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7)
- 2023(18895)
- 2022(16256)
- 2021(15195)
- 2020(12828)
- 2019(29441)
- 2018(29355)
- 2017(56984)
- 2016(30940)
- 2015(34709)
- 2014(34610)
- 2013(34169)
- 2012(30989)
- 2011(27830)
- 2010(28016)
- 2009(25804)
- 2008(25246)
- 2007(22402)
- 2006(19667)
- 2005(17145)
- 学科
- 济(122537)
- 经济(122370)
- 业(92281)
- 管理(90117)
- 企(70647)
- 企业(70647)
- 方法(56740)
- 农(50343)
- 数学(49747)
- 数学方法(48929)
- 农业(33417)
- 财(33244)
- 中国(31175)
- 业经(30631)
- 制(27502)
- 学(25701)
- 地方(22894)
- 贸(20831)
- 贸易(20819)
- 理论(20669)
- 务(20470)
- 财务(20377)
- 财务管理(20332)
- 易(20251)
- 技术(19680)
- 银(19458)
- 银行(19413)
- 体(19315)
- 企业财务(19312)
- 行(18468)
- 机构
- 学院(436514)
- 大学(434022)
- 济(173245)
- 管理(171966)
- 经济(169539)
- 理学(149893)
- 理学院(148280)
- 管理学(145219)
- 管理学院(144427)
- 研究(142287)
- 中国(107323)
- 京(90921)
- 科学(89197)
- 农(84444)
- 财(80385)
- 所(71222)
- 业大(70223)
- 中心(66430)
- 农业(65309)
- 研究所(64858)
- 江(64197)
- 财经(64151)
- 经(58502)
- 北京(56522)
- 范(56156)
- 师范(55595)
- 经济学(51823)
- 州(51439)
- 院(51339)
- 财经大学(47682)
- 基金
- 项目(301408)
- 科学(237570)
- 基金(219273)
- 研究(218970)
- 家(191486)
- 国家(189877)
- 科学基金(163636)
- 社会(137766)
- 社会科(130362)
- 社会科学(130325)
- 省(118714)
- 基金项目(115951)
- 自然(107560)
- 自然科(105082)
- 自然科学(105054)
- 自然科学基金(103138)
- 教育(101341)
- 划(99134)
- 资助(90655)
- 编号(89803)
- 成果(71708)
- 重点(67266)
- 部(66550)
- 发(63591)
- 创(62627)
- 课题(61394)
- 创新(58421)
- 科研(57860)
- 教育部(56911)
- 国家社会(56573)
- 期刊
- 济(190089)
- 经济(190089)
- 研究(123855)
- 中国(83839)
- 农(82020)
- 学报(71045)
- 科学(64971)
- 财(61662)
- 管理(61381)
- 农业(55607)
- 大学(55007)
- 学学(52250)
- 教育(47573)
- 融(39406)
- 金融(39406)
- 技术(39089)
- 业经(35591)
- 财经(30933)
- 经济研究(29073)
- 业(27524)
- 经(26403)
- 问题(25387)
- 版(22600)
- 科技(20826)
- 技术经济(20824)
- 统计(20263)
- 理论(19842)
- 图书(19322)
- 业大(19258)
- 现代(19073)
共检索到63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祁慧博 吴伟光
为检验制度供给对农民工生存性消费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分层线性模型(HLM),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融合农民工个人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借由企业所表现的制度因素可解释农民工生存性消费的21%,并与农民工个体因素之间存在互动机制,形成对不同群体农民工生存性消费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培育促使低端就业农民工劳动投入改变并引致消费结构的转型;职业稳定则增强了农民工城市化意愿并刺激了生存性消费提升;工资歧视明显抑制了已婚农民工的生存性消费水平;住房保障降低了农民工的住房成本,却催生了农民工的短视性消费或未来高层次的生存性消费需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祁慧博 吴伟光
为检验制度供给对农民工生存性消费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分层线性模型(HLM),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融合农民工个人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借由企业所表现的制度因素可解释农民工生存性消费的21%,并与农民工个体因素之间存在互动机制,形成对不同群体农民工生存性消费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培育促使低端就业农民工劳动投入改变并引致消费结构的转型;职业稳定则增强了农民工城市化意愿并刺激了生存性消费提升;工资歧视明显抑制了已婚农民工的生存性消费水平;住房保障降低了农民工的住房成本,却催生了农民工的短视性消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江 程建林
目前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低,其医疗保障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基于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农民工问卷调查的数据,并结合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结论显示,农民工的年龄、性别、职业、务工年限、恩格尔系数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对医疗保险需求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在逐步回归过程中,反映农民工收入的指标对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着供给不足与供给错位的问题。因此,必须将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供给结合起来进行医疗保险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昕儒 陈永福
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中不同收入层次农民工样本,运用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其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农民工样本的各类食物支出弹性均显著为正,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的粮食和蔬菜的支出弹性值呈增加趋势,畜产品呈减少趋势,食用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民工的各类食物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且总体来看农民工对食用油的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但低收入家庭对蔬菜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确保城镇地区食物供应总量和增量,尤其是要制定确保蔬菜、粮食和食用油预期增量有效供给的相关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振华 孙学涛 欧阳博强
本文基于2014年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非垄断行业内的行业特征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行业不同造成的农民工个人收入差异占其总差异的46.08%,行业特征会通过影响个人特征回报率进而显著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本文据此提出了帮助农民工进入个人特征回报率较高行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行业特征 收入差距 HLM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振华 孙学涛 欧阳博强
