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4)
2023(10094)
2022(8007)
2021(7186)
2020(5636)
2019(12652)
2018(12357)
2017(23329)
2016(12627)
2015(14030)
2014(13935)
2013(14050)
2012(13051)
2011(12148)
2010(12353)
2009(11807)
2008(11693)
2007(10787)
2006(9827)
2005(8598)
作者
(37324)
(31694)
(31143)
(29779)
(19619)
(14827)
(14219)
(12157)
(11839)
(11223)
(10811)
(10499)
(10153)
(10053)
(9913)
(9423)
(9253)
(9223)
(8921)
(8886)
(7923)
(7638)
(7545)
(7111)
(7077)
(7015)
(7010)
(6981)
(6415)
(6200)
学科
(56814)
经济(56717)
管理(43715)
(42390)
(32576)
企业(32576)
(27224)
业经(19492)
农业(18112)
方法(18013)
(16474)
中国(14957)
数学(14550)
数学方法(14403)
(13890)
地方(13417)
产业(11902)
(11704)
环境(11445)
(10901)
(10506)
技术(9806)
(9551)
(9435)
银行(9416)
(9383)
体制(9192)
(9048)
(8928)
金融(8926)
机构
学院(190539)
大学(187352)
(80820)
经济(79130)
管理(74637)
研究(64807)
理学(63872)
理学院(63227)
管理学(62353)
管理学院(61985)
中国(49528)
(38968)
(38120)
科学(37842)
(34433)
(31826)
(30028)
中心(29974)
财经(29401)
研究所(28575)
业大(27761)
(26477)
农业(25629)
经济学(24823)
(24612)
师范(24378)
北京(24108)
(23648)
(23290)
经济学院(22302)
基金
项目(128056)
科学(102283)
研究(96430)
基金(93218)
(80347)
国家(79619)
科学基金(69008)
社会(64659)
社会科(61250)
社会科学(61236)
(51708)
基金项目(49388)
教育(42205)
(41838)
自然(41737)
自然科(40581)
自然科学(40573)
自然科学基金(39850)
编号(38599)
资助(35911)
成果(31414)
(30140)
(29812)
重点(28841)
(28162)
(27445)
国家社会(27408)
课题(26848)
创新(25724)
发展(24464)
期刊
(99649)
经济(99649)
研究(54523)
中国(43020)
(37488)
(29298)
管理(28557)
学报(28386)
科学(28071)
农业(24389)
大学(22133)
学学(20923)
业经(20061)
(18895)
金融(18895)
教育(16849)
技术(15187)
财经(14806)
经济研究(13703)
问题(13271)
(12882)
(10413)
资源(10053)
(10033)
科技(9509)
农业经济(9463)
农村(9441)
(9441)
现代(9215)
技术经济(9101)
共检索到291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溢轩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已有研究从政府、市场、社会的角度静态分析了影响村庄产业转型的主要因素,而较少关注村组织与内外环境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浙北石村为典型个案,基于制度、资源与组织行动者的分析框架,梳理了石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由“卖石头”到“卖竹子”再到“卖风景”的产业绿色转型之路。研究发现,国家在宏观制度层面释放出来的公共权力与空间是村庄产业转型的基本前提;项目下乡与工商资本下乡则为村庄提供了各类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村庄的资源禀赋、共同体意识,尤其是村庄精英群体对外部制度空间、资源输入的判断与把握,对内部经济资源、社会资本等条件的利用则是造成产业转型效果差异化的内在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潭  刘祖华  
村庄公共决策是一个非契约化和完全信息状态下的迭演博弈过程,是当前村庄政治演化的活动场域。毫无疑问,理性有序的村庄公共选择建构着健康和谐的地方治理秩序。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剧场政治理论,探究"一事一议"场景下和压力型公共决策模式中的村庄集体行动逻辑。湘南村庄"一事一议"的案例启示,在受到非正式规则及其约束的乡村集体行动中,由于乡村干部在规则提供与空间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处于被动地位的村民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一种策略性表达和认可的行为倾向。同时,在存在利益分歧的村庄完全信息迭演博弈的场域中,人们的公共选择行动出现了与布坎南所论述的"一致同意"意义不同的"一致通过"的结果,村庄公共决策实质处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芳  张坤  
从金属资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内生驱动机制出发,以基本金属铜为例,运用Vensim PLE软件构建铜产业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金属资源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呈上升趋势,说明随着铜产品产量增加,相应的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进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情景演化仿真,Current为常规情景,Current 1为"三废"利用率提高情景,即政府在原有基础上"三废"综合利用率均提高2%,Current 1情景下环境治理成本比Current常规情景下降12.4%;Current 2为企业增加环保技术投入情景,即企业自主提高环保技术投入4%,Current 2情景下环境治理成本比Current常规情景下降5.2%;结果表明,促进金属资源产业绿色转型应从政府环保政策规制和企业自主参与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建议细化金属资源产业的环保指标体系和实施标准,提高企业环保门槛,强化企业自主环保意识。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必良  
合作团队中的威胁机制能够发挥作用有严格的条件保证。农业的生产特性、团队规模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减弱了已有的威胁机制分析所表达的激励作用。农业合作只是村庄成员多重合作中的一部分,村庄环境条件下存在的声誉机制及其关联博弈所发挥的行为规范作用,有利于农业合作中"可自我执行协议"的形成。形成条件是:小规模、专业化、威胁机制以及村庄环境下的关联博弈及其行为规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惠茗  
在运用熵权法评估30个省产业绿色转型程度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动态面板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第一,2005—2017年,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越过拐点值;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产业绿色转型效应为倒“U”型,我国各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具有累积性,滞后一期的产业绿色转型程度对当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命令强制性环境规制有效促进了中东部经济生态化发展,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了西部经济生态化,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中国共产党人的绿色发展实践大致经历了提高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适应性、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提高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性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农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实践。展望未来,我国要全面和全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农村生态宜居战略和农村环境综合管理战略,通过战略协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樊鹏飞  张兰  苏敏  冯淑怡  
