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1)
2023(11681)
2022(10131)
2021(9400)
2020(8133)
2019(18734)
2018(18521)
2017(36222)
2016(19937)
2015(22545)
2014(22787)
2013(22311)
2012(21078)
2011(19075)
2010(19566)
2009(18760)
2008(18829)
2007(17245)
2006(15221)
2005(13927)
作者
(57431)
(48404)
(48149)
(46132)
(30947)
(22986)
(22084)
(18595)
(18095)
(17446)
(16364)
(16120)
(15517)
(15427)
(15358)
(14999)
(14684)
(14224)
(14101)
(13954)
(12169)
(12012)
(11791)
(11027)
(10967)
(10913)
(10900)
(10680)
(9710)
(9642)
学科
(78718)
经济(78603)
管理(61735)
(58966)
(48543)
企业(48543)
方法(34324)
数学(30127)
数学方法(29755)
(25485)
(23788)
中国(21381)
(21186)
业经(17388)
(16953)
贸易(16948)
(16538)
(15560)
(15161)
银行(15132)
农业(15075)
(15009)
财务(14967)
财务管理(14924)
地方(14735)
(14402)
(14288)
金融(14284)
企业财务(14130)
(13531)
机构
大学(288428)
学院(287435)
(122589)
经济(119924)
管理(109910)
研究(98529)
理学(93374)
理学院(92348)
管理学(90878)
管理学院(90310)
中国(77898)
(62008)
(60349)
科学(57447)
(50208)
(48751)
财经(47470)
中心(46526)
(46019)
研究所(44894)
(42875)
业大(40664)
北京(38271)
农业(38082)
经济学(38036)
(36980)
师范(36642)
(35679)
(35207)
财经大学(34917)
基金
项目(183069)
科学(144220)
研究(136507)
基金(133114)
(115534)
国家(114218)
科学基金(97194)
社会(86754)
社会科(82174)
社会科学(82148)
(70843)
基金项目(69555)
教育(63126)
自然(61415)
(59949)
自然科(59932)
自然科学(59912)
自然科学基金(58863)
编号(56143)
资助(55087)
成果(47829)
(41881)
重点(41355)
(39289)
课题(39079)
(38303)
(37811)
教育部(36125)
(35988)
国家社会(35678)
期刊
(139585)
经济(139585)
研究(89840)
中国(58846)
(50002)
(44815)
学报(42292)
管理(40675)
科学(39439)
(35171)
金融(35171)
大学(32535)
教育(30644)
学学(30581)
农业(28858)
技术(24102)
财经(24053)
业经(22100)
经济研究(21888)
(20568)
问题(18434)
(16114)
(15356)
理论(14571)
技术经济(14117)
国际(13815)
(13810)
世界(13340)
实践(13083)
(13083)
共检索到44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无疑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引起的问题更令人关注。放眼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尝试对制度有全新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建设,是我们政策分析的基础,也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作为建设性反思,本文提出了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四点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  沈红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士伟  
现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发放与人们的期望尚有很大的差距。对此,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供不应求是由其特殊的制度安排决定的,并提出解决这种不均衡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由政策性银行行使这项职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刘亚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在建构国家助学贷款公共需求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被调整,其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点,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解凌云  林伟连   鲁钬   程红  
根据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经验,并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化。笔者从这一立意出发,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国家层面、银行与高校层面探讨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完善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平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经济困难的一种助学措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高等学校保证办学经费,完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有利于学生避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切实享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利,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培养潜在客户和利润增长点提供机遇。然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在发展和演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贷款供不应求、贷款发放不平衡、学生还贷压力过大、违约率高等问题,提出加大政府贷款补贴力度、制定还贷优惠政策、加强贷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兴洋  庄国波  
针对1999年我国实行的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缺陷,国家有关部门于2004年对原来的政策进行了改进,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完善,本文从政策质量、政策环境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分析了这一公共政策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春晖  王鹏辉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处于起步阶段,违约风险过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彭远国  陈柳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综合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粗到细,不断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经过1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初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冰  
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使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我国推出了大学生资助制度,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一个"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其中"贷"即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开办的、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作为国家高校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形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1999年开始启动,至今已经历十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京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福利性、消费性事业,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等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因此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加大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瑜  黄蓓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持渠道,然而由于贷款还贷约束机制不完善、贷款人还贷能力低下和诚信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高违约率已经成为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一大瓶颈。从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实际设计合理还贷期限与方案、完善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以及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烨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经历着政策路向的演进过程,表现为政策的价值定位、政策目标实现模式、政策执行手段、政策体系的修正幅度和调整范围等方面的变化。对演进路向的深层次原因探究,必然会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动力系统纳入研究视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动力系统由居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居于内部的政府、银行、学生和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所形成的核心推动力,以及连接内外动力系统的公共话语空间的舆论推动力共同构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动力系统是处于演进发展中的,同时它又是有限度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濮岚澜  陈学飞  
对作为政策行动者话语登台、互动表现载体的媒介进行内容和语义框架的分析,可考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各政策行动者可能承担的角色。研究表明,尽管国家是建构这一议题的主导者,但该议题的演化已不完全是国家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由政府有意图主导、媒介市场化改革及更广泛的社会心理氛围共同契合形成的话语运动所推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