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1)
2023(10932)
2022(9556)
2021(8682)
2020(7820)
2019(18117)
2018(17864)
2017(34825)
2016(19125)
2015(21658)
2014(21852)
2013(21919)
2012(20638)
2011(18781)
2010(19484)
2009(18865)
2008(18546)
2007(16719)
2006(14620)
2005(13542)
作者
(56078)
(46982)
(46888)
(44786)
(29991)
(22487)
(21617)
(18184)
(17606)
(16900)
(15922)
(15788)
(15058)
(15024)
(14893)
(14635)
(14268)
(13794)
(13701)
(13529)
(11943)
(11560)
(11359)
(10783)
(10662)
(10551)
(10517)
(10410)
(9575)
(9270)
学科
(78356)
经济(78245)
管理(61195)
(56634)
(48185)
企业(48185)
方法(35362)
数学(30359)
数学方法(29996)
(28809)
(20260)
(19986)
中国(19906)
(19022)
财务(18984)
财务管理(18932)
企业财务(18015)
(16399)
(16360)
贸易(16354)
业经(16251)
(15927)
(15348)
金融(15344)
(14699)
银行(14664)
地方(14053)
(13805)
(13459)
农业(12658)
机构
大学(281192)
学院(276706)
(117012)
经济(114544)
管理(103881)
研究(96270)
理学(88112)
理学院(87104)
管理学(85655)
管理学院(85101)
中国(75302)
(60930)
(59886)
科学(56316)
(49932)
(46590)
财经(46334)
研究所(44555)
中心(44030)
(43754)
(41779)
业大(39613)
北京(38257)
经济学(36520)
农业(36509)
(35462)
师范(35095)
(34333)
财经大学(34205)
(33963)
基金
项目(174745)
科学(136498)
研究(128194)
基金(126750)
(110298)
国家(109417)
科学基金(92598)
社会(81047)
社会科(76864)
社会科学(76841)
(66996)
基金项目(66617)
教育(59684)
自然(58852)
自然科(57467)
自然科学(57448)
(56992)
自然科学基金(56415)
资助(52728)
编号(52065)
成果(44670)
(40217)
重点(39988)
(36800)
课题(36385)
(35982)
(35750)
教育部(34556)
科研(33901)
(33895)
期刊
(131631)
经济(131631)
研究(86512)
中国(58036)
(52388)
学报(43674)
(41705)
科学(38759)
管理(38351)
大学(33396)
学学(31178)
(30188)
金融(30188)
教育(29244)
农业(27210)
财经(23672)
技术(23157)
经济研究(20914)
(20219)
业经(19259)
问题(17860)
(16764)
国际(16017)
(15264)
财会(14660)
会计(14372)
(14083)
技术经济(13610)
理论(13449)
世界(13215)
共检索到432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柏杰  
政府债务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通过借鉴Buchanan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公共选择理论及North的"制度决定经济绩效"论断,深入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债务积累的制度基础,构建了"制度、政府行为与债务积累"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中国垂直集中的政治体制及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地方政府自身不但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激励,而且地方政府间存在"竞争锦标赛",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巨大;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和财政联邦制,政府官员对选民负责,地方政府财政自律,结果是美国中央政府风险凸显。因此,在化解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中,应重视制度和规则来规范政府官员行为,制定良好的财政规则和纪律,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宗新  
本文通过建立一种比较分析的框架 ,对资本市场主导型和银行导向型融资制度的特性与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指出融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制度环境 ,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金融市场的管制程度、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是融资制度形成的重要参数。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两类制度的经济绩效进行比较 ,指出了不同融资制度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公司治理与监控机制、经济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 ,伴随着金融国际化与金融自由化 ,融资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迁 ,并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中国没有发生过财政危机,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财政危机。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揭示出,潜在财政危机存在与否,关键取决于政府债务或财政赤字是否有效促进社会总供给增加。进一步,本文利用中国1981-2014年宏观数据,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第一,我国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呈现发散的非均衡关系,政府债务通过加速财政支出扩张对财政赤字及政府债务自身积累产生倒逼促进作用,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债务存在外生性,并驱动着财政赤字低效率;第二,通过对经济增长效应检验发现,财政赤字行为对劳动生产率、社会资本积累等驱动总供给的作用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中国没有发生过财政危机,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财政危机。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揭示出,潜在财政危机存在与否,关键取决于政府债务或财政赤字是否有效促进社会总供给增加。进一步,本文利用中国1981-2014年宏观数据,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第一,我国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呈现发散的非均衡关系,政府债务通过加速财政支出扩张对财政赤字及政府债务自身积累产生倒逼促进作用,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债务存在外生性,并驱动着财政赤字低效率;第二,通过对经济增长效应检验发现,财政赤字行为对劳动生产率、社会资本积累等驱动总供给的作用产生抑制,且外生性的政府债务在加速这种抑制,说明我国潜在财政危机存在。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与政府债务规模持续膨胀相伴随的是财政赤字在总供给方面的低效率和危害持续积累,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压力和冲击,加强我国潜在财政危机防范刻不容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十二  李尚蒲  
本文以财政分权为切入点,构建一个决定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解释框架。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政治集权激励了地方政府官员举债发展经济,并形成和固化了地方经济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依赖政府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官员任期制使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可见,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大规模举债的内在激励,同时,投资导向的经济刺激政策、银行赋予地方政府较高的信用评级以及地方政府举债的制度创新,加速了地方政府负债规模的攀升。促使地方政府债务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改变目前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不对等的财政分权格局;转变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官员考评机制;对银行向地方政府贷款实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陈工  
