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4)
- 2023(9660)
- 2022(7960)
- 2021(7073)
- 2020(5756)
- 2019(12865)
- 2018(12277)
- 2017(23283)
- 2016(12167)
- 2015(13500)
- 2014(13402)
- 2013(13033)
- 2012(11812)
- 2011(10731)
- 2010(11125)
- 2009(11095)
- 2008(10070)
- 2007(9291)
- 2006(8443)
- 2005(7659)
- 学科
- 济(48763)
- 经济(48595)
- 管理(40454)
- 业(38677)
- 企(34236)
- 企业(34236)
- 融(26145)
- 金融(26142)
- 银(23725)
- 银行(23716)
- 行(23002)
- 中国(21907)
- 财(19457)
- 制(18231)
- 方法(17984)
- 农(17346)
- 业经(16647)
- 数学(13978)
- 数学方法(13789)
- 地方(12580)
- 务(11956)
- 财务(11924)
- 财务管理(11903)
- 农业(11828)
- 体(11496)
- 企业财务(11434)
- 中国金融(11028)
- 理论(9959)
- 体制(9866)
- 度(8423)
- 机构
- 学院(171573)
- 大学(170712)
- 济(73352)
- 经济(71690)
- 管理(64387)
- 研究(56450)
- 理学(54803)
- 理学院(54223)
- 管理学(53335)
- 管理学院(53010)
- 中国(50499)
- 财(40116)
- 京(34643)
- 科学(30607)
- 财经(30556)
- 中心(28301)
- 经(27560)
- 所(26897)
- 江(26638)
- 农(25013)
- 经济学(24075)
- 研究所(23712)
- 财经大学(22739)
- 北京(21611)
- 经济学院(21596)
- 业大(21563)
- 州(21435)
- 范(21123)
- 师范(20929)
- 院(20478)
- 基金
- 项目(111672)
- 科学(89197)
- 研究(85278)
- 基金(82307)
- 家(69901)
- 国家(69248)
- 科学基金(60512)
- 社会(58830)
- 社会科(54811)
- 社会科学(54793)
- 省(43987)
- 基金项目(43149)
- 教育(38589)
- 划(35860)
- 自然(35737)
- 自然科(34919)
- 自然科学(34913)
- 自然科学基金(34310)
- 编号(33892)
- 资助(32437)
- 成果(28727)
- 制(27614)
- 重点(25218)
- 部(25134)
- 国家社会(24544)
- 发(24249)
- 课题(24113)
- 创(23999)
- 性(22741)
- 创新(22425)
共检索到27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传贵
任何制度都负载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公正是制度的第一要义。因此,本文认为,制度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制度不公正是我国城乡分割与不平等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只有努力实现制度公正,才能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完善分配制度,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着力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障碍。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分配制度 制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制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鉴于市场经济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的缺陷,整体性市场制度安排不能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而通过市场经济制度与其互补制度的变迁,是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理论上,逼近和实现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有赖于制度变迁的实现,而推进改革开放则是实现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学 和谐社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明
根据所构造的一个和谐社会模型,在一个强势资本和弱势劳动的社会,如果实行民主制度,仍可产生平衡政府,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但如果政府和资本缺少约束,政府将趋于和资本联盟而远离劳动,成为失衡政府,进而导致诸多社会不和谐,如劳资关系失衡,生产和消费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等等。在一个资本雇佣劳动但实行民主制度的社会,劳动在经济上相对弱势但在选票上相对强势,而资本则相反,由此劳资的综合力量取得一种平衡,政府将选择在劳资之间相对居中的位置,成为平衡政府。在中国,地方政府和资本缺少约束,地方政府和资本趋于结盟,是导致社会诸多不和谐的原因。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平衡政府 社会民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汉武 张磊 王征兵
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改革建立确保社会和谐的一整套合理的制度。这种制度特征可以称为制度理性,其要求是:立足现实,突破陈规,面向未来;个人、集体、组织与社会互惠互利,充分兼顾;注重形式和谐,更注重实质和谐;秩序稳定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允许差别、控制分化又利用差别和分化;倡导合作与鼓励竞争相结合,实现不同经济和社会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刚
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的焦点则在于当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剖析了该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出了它在各时期对城乡关系的不同影响。目前它与市场化改革总方向是不相适应的,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难点则集中在公共品供求紧张、本地人和外来人矛盾尖锐的一些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小龙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明显的城乡差异性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应在妥善安排农村农民当前养老保障同时,逐步将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融合,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融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调整的要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保证现行保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鲜红
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影响经济增长,并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使社会更加和谐。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俊武
社会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可以通过建立与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具有激励、约束和配置三大功能,因此有效的产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有效的产权制度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产权制度的重点是要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农村土地产权和知识产权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产权制度 市场经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月朝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税收所发挥的作用。当前的税收制度尚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善现行税制主要包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强化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税制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青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对税收制度的客观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税制改革应当注重税制的公平性,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税收制度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能武 金赛美
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追求的一种现实社会目标,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以及一系列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与快速发展的制度。参与者利益上的博弈要求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多方面加强所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新制度主义 科学发展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燕 宋惠敏
"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制度背景,并成为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在"和谐社会"视角下,重新解读户籍制度——主要围绕户籍制度与权利、利益分配,户籍制度与社会流动,户籍制度与城市融入三个方面,透视户籍制度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的差距,明确以"和谐社会"价值观为制度伦理原则,提出户籍改革的目标。这对改革中制度选择和创新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户籍制度 制度伦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丽馥 卢学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