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3)
2023(12152)
2022(10288)
2021(9149)
2020(7593)
2019(17054)
2018(16710)
2017(31617)
2016(17314)
2015(19197)
2014(19231)
2013(18964)
2012(17977)
2011(16393)
2010(16833)
2009(15891)
2008(15750)
2007(14391)
2006(13211)
2005(12622)
作者
(50258)
(41980)
(41777)
(39601)
(26722)
(19959)
(18910)
(16268)
(15965)
(15186)
(14415)
(14105)
(13648)
(13570)
(13329)
(12925)
(12385)
(12207)
(12157)
(12072)
(10933)
(10472)
(10179)
(9662)
(9475)
(9443)
(9408)
(9404)
(8631)
(8212)
学科
(76767)
经济(76648)
管理(52161)
(50326)
(39867)
企业(39867)
中国(25059)
(23667)
地方(23465)
方法(22825)
业经(20482)
(20243)
(19465)
数学(18920)
数学方法(18667)
农业(15984)
(15033)
银行(15016)
(14565)
(14270)
金融(14268)
(14047)
(13646)
(13361)
贸易(13344)
地方经济(13281)
产业(13033)
(12881)
技术(12726)
(12572)
机构
学院(246819)
大学(245115)
(105284)
经济(102936)
管理(90782)
研究(90231)
理学(75827)
理学院(74905)
管理学(73771)
管理学院(73285)
中国(70512)
(53526)
(52278)
科学(52044)
(45503)
(42023)
中心(41734)
研究所(40364)
(40061)
财经(39194)
(35210)
北京(34552)
(34244)
师范(33924)
业大(33750)
(33233)
(33011)
经济学(32323)
(30740)
农业(30519)
基金
项目(156264)
科学(123800)
研究(118573)
基金(111702)
(96670)
国家(95791)
科学基金(81842)
社会(76934)
社会科(73001)
社会科学(72988)
(62816)
基金项目(58205)
教育(53678)
(51699)
自然(49414)
自然科(48200)
自然科学(48191)
编号(47887)
自然科学基金(47357)
资助(44905)
成果(40447)
(39674)
重点(35906)
课题(35308)
(34168)
(33831)
(32884)
发展(32371)
国家社会(31974)
(31816)
期刊
(132160)
经济(132160)
研究(82327)
中国(60650)
(40826)
(39529)
管理(37892)
学报(35425)
科学(35120)
教育(31834)
(29981)
金融(29981)
大学(28360)
学学(26387)
农业(25941)
业经(23295)
技术(22143)
经济研究(20424)
财经(20096)
(17501)
问题(17249)
(13163)
(13056)
技术经济(12129)
商业(11841)
科技(11795)
世界(11727)
现代(11566)
图书(11459)
(11380)
共检索到40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让让  
本文利用“芝加哥”学派利益集团理论的基本假设,对我国电力产业内部人势力的形成、强化及其行为对市场交易的扭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为当前电力产业规制困境的发生提出了一个基于制度偏好和企业行为的解释。结果表明,在缺乏有效规制的背景下,对自然垄断产业实施等同于一般产业的“放权让利”式改革,为利益集团的成长提供了制度条件和资金支持。由于管制权力分散在诸多的“条块”之间,“厂网分开”后也没有建立权威性的专业机构,不同利益取向的参与者之间的博弈使电力产业的规制放松陷入困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富良  吴晓云  
医药企业和患者集团对医药分业有强烈的制度偏好,是推动改革的主导力量。但由于其在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特点等原因,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较弱。而处于政策制定核心地位的中央部门,由于过于强调争取和维护本部门利益,对医药分业制度安排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无法形成统一的方案,致使我国的医药分业改革进程陷入停滞。要推进改革,实现彻底的医药分业,需要协调各集团的利益,并构建各集团能够实现有序博弈的制度平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慈向阳  黄志敏  
中国自2002年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已经实现了厂网分离,但输配环节仍然是一体化管理体制,国家电网成为超级垄断企业,进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关于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否需要进行输配分离存在争论。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但这并非是改革的终局。本文从制度偏好差异的视角,运用规制经济学的利益集团理论,分析输配分离中各利益集团的制度偏好差异与马歇尔困境,探讨深化电力规制改革的路径,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让让  郁义鸿  
本文的分析表明“小灵通”现象的发生是市场需求结构、管制放松的路径和管制权力安排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拆分原有在位者为主要手段的电信业管制放松,所造成的需求与价格的矛盾为“小灵通”的发生提供了市场机会,而高盈利业务的被剥离,迫使原有在位者利用尚存的垄断势力或优势,以及和管制者的“拆分—补偿”关系,向新运营商的市场进行了局部的渗透。这种行为表面上加剧了中国电信业管制的无序和混乱,但却提高了市场的可竞争性和消费者剩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让让  
以"厂网分开"为核心的中国电力产业重组方案的初步实施,使产业的微观市场结构和规制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种结构变化未能显著地提高产业的运营绩效。本文的分析将表明,由于规范意义上的规制重建滞后,在现行的"厂网分开"模式下,中国电力产业所形成的"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纵向关系,不可能为产业运营绩效的改进提供结构性激励,亦有效投资不足和反竞争效应的导致的双重效率损失,几乎抵消了发电侧竞争的绩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江  
