
师范(32814)
(32325)
北京(32257)
(31209)
业大(30522)
(30221)
经济学(28785)
(26318)
农业(26316)
基金
项目(148393)
科学(118159)
研究(115885)
基金(104107)
(88715)
国家(87846)
科学基金(76454)
社会(74007)
社会科(70143)
社会科学(70130)
(61583)
基金项目(54810)
教育(54046)
(49995)
编号(47294)
自然(45736)
自然科(44693)
自然科学(44684)
自然科学基金(43907)
成果(40456)
资助(40447)
(37438)
(36882)
课题(35266)
重点(33790)
创新(33509)
(33172)
(32124)
发展(30690)
(30155)
期刊
(120357)
经济(120357)
研究(78194)
中国(61720)
管理(38737)
(38351)
教育(37623)
(33753)
学报(31021)
科学(30848)
(26622)
金融(26622)
大学(25293)
农业(22683)
学学(22659)
技术(22235)
业经(21033)
经济研究(18610)
财经(18261)
(15854)
问题(14760)
科技(13673)
图书(13666)
(12327)
(12247)
论坛(12247)
技术经济(12086)
(11439)
现代(10923)
商业(10884)
共检索到385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莉莉  
在国外公校私营的大背景下,透过中国公办高校制度变革的现实,提出公办学校高校改制不再是一种“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定程度上冲击着计划经济束缚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敦促人们对公办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进行反思与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银华  
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是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但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追求"综合性"而忽视个性和特色的现象已普遍存在,并已经显现出一系列负面效应。作者着眼于高校特色化发展,尝试从大学内部制度层面出发,探索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子彤  
该文概述了制度与技术协同原理,认为技术竞争实际上是制度的竞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制度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分析了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是制度和制度环境,指出了科技制度创新及其制度环境优化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彧  
发展方式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转变发展方式是化解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看,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约束,完善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制度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定核  
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胡定核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未能得到根本转换,企业活力仍然不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与使用需要相应的组织创新,需要相应的外在激励因素和制度环境,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来降低低碳产业的高风险。创新低碳技术、解除碳锁定的过程是提高一个社会应对环境危害的社会能力和制度能力的过程。研究表明15种能源"楔子"(低碳技术),可以在未来的50年内让世界排放量趋于稳定,实行战略"缝隙"管理是解除碳锁定的最优路径。从现有低碳技术创新与使用、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情况来看,解除碳锁定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来自制度层面。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要把降低在能源短缺面前的脆弱性所需的技术和减少碳排放所需的技术结合起来;要把形成有利于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英东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制度重构和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制定与执行各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与政策措施;进一步实施产权制度与价格制度改革,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制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设施。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转变观念,为发展循环经济创设思想基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及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穆瑞丽  
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许多制度性的难点,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土地供求、农业保护和政府权责等制度性难点,分析了影响农村发展的行政、财政和农业补贴等体制性障碍,提出了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粮食安全与土地流转的关系,改革农业经营体制和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农村制度创新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健,薛永玲,刘宝生  
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业迎 接 WTO挑战的客观需要。由于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制度层面的创新明显滞后 ,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 中的“稀缺资源”。本文认为加大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是推动我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 首要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健  薛永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昊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最优专利制度旨在从国家制度运行、市场规律运行和政策有效性三个方面寻找最优的制度路径。其既讨论专利制度发展中的法律与政策实践,更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制度运行的市场规律和最优绩效;进而为寻求建立以专利为核心要素的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由独立专利政策向协同创新政策转变,酝酿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提出可能的改革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明华  李德燊  
本文通过对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二元体制的分析,提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对户籍、就业、保障、土地、行政管理等制度进行创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城乡融通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并建立起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廉洁高效的城镇管理体制,以彻底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永赐  
制度是促进或制约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它包含和体现着某种原则,蕴含着文化基因、伦理关系、价值关系及其评价尺度的凝结物。制度通过确定行为框架,提供激励机制,是社会化演进的内在保证。人类主观认识和客观矛盾是形成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制度矛盾的根源。制度创新是为适应社会进步的必然。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统计制度本身,要不要创新?如何创新?已是不可避免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加快统计制度创新,发挥好统计整体功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伟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制度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是通过激励或压抑创新实现的 ,因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因而 ,好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 ,同时 ,这种制度本身也应是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