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83)
- 2023(20337)
- 2022(17096)
- 2021(15900)
- 2020(13444)
- 2019(30517)
- 2018(30637)
- 2017(58942)
- 2016(32393)
- 2015(36598)
- 2014(36272)
- 2013(35649)
- 2012(32511)
- 2011(29210)
- 2010(29695)
- 2009(27616)
- 2008(27138)
- 2007(24522)
- 2006(22073)
- 2005(19840)
- 学科
- 济(130578)
- 经济(130408)
- 业(98158)
- 管理(95118)
- 企(76596)
- 企业(76596)
- 方法(56496)
- 农(50685)
- 数学(48808)
- 数学方法(48038)
- 中国(36389)
- 财(35444)
- 农业(33684)
- 业经(33058)
- 制(28937)
- 学(28333)
- 地方(25948)
- 技术(25372)
- 理论(22300)
- 贸(22280)
- 贸易(22264)
- 银(21695)
- 银行(21622)
- 易(21609)
- 行(20598)
- 体(20413)
- 务(20015)
- 融(19929)
- 金融(19925)
- 财务(19917)
- 机构
- 大学(457966)
- 学院(457724)
- 济(184326)
- 经济(180325)
- 管理(177585)
- 研究(156844)
- 理学(153030)
- 理学院(151331)
- 管理学(148311)
- 管理学院(147499)
- 中国(119011)
- 京(98778)
- 科学(97629)
- 农(89225)
- 财(85481)
- 所(80216)
- 业大(73222)
- 研究所(72606)
- 中心(71173)
- 江(70303)
- 农业(69003)
- 财经(66742)
- 北京(62367)
- 经(60654)
- 范(59738)
- 师范(59097)
- 院(56405)
- 州(55875)
- 经济学(55061)
- 省(49810)
- 基金
- 项目(307744)
- 科学(241817)
- 研究(224067)
- 基金(222526)
- 家(195179)
- 国家(193496)
- 科学基金(165551)
- 社会(141139)
- 社会科(133533)
- 社会科学(133495)
- 省(121467)
- 基金项目(116766)
- 自然(107545)
- 自然科(105053)
- 自然科学(105027)
- 自然科学基金(103190)
- 教育(103039)
- 划(101539)
- 资助(92014)
- 编号(91133)
- 成果(74430)
- 重点(69428)
- 部(67520)
- 创(66044)
- 发(65836)
- 课题(63582)
- 创新(61301)
- 科研(58425)
- 国家社会(58153)
- 教育部(57442)
- 期刊
- 济(209486)
- 经济(209486)
- 研究(136721)
- 中国(98344)
- 农(86091)
- 学报(76236)
- 科学(69953)
- 管理(67332)
- 财(66162)
- 大学(58505)
- 农业(58036)
- 学学(55160)
- 教育(54173)
- 融(43424)
- 金融(43424)
- 技术(42332)
- 业经(36845)
- 财经(32938)
- 经济研究(32408)
- 业(30098)
- 经(28254)
- 问题(27615)
- 技术经济(23708)
- 科技(23697)
- 版(23506)
- 图书(22171)
- 统计(20932)
- 理论(20746)
- 业大(20559)
- 世界(20539)
共检索到693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德起 谭越璇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主要着力点。本文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经营三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入手研究了其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农民收入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经营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三者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协同作用发挥不够,大多时期只是其中一个或两个发挥作用,因此农民收入增长出现较大波动。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三者不同步甚至缺失时,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主要依赖农地制度的创新这一驱动力。进一步地,制度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影响,长期看制度租金的耗散会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先行掌握新技术的农民会获得较多的收益,随着技术的推广其收益会降低,直到新技术的出现。规模化因素则是只有保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经营范围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协同推进。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 规模化经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浩
本文针对中国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现实 ,重点从制度因素分析其原因 ,并把制度创新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雍 张敬石 苗苗
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小规模分散式的农业发展模式生命力减弱,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越发明显。本文以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农业园区为例,构建两部门生产模型,结合美国农业规模化数据分析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程度取决于农业园区全要素生产率、国家工业化进程和土地租金等因素;土地规模化会促进城镇化进程,但这种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土地规模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前提是农业园区全要素生产率比较高。
关键词:
农业园区 土地规模化 城镇化 农民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冒佩华 徐骥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现有的农地制度备受争议。本文认为,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促进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它的推广将使现有的土地制度得到完善,从这一视角研究农民收入问题可以填补已有文献的空白。本文借助2000年和2012年的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平均处理效应(ATE)和受处理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方法,实证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土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在平均意义下土地流转能使任意样本农户家庭和已流转土地的农户家庭的收入分别增加19%和33%。本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鼓励和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可能是促进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和完善现有农地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晓艳 范兆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扭曲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性质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宗兵 王炬 罗倩文
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分析,揭示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制度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持续增长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影响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欣
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78~2013年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劳动型技术替代、土地型技术替代、人均资本存量、农村人力资本情况、政府涉农支出、一产比重等渠道来实现的。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协整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祖梅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中部六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理论和实证数据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会对农民增收产生刺激作用。文章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3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函数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 ,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民收入增加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依靠价格因素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逐渐缩小 ;土地闲置等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解决思路 :加大国家对农业投入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英东
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在市场交易与资源配置中,仍然存在农民的交易权利缺失、交易能力不足、市场交易的制度环境不完善等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只有切实维护农民的基本交易权利,提升农民的交易能力,建构公正完善的交易制度环境,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英东
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在市场交易与资源配置中,仍然存在农民的交易权利缺失、交易能力不足、市场交易的制度环境不完善等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因素。只有切实维护农民的基本交易权利,提升农民的交易能力,建构公正完善的交易制度环境,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丽淑 杨义群 贾东生
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因素分析 1、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国自1978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以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业产值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份额却呈不断下降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易秋霖
农民收入增长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财政税收制度、农产品购销制度中存在诸多缺陷 ,这些缺陷造成了土地规模化经营难以形成、农民的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收入增长缓慢、对农业的投资过少、价格“剪刀差”难以消除、农民负担沉重等等一系列问题。制度改革的本质是赋予农民在生产、消费、交易、择业、流动等等环节更多的自主权。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 制度因素 影响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翟秀海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其中制度因素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之一,政策和制度因素强烈地影响着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制度因素 增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