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4)
2023(14072)
2022(12034)
2021(10855)
2020(9013)
2019(20540)
2018(20381)
2017(38748)
2016(21253)
2015(23542)
2014(23787)
2013(23346)
2012(22457)
2011(20738)
2010(21409)
2009(20320)
2008(20194)
2007(18630)
2006(17012)
2005(15994)
作者
(63041)
(52629)
(52453)
(49996)
(33975)
(25272)
(23714)
(20357)
(20331)
(19301)
(18384)
(17997)
(17321)
(17106)
(16832)
(16349)
(15592)
(15451)
(15276)
(15211)
(13789)
(12954)
(12801)
(12447)
(11962)
(11893)
(11809)
(11663)
(10811)
(10415)
学科
(105486)
经济(105368)
管理(62881)
(55354)
(44263)
企业(44263)
方法(33290)
中国(29969)
地方(28953)
数学(27995)
数学方法(27667)
(26235)
(24002)
业经(23204)
(22692)
(21854)
农业(17524)
(17293)
金融(17290)
(17074)
银行(17038)
地方经济(16790)
(16506)
(16214)
环境(15916)
(15745)
贸易(15731)
(15093)
理论(14625)
(14623)
机构
大学(313985)
学院(313301)
(135694)
经济(132859)
研究(116146)
管理(111744)
理学(93477)
理学院(92272)
管理学(90768)
管理学院(90158)
中国(88855)
科学(68864)
(68546)
(66526)
(60199)
(55468)
研究所(53618)
(52341)
中心(51671)
财经(50284)
(45192)
(44412)
师范(43969)
北京(43301)
业大(43208)
经济学(42535)
(41302)
(40579)
农业(40383)
(37976)
基金
项目(193495)
科学(152136)
研究(144057)
基金(138781)
(120394)
国家(119299)
科学基金(101147)
社会(93617)
社会科(88652)
社会科学(88627)
(76988)
基金项目(72311)
教育(65728)
(63704)
自然(61654)
自然科(60120)
自然科学(60106)
自然科学基金(59058)
编号(57581)
资助(56672)
成果(49499)
(46814)
重点(44628)
(43097)
课题(42262)
(39417)
(39185)
国家社会(38941)
发展(37907)
(37327)
期刊
(172213)
经济(172213)
研究(105556)
中国(74148)
(52813)
(49427)
学报(49251)
管理(45502)
科学(45260)
教育(38566)
大学(38009)
学学(35525)
(34159)
金融(34159)
农业(32869)
技术(27929)
财经(27407)
经济研究(27248)
业经(26217)
(23752)
问题(21944)
(17179)
(16791)
技术经济(16707)
世界(15930)
国际(15226)
(14863)
图书(14847)
现代(14555)
统计(14232)
共检索到513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力宏  
在我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再是政府直接去干预经济,而是政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本文从政府因素的角度对"浙江现象"进行了解读。文章指出,浙江各级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荣  陈雪梅  
近几年来,制度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度创新的效果取决于政府与企业在博弈过程中所需的激励相容条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承担着公益者、策划者和仲裁者的责任,企业则承担着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责任。笔者通过对政府与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博弈分析,探求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实施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巍峰  
<正>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打造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人民银行总行指导下,立足浙江民营经济大省实际,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打造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晋川  钱滔  
本文采用青木昌彦的市场增进论观点,以浙江台州改革开放25年来的发展历程为案例;着重分析这一历程中台州市政府在不同阶段,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发挥了协调作用;即如何通过组织内和组织间的民间协调来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论文最后也指出了该视角对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历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瑞明  李林  亢延锟  赵勇  
旅游经济被认为是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绿色”驱动力,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常常通过“景点评选”来向外界展示地区的风景名胜。这些评选活动是否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首次利用2002—2015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景点评选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区景点被评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并未显著带动旅游经济指标的提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选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想效果,是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敬水  李志坚  陈稚蕊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佳  孙敬水  董立锋  
本文基于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量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四大类效应,并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测算了各类效应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远超过能源强度和结构调整产生的负向驱动效应。本文同时测算出浙江已跨越了碳排放强度的高峰阶段,但仍处于碳排放强度高峰迈向人均碳排放量高峰的阶段。为缩短不同碳排放高峰的跨越时间,降低高峰峰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玲   王飞  
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使了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并给浙江省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本文在调研基础上总结了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特别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以及市场集聚和产业簇群发展中政府政策的作用 ,并以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云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民营企业的制度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民营经济发展的某些具体制度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制度缺陷。民营企业到了"制度瓶颈"阶段,即以制度突破为核心因素的发展时期。企业准入制度、融资制度、社会服务的配套制度的具体完善和社会资本的积累等可以形成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制度力。为此,我们应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完善,以此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推动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本文通过样本数据回归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增长与地区初始金融深度、信贷总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通过现实剖析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制度供给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失衡的深层矛盾;通过对国外政策金融、社区金融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制度供给思路:通过法律、市场、政策和监管四个层面构造框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明生  
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是源于供给就是源于需求,或二者兼而有之。从亚当.斯密到后凯恩斯主义,在如何解决供给与需求的问题上,各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要走出一条稳定和谐的和平崛起之路,必须要精心协调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开群  
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于效率。转型期,我国经济表现了低效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行为——绩效的逻辑分析框架,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低效成因在于市场制度扭曲。依据科斯定理,完善市场制度,必然会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进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市场制度,需要政府撤离市场,维护市场,而非行政干预市场,从而保证市场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制度,要求打破市场垄断。因此,市场制度决定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制度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岳军  
中国大历史中的"治水"实践证明,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大国治水涵盖的不仅是历史的事件描述,更主要的是包含了由治水引致的"大工程、大历史、大一统"现象,形成了以治水为特征的"大国模式"。政府"治水"或由政府提供公共水利工程,这样一种制度选择无疑是为了满足公共安全的要求,选择的约束条件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可能造成社会福利的大大降低,也可能造成社会危机——社会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治水的收益体现为国家安全。今天,"治水"在"治国"中的地位仍然十分突出和非常显著,治水的"大国模式"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提出低生育率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率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进入经济持续发展轨道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历了迅速的转变,并达到了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对落后,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供给的制度性障碍,进而使我国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内生性变量──人力资本的积累之词的联系出现了断裂。因此,彻底消除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才能从根本上奠定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人口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