伴随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推进,构建沟通顺畅、比例合理的分流体系,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来看,多向分流制度难操作、职普沟通制度不健全、上下衔接制度不畅通等因素制约着分流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对于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具有积极作用。为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应加强多向分流制度、职普沟通制度、上下衔接制度建设,从而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分流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房德良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电力短缺(电荒)、投资过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其制度性成因。大面积电荒源于决策体制不健全和问责制度缺失;电力投资过度源于政府监管缺位和缺失。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电力发展规划制订制度,建立电力规划的动态调整机制,改进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变经济运行调控方式,推行项目建设公共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雄化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技术进步、需求函数改变和政府管制弊端使该行业具备放松管制的条件。从网络经济特性出发,该行业整体具有弱自然垄断性,勘探开发领域具有弱自然垄断性,集输部分尤其是天然气管输具有强自然垄断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组合产业链各节点以保证节点的质量和合理的规模数量,对各个产业链节点进行信息技术植入,对弱自然垄断部分和强自然垄断部分,现今主要采取接入资本的股权多元化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管乃生  
随着国有垄断行业改革的提速,放松规制和引入竞争仍在持续,但整体布局、重构规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电力、电信、石油、烟草等典型行业改革模式比较分析后提出:垄断行业改革的基本取向应从放松规制走向规制重构;建立产业协调、竞争促进和市场监管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的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提升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炳  
基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发电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CF法估计了企业的生产函数并以此测算了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倍差法分析了"厂网分开"对不同类型发电企业市场势力产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厂网分开"的改革虽然在发电侧建立了"可竞争"的市场结构,但"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纵向关系,使隶属于垄断电网公司的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价格加成增加1.04%到1.11%。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和垄断电网对独立发电企业实施接入价格歧视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炳  
基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发电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CF法估计了企业的生产函数并以此测算了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倍差法分析了"厂网分开"对不同类型发电企业市场势力产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厂网分开"的改革虽然在发电侧建立了"可竞争"的市场结构,但"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纵向关系,使隶属于垄断电网公司的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价格加成增加1.04%到1.11%。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和垄断电网对独立发电企业实施接入价格歧视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有关。电力产业下一步的改革应该以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为目标,深化"纵向拆分"的改革路径,有序地实现"输配售"分离,降低下游部门的垄断势力。另外,一个独立、专业的规制机构对提升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绩效也十分重要。行业实行监管,对提升产业的绩效也十分重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怀栋  赵智全  
乐山电力独立董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审计,从而在中国首开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来行使职权之先河,这一事件意义非常深远。本文通过对乐山电力独董事件的反思,试图揭示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戒骄  
英国的电力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十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中央发电局的私有化、电力产业重组、促进竞争、扩大用户选择权、确定和调整电力交易规则等重大变革。目前,我国电力产业在重组国家电力公司、组建电监会以后,仍然面临引入竞争机制和保护用户利益等棘手问题,对此英国的电力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军  
在耕地资源方面,我国正面临着人地矛盾加剧的困境。推进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摆脱这一困境的必然要求和最终选择。而现行的相关政策制度缺乏激励和保护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主要障碍。因此,调整和改革现行的相关政策制度也就成为解决整个问题的关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熊剑  陈凯凡  
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但目前在我国存在的高退税率与"彻底退税"的制度安排下,产生了严重的出口退税拖欠问题,使国家、企业、银行都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使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有效实施陷入了困境,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