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1)
2023(17750)
2022(15343)
2021(14590)
2020(12145)
2019(28158)
2018(27997)
2017(53705)
2016(29743)
2015(33233)
2014(33455)
2013(32190)
2012(29390)
2011(26404)
2010(26637)
2009(24096)
2008(23636)
2007(20840)
2006(18264)
2005(16179)
作者
(81783)
(67894)
(67513)
(64497)
(43218)
(32692)
(30746)
(26655)
(26140)
(24342)
(23239)
(22863)
(21482)
(21323)
(20943)
(20915)
(20374)
(20234)
(19483)
(19431)
(16953)
(16766)
(16338)
(15591)
(15095)
(15088)
(15056)
(15018)
(13627)
(13373)
学科
(108796)
经济(108637)
管理(86204)
(79215)
(66618)
企业(66618)
方法(50372)
数学(43857)
数学方法(43123)
中国(33005)
(32656)
(30546)
(25260)
(24748)
业经(24716)
教育(23991)
地方(22105)
理论(21333)
(20581)
财务(20497)
财务管理(20449)
农业(19997)
企业财务(19246)
(19118)
贸易(19110)
(18561)
技术(18194)
(17151)
银行(17105)
环境(17084)
机构
大学(411140)
学院(406196)
管理(157239)
(156293)
经济(152545)
理学(136273)
研究(135650)
理学院(134663)
管理学(132000)
管理学院(131231)
中国(97129)
(88112)
科学(82800)
(75331)
(67148)
中心(61886)
(61467)
(61252)
师范(60992)
研究所(60860)
(60642)
财经(59695)
业大(58396)
北京(56068)
(54246)
师范大学(49772)
(49386)
(48772)
农业(47445)
经济学(47195)
基金
项目(277449)
科学(219892)
研究(208077)
基金(200003)
(173259)
国家(171745)
科学基金(147918)
社会(129941)
社会科(122913)
社会科学(122883)
(108630)
基金项目(105753)
教育(101576)
自然(95388)
自然科(93154)
自然科学(93133)
(92754)
自然科学基金(91425)
编号(86486)
资助(82060)
成果(72067)
重点(63181)
(62795)
课题(61374)
(59039)
(57627)
教育部(54773)
创新(53590)
(53169)
项目编号(53127)
期刊
(170503)
经济(170503)
研究(126827)
中国(84697)
教育(70460)
学报(61472)
(59636)
管理(56995)
科学(56780)
(55230)
大学(48383)
学学(44285)
技术(38395)
农业(37802)
(33143)
金融(33143)
财经(29294)
业经(27756)
经济研究(26031)
(25097)
问题(22148)
图书(20160)
理论(18752)
(18681)
(18611)
科技(18250)
技术经济(18132)
职业(17841)
实践(17004)
(17004)
共检索到600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德仁  
当前小学教育在区域之间处于不均衡发展状态。究其原因,制度供给失衡是根本,现行的教育财政制度供给忽视了地区间生均教育成本的差异。地区间教育均等化的制度设计既要从供给角度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异,又要从需求角度考虑不同地区的生均教育成本的差异,二者相结合确定均等化补贴办法。以有效的制度供给推动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元子  
基于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差异主要源于客观环境差异的假设,将评估思路集中于对地区间环境差异水平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以考察影响地区间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差异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阐明各地区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优势及劣势。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按现行的需求成本指标所产生的评价结果与按环境因素评价的吻合程度仅为33.4%。这种成本差异评估方式反映了当前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考虑的是部门支出需求,而非公共支出需求;并且某一类转移支付过度承担其他政策性功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敬慎  
普通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按照当前的教师资源配置标准,计量了2010~2012年136个县(市)普通小学教师超(缺)编状况,发现当前的教师配置标准只关注了在校生数,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密度较低的地区小学普遍存在的校点分散、班额偏小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学生密度和学生数为依据,设计新的普通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标准和模型,从而以保障地区间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均等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国  廖藏宜  
基于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各地区自有财力苦乐不均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在合理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东中西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有显著影响,扩大了东部地区内部的供给差异,但缩小了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水平;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加剧了地区间的这种非均等化状态;财力性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间的供给差异。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亮  
一、文献综述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分配思路主要有三种:一是仅仅注重均等化各地区财政能力,并不考虑各地区具体的教育需要;二是衡量各地区的财政需要,根据拟算的教育需要分配转移支付额;三是衡量各地区财政能力与财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华彦玲  王江飞  
运用泰尔指数对江苏省主要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了测度,得出导致地区间公共服务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财政状况不平衡和政府部门的政策偏好的结论。据此,提出了加快对政府部门政绩考核制度改革,把公共服务项目引入考核体系,建立地区间交流平台,优化落后地区公共服务结构,把政府的决策偏好和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斌  林义  周宇轩  
基于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收入激励视角,使用我国187个城市2017—2020的面板数据,考察地区间财力差异、中央转移支付对社会救助均等化的影响。结论表明:地区间财力差异对社会救助均等化起着抑制效应,且这种效应在农村地区强于城镇地区;中央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虽然能够在整体上促进社会救助均等化,但在边际上强化了地区间财力差异的负效应,表明转移支付会从地方财政收入激励效应上抑制社会救助均等化;社会救助专项转移支付对均等化的影响存在以救助标准为门槛的门限效应,只有低于门槛值时转移支付促进均等化的效应才能被捕捉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管永昊  贺伊琦  
笔者从资源流动(包括了存量与增量的流动)的视角,分析各主体在教育资源流动方面的内容与作用方式。目前教育资源的流动无论是政府的财政资金、师资等人力资源还是教育信息资源,都呈现出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学校流动的逆均等化倾向。需要通过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鼓励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员参加志愿者活动、政府建立信息系统并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等途径全面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教育均等化的早日实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均等化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能实现也是首先需要实现的目标,而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关键。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在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转移支付制度、主体功能区、户籍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界定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制度供给者的主导角色,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体系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璇  王晓静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东—西—中”的梯度递减格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趋势,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文静  
从公平理论出发,构造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效用均等模型,按照远期和中期目标分别计算了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均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的实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均衡水平的偏离较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偏离程度较小,且各地区内部也存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水的差异较大的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的制定不仅要分析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还要考虑公平因素,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闫殊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底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能否起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利用2004-201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系统广义距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减贫效果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这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反贫困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闫殊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底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能否起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利用2004-201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系统广义距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减贫效果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这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反贫困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颂东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根据生均教育支出成本模型的构建及其他影响教育投入相关因素的分析,设计了可以衡量各地区客观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水平的模型,并以各地区实际的教育投入与客观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之比来衡量各地区教育投入努力程度。通过对河北省2007年样本县的数据分析,认为河北省地区间小学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差异较大,一些地区的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努力程度不够,而不是财力不足。并提出完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