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7)
2023(8199)
2022(6847)
2021(5982)
2020(4964)
2019(11266)
2018(10883)
2017(21211)
2016(11157)
2015(12703)
2014(12867)
2013(12733)
2012(12056)
2011(11264)
2010(11542)
2009(11264)
2008(10910)
2007(10130)
2006(9307)
2005(8876)
作者
(33198)
(27978)
(27929)
(26627)
(17911)
(13128)
(12587)
(10640)
(10599)
(9972)
(9771)
(9300)
(9250)
(9061)
(8954)
(8656)
(8217)
(8170)
(8064)
(7663)
(7179)
(6694)
(6691)
(6505)
(6324)
(6319)
(6204)
(5878)
(5682)
(5353)
学科
(72563)
经济(72482)
管理(39550)
(32011)
(27571)
企业(27571)
方法(22750)
数学(20201)
数学方法(20078)
地方(16752)
(15616)
中国(14991)
(14981)
业经(13395)
地方经济(12239)
(11963)
(11623)
(11412)
(11272)
金融(11270)
(10386)
银行(10379)
(10031)
环境(9686)
体制(9038)
(8873)
贸易(8864)
(8554)
财务(8532)
(8513)
机构
大学(177159)
学院(175875)
(89994)
经济(88417)
管理(66336)
研究(63336)
理学(55853)
理学院(55276)
管理学(54637)
管理学院(54289)
中国(50508)
(43359)
(36258)
财经(33536)
科学(32150)
(31168)
(30266)
经济学(30107)
中心(28135)
研究所(27313)
(27149)
经济学院(26606)
财经大学(24817)
北京(23230)
(22458)
(22101)
(20788)
业大(20025)
(20008)
师范(19850)
基金
项目(106754)
科学(85735)
基金(80542)
研究(79683)
(68553)
国家(68051)
科学基金(59277)
社会(55518)
社会科(52853)
社会科学(52840)
基金项目(41608)
(39606)
教育(35741)
自然(35418)
自然科(34596)
自然科学(34589)
自然科学基金(34003)
资助(33229)
(32730)
编号(29964)
(25934)
成果(25214)
(24946)
重点(24089)
国家社会(24083)
(23583)
教育部(22362)
(21858)
人文(21747)
课题(21471)
期刊
(110761)
经济(110761)
研究(61573)
中国(36231)
(34741)
管理(28583)
(22660)
金融(22660)
科学(22144)
学报(21616)
(20488)
财经(19139)
经济研究(18804)
大学(17854)
学学(17196)
(16590)
技术(15163)
业经(14606)
问题(13944)
农业(12829)
教育(11934)
(11114)
技术经济(10608)
国际(10082)
世界(10039)
统计(9099)
理论(8868)
经济问题(8749)
经济管理(8665)
改革(8661)
共检索到28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已经从1980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回顾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政策环境改革,分析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晓亮  
中国从50年代中期完成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即在大陆上消灭了私有制经济。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曾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①当时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只能是公有制。既然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就得赶快把私有制一扫...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袁康  胡承统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最重要的是深化公有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本质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要素资本化的公有制经济,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符合“三个有利于”要求的特殊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定的资本主义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晓亮  
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相容吗?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与私有制经济水火难容,因而用传统观点回答必然是否定的。然而,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回答,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并且,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祖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符合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过长期并存和共同发展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有制"生态,一方面,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既竞争又合作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逐步打破原有的所有制界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两者之间竞争合作和融合转化,巩固、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基础,将共同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文庆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有其功能优势,彼此共存可实现功能互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协作与联合是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发展提高的需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销售市场、原材料市场、技术人才市场、资金市场等方面存在激烈竞争,竞争可取得“共长”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永秀  吴航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在所有制理论方面不断取得的突破与创新分不开 ,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从深化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应进一步提升 ,深入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指出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永秀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其他经济成分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有望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但目前受到了来自认识不到位、非公有制自身局限性、政府管理不规范等3个方面的制约。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实行观念创新,树立与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上档次、上规模,实行二次创业;三是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强宏观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端书  
改革开放之后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并且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拓展业务的发展空间 ,保险公司应该转变观念 ,确立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突出重点 ,加大对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服务力度 ;创新服务 ,努力满足非公有制企业的保险需求 ,使保险业务再上新台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玲   王飞  
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使了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并给浙江省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本文在调研基础上总结了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特别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以及市场集聚和产业簇群发展中政府政策的作用 ,并以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明显和突出,部分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所占比重甚至达到了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社会主义性质和前途的认识,从而增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成为社会有识之士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金锁  
运用新制度经济理论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提供的制度变迁过程。使用制度自由度衡量国家提供的非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变化。认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制度从低自由度向高自由度的转变是意识形态变化的结果,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截留和用足用活是导致现阶段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永宏  盛欣  
关于如何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当前有一种观点十分流行 ,即认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的重要出路。本文针对这种观点 ,分别从理论依据和实证资料两方面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得出的结论是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成为扩大就业的途径 ,尤其是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 ,更是如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赞晓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几个问题○陈赞晓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新突破,除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之外,就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质、地位、作用的重新界定。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非公有制经济问题有重大理论意义。1.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质问题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辅礽  
十五大和十六大基本上解决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特别是十六大报告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论述触及到了一些根本的理论问题。当然,从理论上深入论述这些问题还需要理论界共同努力。在此,我只从认识上谈点看法,是想把问题提出来。还需要说明一点,这里谈的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是指私有制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