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6)
2023(13238)
2022(11133)
2021(10288)
2020(8958)
2019(20419)
2018(20393)
2017(40185)
2016(21996)
2015(24971)
2014(25213)
2013(24954)
2012(23324)
2011(21041)
2010(21330)
2009(20120)
2008(20375)
2007(18594)
2006(16164)
2005(14883)
作者
(64364)
(53869)
(53766)
(51489)
(34281)
(25737)
(24767)
(20940)
(20091)
(19294)
(18239)
(17978)
(17162)
(17059)
(16847)
(16628)
(16537)
(15871)
(15742)
(15425)
(13544)
(13311)
(13036)
(12159)
(12150)
(12105)
(12094)
(12079)
(10990)
(10665)
学科
(87396)
经济(87267)
管理(67527)
(63900)
(52224)
企业(52224)
方法(40143)
数学(34939)
数学方法(34578)
(27626)
中国(25855)
(25490)
(23505)
业经(19828)
(18426)
(17659)
贸易(17652)
(17256)
银行(17224)
(17200)
(16913)
财务(16875)
财务管理(16828)
(16434)
农业(16266)
企业财务(15968)
(15462)
金融(15457)
(15401)
地方(15139)
机构
大学(323245)
学院(322526)
(133715)
经济(130875)
管理(121038)
研究(107557)
理学(103686)
理学院(102531)
管理学(100869)
管理学院(100267)
中国(82674)
(67716)
(67641)
科学(64563)
(55016)
(54069)
财经(52995)
中心(49549)
研究所(49433)
(49005)
(47870)
业大(46684)
北京(42642)
农业(42624)
经济学(42046)
(41255)
师范(40842)
财经大学(39293)
(39083)
(38477)
基金
项目(207413)
科学(162963)
研究(153047)
基金(150283)
(130636)
国家(129564)
科学基金(110101)
社会(97394)
社会科(92293)
社会科学(92265)
(80961)
基金项目(79384)
教育(71226)
自然(69611)
(68488)
自然科(67934)
自然科学(67911)
自然科学基金(66724)
编号(62655)
资助(60976)
成果(52600)
重点(47228)
(47160)
(44278)
课题(43504)
(43463)
(41954)
(40660)
创新(40659)
教育部(40541)
期刊
(148454)
经济(148454)
研究(96795)
中国(63042)
(54418)
学报(50444)
(49414)
科学(45514)
管理(44340)
大学(38287)
学学(36114)
教育(34441)
农业(32672)
(32372)
金融(32372)
技术(27081)
财经(26992)
业经(24720)
经济研究(24107)
(23189)
问题(20527)
(17051)
(16905)
理论(16096)
技术经济(15661)
(15629)
商业(15312)
统计(14843)
现代(14427)
实践(14423)
共检索到481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建国  
从制度互补性的角度看,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面临着互补性制度改革滞后的现象,阻碍了新生制度的深入实施。为此,政府必须以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来看待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与变革,推动制度环境、互补性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文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方向,我国高职院校则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订单班培养形式。基于制度互补性理论建立"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要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两类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制度互补性差异及共通性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度互补性核心在于提供良好的职业前景预期;制度互补性的良性循环离不开质量保障;制度的两大互补性形式是相互弥补和加强;生源规模和培训质量同样存在互补性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广平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本位、基于工作进行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它综合了学历职业教育和在职职业培训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职业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基于传统学徒制建立的,但是在教学主体和传授知识方面存在区别。现代学徒制与校企合作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现代学徒制可以看作是包含在校企合作的一种实践模式。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只有通过利益驱动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才是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根本办法。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教育部门,必须是由政府主持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娜  李国桢  王宇苓  
现代学徒制是学徒制与社会经济生活诸领域关系重建、转型的结果称谓。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职业教育改革、国际经验借鉴、国内试点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发展主要有三种路向选择,即现代学校学徒制、现代企业学徒制、现代民间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成功运行主要是制度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褚建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这标志着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被提上议事日程。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相关环境制度,历史文化是基础,法律制度是保障,政府支持是关键,企业利益是动力,学校转型是根本,资历框架是核心。只有明确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及相关组织各自的功能和职责,处理好多方利益主体的关系,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关晶  
文章从组织制度、相关方参与制度、经费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四个方面,对当前主要国家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制度进行了横向的综合梳理。研究发现,制度建设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基于各国不同的国情基础和发展战略,各国的现代学徒制度选择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我国当前正在试点现代学徒制,借鉴这些国际经验是非常有益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公安  
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作为群体选择结果、源于心理契约的非正式制度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支撑和依据。我国校企合作传统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及校企合作信誉等非正式制度的缺失是导致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不足的内在根源。强化引导宣传,营造校企合作良好文化氛围;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校企合作良好职业信仰;塑造道德自律,提高校企合作良好信誉和风尚,促进现代学徒制非正式制度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项东红  翟志华  
现代学徒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证。国家层面上制度建构重点是劳动力市场协调、学徒资格认证、培训师资建设和畅通学徒升学路径。区域层面上要精准构建现代学徒制财政政策、企业协商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和严格的现代学徒制质量审查制度。职业院校层面上则要构建清晰的学徒选拔制度、建立灵活的学徒课程制度、建立有效的学徒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公安  崔晓琳  
国外盛行的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却出现了"学校热而企业冷"的怪相,成为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瓶颈。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的缺失是造成现代学徒制困境的三大根源。采取诱导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制度变迁并明确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责权利、增强预期收益的可计算性、确保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是破解我国现代学徒制困境的理性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美红  赵丽萍  
现代学徒制是以制度属性为基础、以企业参与为轴心、以工作过程学习为立足点、以制度规定和执行为过程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徒制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面临许多障碍。基于制度学视角,从制度规定和制度执行两个方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障碍进行纵向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通过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完善局部规则章程、添设相应紧需机构、推动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和认同等策略来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的顺畅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德国以其独特的学徒制赢得了世人瞩目。探究德国学徒制的制度构成,发现支持德国经济发展的学徒制背后存在大量的制度支持,包括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匹配制度,它们共同形塑了德国高技能均衡的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铁刚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重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我国继承了传统的学徒制,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徒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劳动就业制度,用人和培训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徒制的发展;"大跃进"期间和"文革"后期我国也出现过现代学徒制的雏形,但因急于求成而昙花一现;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企业用工市场化,职业院校的大力发展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传统学徒制失去了生存空间,迫切要求建立现代学徒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冬梅  
现代学徒制试点带来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变革,学生(学徒)管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教育政策环境和管理情境的变化,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多元参与、问题导向、系统构建、法理学理、教育管理服务有机统一原则,强化法律的保障作用,职业资格以及岗位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不断完善学生(学徒)具体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充实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要想建立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必须建立一种类似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在此,应开展相关的制度研究和建设工作,包括: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建立对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建立跨越传统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承担协调工作,并建立各方认可和参与的协调和实施机制;建立专门的学徒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企业培训和实习的质量;鼓励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