本文基于江苏、辽宁、江西、重庆四省(市)的村庄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剖析了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村庄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地流转目标考核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村庄农地流转,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二,村庄制度环境在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农地流转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其中,作为正式制度的基层民主负向调节了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规模化流转率、规模化流转合同签订率的影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正向调节了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流转合同签订率、规模化流转率、规模化流转合同签订率的影响。村干部与宗族网络的“权威耦合”可能是形成上述正向调节作用的原因。因此,未来要完善政府的农地流转目标考核政策,激励基层政府和村集体在农地流转市场中发挥好监管与服务功能;要高度重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度环境建设,在农村基层民主和非正式治理方面采取配套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平  
整合竞争优势理论、网络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提出了网络-制度-资源综合范式下的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机制三维模型,指明了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3个维度——战略网络结构、节能环保制度下的环境合法和绿色资源,指出了中国企业绿色竞争优势塑造的两条具体路径,建立了社会资本与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的关系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绿色竞争优势获取的直接效应。最后提出中国企业塑造绿色竞争优势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艳梅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而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嵌入于社会结构的非正式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资本的分配方式上,尽管正规金融占据主体和主导的地位,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在资金筹集上的特殊性,本文深入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集群发展中的正面效应,并提出了引导非正规金融支持绿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李扬裕  
绿色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企业的经营行为直接受社会制度的约束,制度的变迁更为重要和根本。绿色制度变迁具有外部性强、效益多样且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强等特点,它在实质上是政府和社会向企业传递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过程。文章在介绍制度变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按政府与企业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将绿色制度变迁分为强制供给型、政府导向型和需求诱致型三种模式,并分别对它们的特点与应用作了具体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娣  胡允银  
在专利审查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即增加"绿色"这一实质审查标准,能有效地推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创新,这种审查机制所产生的专利叫做"绿色专利",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环境技术创新,而且对环境信息的积累以及环境评价体系的完善都有所裨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立波,肖月强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通过对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在总结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即以人为单位、以成员权为基础细化宅基地取得制度和落实居住权利保障;以激励为导向、以区位为根据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退出;以县域为半径、以农民身份为依托实现村庄的有效开放与要素集聚;以闲置结余宅基地为对象实现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平等;以村庄规模控制为前提、以规划为龙头实现村内自治的宅基地管理与使用制度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靳相木  杨学成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村庄结构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态的村庄,它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的复合性、非契约性和封闭性,都是为现代城市社会所不相容的传统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继续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村庄制度对城市化铁律的“抗拒”和对“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偏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琳   蒋雨轩   杨文升  
资源型企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加快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以地方政府和公众作为外部刚性与柔性约束的动力来源,同时考虑资源型企业“犹豫不决”的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实证分析,以期明晰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作用机制与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动力方面,地方政府的奖惩力度和监管强度以及公众监督与绿色消费偏好都能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2)内生动力方面,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的获取能够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3)协同动力方面,资源型企业期望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地方政府、公众行为加强后形成的外部合力能够共同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4)大连市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现状是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公众积极监督、资源型企业尚未实现整体自主绿色转型。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有助于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推动资源型企业探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