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5)
2023(16339)
2022(13501)
2021(12560)
2020(10618)
2019(24108)
2018(23675)
2017(46091)
2016(24323)
2015(27174)
2014(26833)
2013(26472)
2012(24079)
2011(21574)
2010(21875)
2009(20808)
2008(19809)
2007(17498)
2006(15343)
2005(13743)
作者
(66216)
(55694)
(55108)
(52615)
(35159)
(26599)
(25110)
(21538)
(21315)
(19460)
(18889)
(18816)
(17357)
(17320)
(17200)
(17186)
(16234)
(16039)
(15972)
(15875)
(13606)
(13494)
(13297)
(12827)
(12626)
(12603)
(12209)
(11955)
(11181)
(10769)
学科
(104627)
经济(104489)
(82313)
管理(74046)
(59531)
企业(59531)
(48588)
方法(48312)
数学(43080)
数学方法(42583)
农业(32278)
(31716)
中国(31676)
(29744)
金融(29741)
(28758)
银行(28743)
(27701)
(27563)
业经(26966)
(20379)
财务(20311)
财务管理(20264)
地方(19894)
企业财务(19390)
(18406)
(18258)
贸易(18245)
(17816)
(16777)
机构
学院(341904)
大学(338936)
(149205)
经济(146343)
管理(137528)
理学(118724)
理学院(117649)
管理学(115816)
管理学院(115194)
研究(105927)
中国(93002)
(73877)
(68012)
(64122)
科学(59775)
财经(58201)
中心(53448)
(53135)
(50678)
业大(50633)
(50344)
农业(48920)
经济学(47169)
研究所(45051)
财经大学(43428)
经济学院(42713)
北京(41939)
(40268)
(39549)
师范(39169)
基金
项目(229002)
科学(183244)
基金(170593)
研究(170247)
(146165)
国家(144928)
科学基金(127305)
社会(112579)
社会科(106716)
社会科学(106691)
基金项目(90059)
(88614)
自然(80525)
自然科(78669)
自然科学(78651)
教育(77559)
自然科学基金(77266)
(73238)
资助(69568)
编号(68236)
成果(54179)
(52290)
重点(50758)
(48571)
(48281)
(48058)
国家社会(47586)
课题(46007)
教育部(45790)
创新(45206)
期刊
(161306)
经济(161306)
研究(100908)
中国(66708)
(64683)
(58018)
(52084)
金融(52084)
管理(48260)
学报(46804)
科学(45454)
农业(43007)
大学(38575)
学学(37136)
业经(30186)
财经(29410)
技术(29204)
教育(27605)
(24953)
经济研究(24002)
问题(22116)
(20657)
理论(17017)
(16727)
技术经济(16329)
统计(16278)
世界(16105)
农村(16095)
(16095)
实践(15244)
共检索到510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珏  范静  曹健  
本文利用国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6个试点县(市)、71个乡镇、420位信贷员的调查数据,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农地产权制度优化的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事前风险补偿及事后风险缓释对农地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假说。拟合路径表明,农地产权制度优化通过贷款契约效力与农地流转契约效力的改善提升了风险补偿能力,进而可有效控制农地金融风险。借款人还款意愿及能力是农地金融风险补偿的主要来源,第三方风险补偿能力相对薄弱,是制度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广乾  
公司治理契约的不完全性诱发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道德风险行为,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契约不完全性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质和起源,并从公司治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交互关系中指出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委托人-监督人-代理人框架、知情委托人框架三类道德风险分析框架。结合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源,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偏好治理机制、声誉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横向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执行机制五种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道德风险多层次治理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五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志刚  郭雪萌  
作为当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PPP承载了政府与社会各方的美好愿景。然而,PPP项目一般由于运营期限长、参与主体多元以及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再加上作为确定各方法律关系体系的法律文本本身又存在天然的契约不完全性,使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风险。能否有效识别并化解这些风险,成为影响和制约PPP健康成长的关键。对此,有必要立足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以实践中已运作的PPP项目存在的风险机理与风险特征作为科学认知并有效识别PPP项目风险的根据,进而从完善PPP项目法律规范体系、构建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协同治理机制以及创新金融工具和引入PPP项目后期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力争有效化解PPP项目中的可能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郭凯  高新宇  
本文通过将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以及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纳入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思维框架体系内,揭示了金融风险理论的创始与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一条从“宏观假说”转向寻求“微观基础”、从“静态”转向“动态”的演变路径来进行的。在阐释四者之间内在的逻辑机理的同时,还指出制度金融风险理论与主流金融风险理论必将融和,从而表明转轨经济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必然成为金融风险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后者将在解释前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新与发展的新机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文胜  
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履约率的背后是相当不完备的借贷契约,文章从基于村庄信任的社会资本机制、基于博弈论的声誉机制和基于非法律的惩罚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履约机制的运行机理,解释了不完备契约如何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动态的约束、激励和惩罚,从而保证了借贷合约的履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畅  李寒娜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运用2003~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契约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且这种作用会随着行业契约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的绩效水平对地区契约制度环境更为敏感;国有企业因其历史和政治背景等原因,受契约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了企业和地区因素的影响及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雄  万迪昉  
本文认为,金融产品创新的本质是要解决投资者和融资者在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纷争和偏好协调等问题。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把微观个体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与金融体系结构和产业结构联系起来,探讨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范问题,才可能有效提高金融产品创新的效率。同时,作为缔约环境的营造者,政府在提供高效监管的基础上,还应该保持政策行为的一致性,并给予市场充分的产品创新自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清涛  
违约风险直接影响着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执行及其效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分析框架观之,公费师范生违约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与师范生不同的有限理性选择、教师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关系的不确定性、公费教育信息非对称性以及公费投资的专用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契约的"不完全性"。为此,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公费教育契约不完全的客观实在性,联动各方利益相关者,多措并举,构建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这是防范公费师范生违约风险、保证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可选之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习兵  王永海  
现有内部控制研究忽略了对企业能力的分析,无法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企业内部控制低效率和异质性等现象。本文分析企业能力对内部控制效率的作用机理,如何使能力要素所有者获取企业控制权,如何配置企业控制权,并在企业能力视角下对内部控制的本质、目标和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企业能力决定了内部控制效率;能力要素所有者获取企业控制权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对其具有依赖性,能力的动态性意味着控制权配置要相机进行;培植能力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本文深化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宽了内部控制和企业能力的研究视野,对于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文章以深市21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国有上市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况与企业成长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国有上市公司中,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成长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执行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负相关,相对而言影响传统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控制权;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总经理与董事长交叉任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索取权。因此,国有传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董事会结构,适度减少董事会中执行董事的比例;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适当扩大企业经营者参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比例,建立健全股权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蕊  
围绕建设过程中发包人对风险转移方案进行调整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引起风险转移调整的条件,从降低再谈判交易成本的角度探讨基于法律规定、友好协商以及第三方证实的三种风险转移调整的执行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相锋  冉洁  
政府将特许经营制度引入到城市公用事业,预将竞争和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提供更优质和更高效率的公共产品。但在现实管理过程中,缺乏部门有效协作势必增加协调成本,抵消特许经营制度的红利。基于特许经营制度执行主体改革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多情景下机构优化调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当政府考虑进行机构改革时,应该充分评估和考虑部门间协作收益与部门利益损失。(2)在政府实行部门的合并精简时,采用第三方领导或空降方式将更加有效控制部门利益膨胀,提升社会整体福利。(3)采用部门兼并或组建临时的联合监管小组时,部门或临时小组的领导权或所有权应该由资产专用性较强的部门领导担任,由该部门进行牵头和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