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0)
- 2023(12005)
- 2022(10141)
- 2021(9416)
- 2020(8074)
- 2019(17984)
- 2018(17784)
- 2017(33339)
- 2016(17866)
- 2015(19500)
- 2014(18793)
- 2013(18525)
- 2012(17186)
- 2011(15503)
- 2010(16101)
- 2009(15429)
- 2008(15288)
- 2007(14251)
- 2006(12965)
- 2005(11944)
- 学科
- 济(69251)
- 经济(69145)
- 业(66082)
- 管理(57279)
- 农(46914)
- 企(45492)
- 企业(45492)
- 农业(31294)
- 业经(22400)
- 方法(21399)
- 制(21163)
- 中国(20927)
- 财(20059)
- 技术(18676)
- 数学(17529)
- 数学方法(17228)
- 体(14879)
- 地方(14355)
- 银(13585)
- 银行(13570)
- 行(13013)
- 策(12603)
- 学(12526)
- 技术管理(12364)
- 融(12017)
- 金融(12015)
- 贸(11858)
- 贸易(11847)
- 易(11558)
- 理论(11311)
- 机构
- 学院(246218)
- 大学(243375)
- 济(105395)
- 经济(103203)
- 管理(96916)
- 研究(84206)
- 理学(82329)
- 理学院(81514)
- 管理学(80307)
- 管理学院(79817)
- 中国(67941)
- 农(54722)
- 财(51929)
- 京(51110)
- 科学(47032)
- 江(41662)
- 所(41536)
- 农业(41330)
- 中心(40417)
- 业大(38911)
- 财经(38574)
- 研究所(36491)
- 经(34840)
- 北京(32055)
- 州(31859)
- 范(31506)
- 师范(31256)
- 经济学(30583)
- 省(29704)
- 院(29594)
- 基金
- 项目(157764)
- 科学(126428)
- 研究(122450)
- 基金(114138)
- 家(98267)
- 国家(97259)
- 科学基金(84491)
- 社会(79905)
- 社会科(75421)
- 社会科学(75407)
- 省(63747)
- 基金项目(60018)
- 教育(55516)
- 划(51762)
- 自然(51116)
- 编号(50436)
- 自然科(49966)
- 自然科学(49956)
- 自然科学基金(49109)
- 资助(44059)
- 成果(41985)
- 创(38365)
- 制(36695)
- 部(35604)
- 重点(35399)
- 课题(35309)
- 创新(34955)
- 发(34943)
- 国家社会(33256)
- 性(31807)
- 期刊
- 济(130022)
- 经济(130022)
- 研究(79544)
- 中国(63654)
- 农(59100)
- 财(41597)
- 农业(39314)
- 管理(37823)
- 学报(34712)
- 科学(34123)
- 教育(32125)
- 融(29758)
- 金融(29758)
- 大学(28549)
- 学学(26487)
- 业经(26072)
- 技术(23089)
- 业(19770)
- 财经(19369)
- 经济研究(17980)
- 问题(17361)
- 经(16663)
- 农村(15281)
- 村(15281)
- 农业经济(14278)
- 版(13690)
- 世界(13616)
- 科技(13577)
- 技术经济(13452)
- 经济问题(12027)
共检索到402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薛剑 郧文聚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旱涝保收、"不靠天吃饭"的永久基本农田。提高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物质基础的有力举措。良种、良法和良田是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三个要素,相比之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卫 李景瑜 赵崔莉
近年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日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已有基础上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此举对于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深化和扩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既定目标,既面临着建设任务艰巨、资金存在缺口、监管难度较大等困难和挑战,但也具备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如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部署开展了各级土地整治规划、颁布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等。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文章建议通过积极主动的...
关键词:
基本农田 高标准 4亿亩 十二五时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海洋
8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此前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加强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辽宁工作实际,思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
辽宁 高标准 基本农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付伟明 刘家兴
本文基于广东省不同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在分析上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的思考,以期为新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吴国华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变化却是,这个曾经的粮食生产大省,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仅为32%。尤其东莞等一些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粮食主产区的珠三角城市,现如今不仅耕地保有量锐减,并且存量耕地的土壤质量令人堪忧。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情况与广东相类似,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也有体现,超前出现在广东的一些问题未来其他省份也可能遇到。因此对广东省的情况进行剖析,有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磊 郧文聚
加快良田建设(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转型,是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农业转型背景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拓展问题,笔者于近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宁夏着力推进国土整治"三大工程",即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中南部生态移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生 郧文聚 赵小敏 刘新卫
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确定建设区域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厘定基本农田现状与建设标准之间的差距,并使资金投资与现状相匹配。该研究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构建差距度模型(GD)与投资度(II)模型,计量反映基本农田现状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及基本农田现状与投资额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四川省什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为0.930,已经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村7个,面积为1 931.03 hm2,占评价区面积的9.70%,政府暂不投资;在什邡市基本农田中,差距度为1级、2级的分别占19.49%,24.07%,投资额度分别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静文
置身于金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农民满心都是丰收的欢喜。火红的高粱、金黄的小麦、嫩黄的玉米是他眼里最美的图画。风吹麦浪、稻田时的沙沙声是他耳边最动听的乐曲。随风飘来谷物的气息是他最爱的芳香。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丰收来之不易。遇到大暴雨,洪水就往田里灌;遇到干旱,水稻田裂开的口子可以放进一个成人的手
关键词:
沙沙声 水稻田 子干 颗粒无收 田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庆利 陈艳林 何佑勇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要精准掌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就必须确保建成后的农田及时上图入库,落实到"一张图"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高标准农田上图与信息统计等工作。目前,各地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有关信息可在农村土地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艳林 杨晓艳
自2009年土地整治项目实行统一报备制度以来,各地开展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均需向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进行备案。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动态监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监测监管系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信息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的动态备案,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全方位监测监管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落实好这一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索实践来看,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显著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又可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