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0)
2023(16870)
2022(14562)
2021(13499)
2020(11289)
2019(25783)
2018(25470)
2017(49250)
2016(26761)
2015(29775)
2014(29704)
2013(29690)
2012(26903)
2011(24420)
2010(24490)
2009(22670)
2008(22393)
2007(19989)
2006(17650)
2005(15514)
作者
(76978)
(64657)
(63899)
(60889)
(40744)
(31023)
(28820)
(25108)
(24373)
(22932)
(21840)
(21820)
(20307)
(20214)
(19964)
(19640)
(19196)
(18869)
(18437)
(18282)
(15962)
(15902)
(15553)
(14773)
(14447)
(14281)
(14253)
(14250)
(13097)
(12830)
学科
(110132)
经济(109977)
(84445)
管理(79662)
(62614)
企业(62614)
(51581)
方法(49231)
数学(43195)
数学方法(42756)
农业(34288)
(30568)
业经(29148)
中国(27643)
(25730)
(22146)
地方(21442)
(18848)
财务(18775)
财务管理(18731)
(18658)
贸易(18651)
(18216)
(18135)
(18079)
银行(18036)
企业财务(17866)
技术(17785)
(17150)
(17103)
机构
大学(382243)
学院(382241)
(155519)
管理(152840)
经济(152241)
理学(133246)
理学院(131828)
管理学(129730)
管理学院(129024)
研究(125908)
中国(95988)
(79850)
(77182)
科学(77042)
(73303)
(62623)
业大(61982)
农业(59286)
中心(58537)
财经(58188)
研究所(56806)
(56054)
(53116)
北京(49578)
(48701)
师范(48247)
经济学(46507)
(45034)
(44978)
财经大学(43201)
基金
项目(263240)
科学(208083)
研究(193103)
基金(192990)
(167765)
国家(166353)
科学基金(143580)
社会(123890)
社会科(117246)
社会科学(117219)
基金项目(102705)
(102674)
自然(92630)
自然科(90444)
自然科学(90425)
自然科学基金(88855)
教育(87388)
(85491)
资助(78692)
编号(78302)
成果(63380)
(58944)
重点(58169)
(55601)
(54704)
课题(53086)
(51417)
国家社会(51305)
创新(51035)
教育部(50548)
期刊
(171725)
经济(171725)
研究(111342)
(77592)
中国(74058)
学报(62343)
科学(57049)
(56011)
管理(52649)
农业(52418)
大学(48398)
学学(46060)
(38106)
金融(38106)
教育(37944)
业经(32582)
技术(30763)
财经(28668)
经济研究(25309)
(24780)
(24329)
问题(23531)
(20355)
科技(18474)
理论(18243)
技术经济(18042)
现代(17128)
业大(16977)
世界(16799)
实践(16589)
共检索到557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华明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理论铺垫中,一个始终应加以充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制度"是否是决定农村信用社支农绩效的核心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当前所定义的机构组织形式等狭义层面的"制度"与农信社支农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决定信贷支农的主要因素依然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基本面特征,反映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指标上,就是存贷款规模等流动性指标。由此,文章的结论如下:第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图通过组织管理体系改革提升信贷支农效果的改革思路存在方向性偏差,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与中国"三农"发展一样,必须做渐进式的长久打算;第二,流动性指标是决定农信社支农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不均衡,变现能力差,流动性不佳,要么流动性过剩,要么流动性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信用社流动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滞后。为此,农信社应树立正确的流动性管理目标,增强风险管理意识,采用主动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多渠道化解流动性风险,完善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以更好地均衡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世坤  温昌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永德  王家传  
现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利益主体多元化 ,所有权主体缺位 ,利益主体越位 ,为农服务不到位 ,产权制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其发展。因此 ,必须根据产权理论明确产权的层次性和复合性 ,搞好产权的界定与清晰 ,充分发挥产权制度的功能。在此基础上 ,确定其产权制度的建设目标 ,进行产权界定与清晰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一级法人制 ,实行合作制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兵  曹阳  
中国政府在苏南地区主导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其标志性成果是将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本文利用苏南9家农村商业银行与15家农村信用社1999~2008年的相关数据,从商业可持续和支农力度两个方面,对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的效果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新一轮制度变迁能够促使农村商业银行提升自身商业可持续能力;在支农力度方面,新一轮制度变迁产生的效果则差异显著:一方面,它的实施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为大型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商业银行相对减弱了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付朝干  朱建华  
本文利用广西农信社、农合行和农商行2009~2013年的季度数据,考察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合作银行产权制度对农信社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长期内会提升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农合行、农商行两种产权制度对于资本利润率没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在改制后比改制前有所上升,农商行的资产规模偏小,不利于抵抗经济风险及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把资本利润率ROE作为农商行的主要准入条件之一,有利于促进经营者重视股东利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荣蓉  徐璋勇  
文章基于DEA和SFA的"纵横向"拉开档次组合评价法对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进行组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不断改善,营业费用、信用社职工人数、农户不良贷款余额和存款总额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有显著正向作用,营业网点覆盖率的增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有显著负向作用;运用基于DEA和SFA的"纵横向"拉开档次组合评价法测度支农效率实现了非参数方法DEA和参数方法SFA的优势互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稳定股本金、优化股本结构,同时建立名副其实的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乐甫   孙毛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积洋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尚面临许多瓶颈,其中农村金融问题尤其令人关注。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但我国农村信用社不仅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尚不规范,而且还受到了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其经营业务的开展;而农村长期形成的习俗与社会关系抵押等非正式制度因素以及衍生的非正式金融,则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非正式制度改革,加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调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久莲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间不仅牵涉我国的整体金融制度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将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制度发展的角度分析,简单地恢复信用合作社的原始属性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制度安排,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及我国国情予以通盘考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冰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至今已走过 50年的曲折历程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其体制问题一直未能妥善解决 ,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速度。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岷  
目前,农村信用社立法严重滞后,许多制度、规定不尽合理,亟需进一步修改。为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在农村信用社的责任制形式方面,应增加保证责任制;农村信用社社员来源应包括自然人,并规定具体的入社条件;为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应完善农村信用社自律监管法规,健全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王家传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历时4年,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产权改革一直是此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实践中的改革绩效与预期设定目标之间存在何种差异?不同产权组织模式的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及机制运营中存在何种差异?本文通过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状况分析,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了初步判断,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维  
中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利于“三农”的金融工程 ,同时也是一项制度创新。在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各种体制的相互碰撞 ,解决或预防这些碰撞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整体改革的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