本文基于2014年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非垄断行业内的行业特征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行业不同造成的农民工个人收入差异占其总差异的46.08%,行业特征会通过影响个人特征回报率进而显著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本文据此提出了帮助农民工进入个人特征回报率较高行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行业特征 收入差距 HLM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军霞 陈鹏
有效的政策供给是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提升和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供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工对于职业培训的需求,职业学校制度体系缺乏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关注,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脱节,职业培训经费投入短缺等严重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因此,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落实职业院校职业培训的主体责任,理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体制机制,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财政投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制度安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若恬 周敏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法律救助机制和特殊的法律援助形式,具有典型的时代转型性和农民工群体特性。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有其内涵逻辑和价值意蕴,但也存在制度性、操作性局限,笔者以西安市区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支撑,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困境进行了制度、程序、经费和主体层面的解读,并认为坚持健全制度、强化保障、完善渠道、加大普法的"四位一体"路径是当下优化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应然之举。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农民工 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练军 曹小霞
随着我国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大多忽略了不同分层农民工的市民化需求差异。本文在回顾农民工分层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区域分层、职业或收入分层和城市适应性分层的不同农民工市民化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简短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分层 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峰 王晓方 高旺盛
本文采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对北京市九城区农民工消费结构进行模型估计,并从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三方面对北京市农民工消费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农民工 ELES模型 消费结构 北京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竹 朱柏青 张新岭
在西方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模型,指出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核心内在影响因素,社会资本通过人力资本对就业能力产生影响,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个性特质和外部环境是影响就业能力的外在因素。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需要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能力 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祁慧博
文章基于2017年1月在浙江省三地市调查的938个农民工及其家庭数据,利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因素,探究在不同消费层次上,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所产生的"资产替代效应";增加农民工收入固然能促进其消费,但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表现出有养老保险的高消费水平家庭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且受教育水平对其消费产生积极效应,而无养老保险的中低消费水平家庭则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与户主的性别、年龄、婚姻均显著相关。由此得出的政策含义是通过使养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消费分层 分位数回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祁慧博
文章基于2017年1月在浙江省三地市调查的938个农民工及其家庭数据,利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因素,探究在不同消费层次上,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所产生的"资产替代效应";增加农民工收入固然能促进其消费,但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表现出有养老保险的高消费水平家庭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且受教育水平对其消费产生积极效应,而无养老保险的中低消费水平家庭则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与户主的性别、年龄、婚姻均显著相关。由此得出的政策含义是通过使养老保险可转移接续,增加缴费档次并配套补贴,强化企业和农民工参保意识,以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增加其消费信心,走出因制度不公平等所导致的消费困境。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消费分层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东,秦伟
利用实际调查数据 ,对农民工群体中的代际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流动动机和目的、收入、消费、对城市的适应性、对家乡的回归性等几个方面存在着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 ,在农民工群体中确已发生了代际的分化。代际分化的主要特征在于 :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海玥 张安录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技术构建了多空间尺度农地城市流转经济驱动机制模型,以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因子对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的驱动力。结果显示:①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差异有61.99%是各县域本身的差异造成的,有38.01%是其所在市的差异造成的;②GDP和城镇土地比较收益对农地城市流转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农地投入和距武汉市中心的距离则具有负向驱动作用;③市域GDP会强化县域GDP与农地城市流转的正向关联,但会弱化县域城镇土地比较收益与农地城市流转的正向关联,市域粮食自给率会弱化县域农用地地均投入与农地城市流转的负向关联;④市域层次变量的引入解释了88.77%的县域农地城市流转平均规模差异,75.47%的县域城镇用地比较收益与农地城市流转关系,78.67%的县域农用地地均投入与农地城市流转关系,75.03%的各县(市、区)距武汉市中心距离与农地城市流转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