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3)
2023(10171)
2022(8508)
2021(7895)
2020(6681)
2019(14809)
2018(14658)
2017(26894)
2016(14487)
2015(16363)
2014(15617)
2013(14786)
2012(13436)
2011(12193)
2010(12571)
2009(11876)
2008(11835)
2007(11029)
2006(9847)
2005(8765)
作者
(37761)
(31790)
(31427)
(29807)
(20120)
(14896)
(14231)
(12010)
(11958)
(11508)
(10765)
(10539)
(10333)
(10069)
(9778)
(9657)
(9235)
(9192)
(9094)
(9019)
(7986)
(7600)
(7507)
(7381)
(7205)
(7084)
(7055)
(7017)
(6310)
(6150)
学科
管理(50645)
(50039)
经济(49957)
(44793)
(40329)
企业(40329)
中国(17516)
技术(16325)
(16142)
方法(16076)
(15527)
业经(14039)
(13488)
数学(12576)
数学方法(12373)
技术管理(12149)
理论(10892)
(10717)
地方(10548)
教育(10414)
(10178)
银行(10165)
(9767)
(9689)
金融(9687)
(9515)
财务(9476)
财务管理(9455)
(9217)
(9161)
机构
大学(194095)
学院(190277)
(76740)
经济(75012)
管理(72840)
研究(64776)
理学(61589)
理学院(60859)
管理学(59782)
管理学院(59371)
中国(49228)
(41431)
(39754)
科学(35749)
(31554)
(30546)
中心(29670)
财经(29649)
研究所(26906)
(26827)
(26786)
师范(26570)
北京(26476)
(25006)
(24511)
(24416)
业大(23888)
经济学(23223)
财经大学(21852)
师范大学(21244)
基金
项目(123561)
科学(99179)
研究(97182)
基金(88058)
(75023)
国家(74329)
科学基金(65132)
社会(62616)
社会科(59191)
社会科学(59178)
(49859)
教育(46844)
基金项目(46225)
(41311)
自然(39296)
编号(39292)
自然科(38424)
自然科学(38416)
自然科学基金(37759)
成果(34121)
资助(33819)
(31836)
(29583)
课题(29508)
创新(28693)
重点(28312)
(27531)
(26349)
大学(25779)
国家社会(25594)
期刊
(92901)
经济(92901)
研究(65200)
中国(52521)
教育(36875)
管理(33078)
(32987)
学报(25641)
科学(24790)
(24033)
大学(22087)
(19209)
金融(19209)
技术(19126)
学学(18919)
农业(15919)
财经(15413)
业经(14649)
经济研究(14524)
(13399)
图书(11950)
科技(11626)
问题(11021)
(10218)
论坛(10218)
职业(10192)
技术经济(9643)
(9595)
(9274)
书馆(9099)
共检索到31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理念与制度;制度的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差距;以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很有益处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非显性的因素。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大学文化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对19世纪德国大学和20世纪美国大学的兴起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是指在国家危机中催生的、一种比既往模式更能有效运作的知识生产组织形式和制度,因此是大学组织在制度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困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研讨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厘定现代大学制度整体设计和机制创新的主要依据,既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应为”,也要实事求是地探讨“可为”之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契机。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应借助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机制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整体设计,多校联动,以提供改革思路,产生示范效应,引领全国高等学校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及OECD大学研发经费的地位与规模、来源结构、支出结构三类指标和中国与美国前100名大学研发经费的比较,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研发经费的相关制度,特别是经费来源及获取方式、研发组织管理的不同,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国际化办学,用"互联网+"开展本科教育教学。从这些理念出发,学校着力开展了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创新模式,打造"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博"闻视野;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雅"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胡和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当前,清华大学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全面总结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闵维方  
本文从历史和国际视野审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话题,探讨其中蕴含的制度和组织意义。大学是一种受制度环境影响明显的组织形式,国家与大学之闽的关系构成大学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影响其办学行为和绩效。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视角提出四个命题,利用文献资料予以阐述:第一,国家监督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容易产生分化,兼顾规模和质量目标;相反,国家控制型高等教育系统在将公平目标作为优先选择时,不得不以牺牲效率甚至质量目标为代价。第二,精英大学容易存在于国家监督模式以及持精英主义政策下,不易存在于持平等优先主义的国家控制模式下。第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是否拥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已成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建设一流大学与服务国家紧密结合已成为各国校长的共识。文章以巴黎十一大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巴黎十一大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解读了法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政策和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友梅  
改革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评价制度改革亟待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国家层面政策文件的宏观指导。《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对新时期高校办学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柏乃  褚立波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制度的建设是根本性的问题,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长与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包括一流的图书馆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教学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科研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及一流的校长和管理支撑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乃文  
聚焦于知识与组织的互动,采用比较方法中的求同法进行多案例研究,提炼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的学术知识演变中存在专门化与综合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冲突,由于对冲突的处理方式不同,世界一流大学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即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单层线性结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双层复合结构和美国创业型大学的网络弥散结构。而这三种类型的共同逻辑是通过组织创新来适应和推动学术知识的重大演变,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重要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哈佛大学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根据社会发展环境的变迁而锐意改革和创新,从而确保它在美国乃至世界大学中的领袖地位。但在创新的同时,哈佛大学固守着正确的大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实施稳妥的创新策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与稳定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