制度因素与政策因素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基于制度视角从财政体制、政治体制及财政政策三个方面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2005年以后,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及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地方政府巨额债务的积累已经不能从财政体制方面得到充分地解释;软预算约束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重要原因;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将大量的经济稳定职能赋予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另一重要原因。破解地方政府债务危局,必须对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分配做出变革,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晋升机制,建立完备的政府投资法律,多策并举,消除地方政府的负债投资冲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问题,涉及到目前全球经济格局的方方面面,不可孤立对待。有鉴于此,本文从一个整体视角探析了从次贷危机到目前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分析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特征,找出了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在一个整体框架内说明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岩  
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因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契约。本文把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在H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项目投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关系型债务融资具有帕累托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恩涛  姜超  陈媛媛  
通过系统梳理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文献,建立一个包含三类金融危机的统一分析框架,探寻这三类金融危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交互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预警和防范。结果表明:三类金融危机的共同特征是危机爆发前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过度积累;应对金融危机的巨额成本迫使我们要明确每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类型和程度,科学理解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不同类型金融危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这对于金融危机预警和防范及危机爆发后应急政策的制定非常关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沈弋  
如何控制企业风险,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两大风险控制系统能否统一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对此,本文基于契约理论对企业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两大系统的本质属性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风险的各个主要因素及其控制策略,最终构建了两者耦合的分析框架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洪炜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不同(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模式的固有缺陷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及所推崇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使得美国金融创新的深化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继克林顿的信息经济及新经济发展热潮之后,布什政府的导弹经济、军事经济及金融创新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实体经济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使得虚拟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从而继续维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尔升  
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一些国家又涉陷债务危机之中。用新的分析视角论及债务危机可能更有说服力,本文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入手,二是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入手。此外,政党政治和松驰的财政政策也是引发债务危机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认为:美欧国家如果不调整基本矛盾,不自我修复民主政治制度,债务危机将是一个死结。最后给出了化解债务危机的两条根本出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实际上欧洲更重要的任务是强化中长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制度性改革,以从体制上降低更严重的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欧元区和欧盟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救援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出台了超逾市场预期的救援措施,但是欧盟现行的救援体系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应对机制,是一种应急的机制,而在中长期的风险防范、维系金融稳定性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敏  
7月5日,希腊就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的金融救助方案举行全民公投,61.31%的民众反对接受欧元区救助方案。希腊政府希望这一结果有助于要挟国际债权人继续减免债务,但在7月8日的欧盟临时峰会上,欧元区国家首脑集团表态不接受希腊的要求,并表示"已经为‘希腊退欧’做好了准备"。7月30日的债务到期日逐渐逼近,7月13日,希腊政府终于与债券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国际债权人不会给希腊减免债务,希腊获得500亿欧元借款缓解当前危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苑  
考虑人口流动性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转移效应,建立了一个以财政分权为核心,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区域居民三方互动的完整框架,解释了财政分权下我国整体投资格局呈现重物质资本而轻人力资本,并且落后地区更倾向于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特征的原因。首先构建了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治域中的博弈,然后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区域模型分析了组织域中的博弈,基于二者分离解释的不足,进一步对组织域和政治域进行了关联分析。这种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下基于域之间关联作用的分析表明,以上现象的出现是财政分权下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互矛盾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