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27)
- 2023(18746)
- 2022(15901)
- 2021(15061)
- 2020(12666)
- 2019(28908)
- 2018(28761)
- 2017(53716)
- 2016(29527)
- 2015(33188)
- 2014(32824)
- 2013(32142)
- 2012(29861)
- 2011(27119)
- 2010(27493)
- 2009(25784)
- 2008(25959)
- 2007(23627)
- 2006(20803)
- 2005(18878)
- 学科
- 济(119413)
- 经济(119220)
- 管理(89159)
- 业(85067)
- 企(72893)
- 企业(72893)
- 方法(53391)
- 数学(45400)
- 数学方法(44750)
- 中国(36146)
- 财(33257)
- 农(32611)
- 制(28998)
- 业经(28334)
- 学(24187)
- 贸(22936)
- 贸易(22923)
- 易(22361)
- 技术(21969)
- 地方(21719)
- 银(21605)
- 银行(21564)
- 农业(21144)
- 理论(21117)
- 行(20656)
- 融(19909)
- 金融(19904)
- 务(19612)
- 财务(19552)
- 财务管理(19502)
- 机构
- 大学(419913)
- 学院(417781)
- 济(174456)
- 经济(170812)
- 管理(157995)
- 研究(147036)
- 理学(135287)
- 理学院(133721)
- 管理学(131234)
- 管理学院(130421)
- 中国(112735)
- 京(89340)
- 科学(87664)
- 财(84355)
- 所(74863)
- 农(69144)
- 研究所(67487)
- 中心(66318)
- 财经(65473)
- 江(64286)
- 业大(59538)
- 经(59415)
- 北京(57217)
- 范(55292)
- 师范(54754)
- 农业(54050)
- 经济学(53877)
- 院(52774)
- 州(50606)
- 财经大学(48492)
- 基金
- 项目(272484)
- 科学(215661)
- 研究(200072)
- 基金(198530)
- 家(173725)
- 国家(172296)
- 科学基金(147013)
- 社会(128957)
- 社会科(121642)
- 社会科学(121607)
- 省(105606)
- 基金项目(103289)
- 教育(94031)
- 自然(93639)
- 自然科(91546)
- 自然科学(91518)
- 自然科学基金(89946)
- 划(89775)
- 资助(81521)
- 编号(79964)
- 成果(67076)
- 重点(62213)
- 部(61515)
- 创(59880)
- 发(58315)
- 课题(57270)
- 创新(55396)
- 国家社会(53586)
- 教育部(53053)
- 制(52466)
- 期刊
- 济(196654)
- 经济(196654)
- 研究(129461)
- 中国(92723)
- 财(67573)
- 学报(65700)
- 农(63661)
- 管理(62377)
- 科学(61425)
- 教育(52834)
- 大学(50289)
- 学学(47004)
- 农业(42453)
- 融(41328)
- 金融(41328)
- 技术(37234)
- 财经(33589)
- 经济研究(32268)
- 业经(30229)
- 经(28999)
- 问题(25294)
- 业(24101)
- 贸(22332)
- 技术经济(21476)
- 统计(21143)
- 版(20527)
- 科技(19738)
- 策(19684)
- 国际(19224)
- 世界(18998)
共检索到644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洪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莉 万春
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的财政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统收统支财政体制阶段、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分税制财政体制阶段、公共财政体制阶段,每一次财政体制发展阶段的调整既蕴涵着新制度的创新,又有旧制度的保留,财政体制在渐近式制度变迁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路径依赖。要破解财政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完善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体制创新是必由之路。其基本思路是:推进财政制度的宪政变革,建立与完善本国的宪政体制,建构"有限"兼"有效"的现代政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体制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温海滢
路径依赖是新制度经济理论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从制度安排方面对税制改革的轨迹差异进行分析,可以解释路径依赖对税制改革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机制,即税收制度安排的差异叠加在不同的税收制度环境上,会把税收制度变迁引向不同路径。
关键词:
税制改革 路径依赖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常思亮
从北美殖民地时期到21世纪的今天,高校社会捐赠贯穿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成熟,是在美国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民众、高校、政府等力量的最初选择和不断强化过程中,构成了良性的制度路径依赖而达到的一个结果。
关键词:
高校 社会捐赠 制度 路径依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尹希果 李东宇
以西部民族地区为对象,采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文化力向经济力转化的过程,发现这种转化过程存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其在短期内存在着受益递增的制度绩效,但是从长远看会朝着非绩效方向发展并最终"闭锁"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中。因此,制度创新的重心应放在教育投入、文化网络建设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良瑞
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过程。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实证与逻辑分析说明了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进而引发对未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昊 尹志锋 张锦
尽管实用新型专利能够为一国在技术追赶阶段带来技术学习和创新累积效应,但是不能为该国在进入高收入阶段后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本研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未能进入理论预期的“倒U型”增长模式,实现发明专利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挤出与替代。如果延续目前的发展态势,在政府不能主动实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调整的前提下,市场主体也难以自发放弃对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使用,从而形成“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使用陷阱”。结合198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依次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晓男 刘霄
诺思(North)开创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为我们理解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或停滞的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视角。制度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存在着自增强或正反馈机制,当它一旦走上某条路径,其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对制度变迁轨迹的依赖。本文在梳理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与计划制度相比 ,市场制度更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但是从计划到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制度演进的过程中 ,一些特殊的非市场化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在某些条件下会有助于市场化条件的改善 ,从而最终实现市场化。这需要对制度演进的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就制度变迁的理论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路径和规律作一个研究
关键词:
利率 市场化 路径 依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晓蕾 樊平军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敏 吴本银
以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和路径替代两种基本范式为分析框架,指出基层供销社在政府主导供给下,其制度变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性,容易被锁定在低效率状态。要退出这种低效的"闭锁"状态,必须实施动态性制度创新,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从根本上改造和创新基层供销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海滢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两方面对税制改革的轨迹差异进行分析,阐明了路径依赖在税制改革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机制:税收制度安排的差异叠加在不同的税收制度环境上,会把税收制度变迁引向不同路径,或者进入良性循环,或者陷入无效锁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路径依赖 制度环境 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臧培华 金碚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探究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如何摆脱“低质低效”的现实困境,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跃升日渐重要。通过文献梳理建立并购与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关系、通过跨国并购的典型事实分析及案例分析构建了一个并购获取战略资产并吸收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型。基于价值链升级的视角,实施以金融资本充当并购主体,“跨国并购、双重整合”的产业战略,构建跨国并购战略资产获取、价值链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相互促进的逻辑分析框架;通过在本产业内升级、链条内升级、向高价值链条升级的价值链攀升路径以及国内并购建立国家产业链,逐步打造若干重点产业、主要产业在全球布局并主导其所在的全球价值链,根治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双低困境。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问陶 邓可斌
文章构建了较为新颖的理论博弈模型,以研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创新是我国实施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制度创新过程中很可能遇到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政策及相关信息的高透明度、利益集团间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都是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落实的基础条件,而这些条件在我国尚有待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创新 路径依赖 纳什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