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4)
- 2023(15221)
- 2022(13000)
- 2021(12209)
- 2020(10605)
- 2019(24819)
- 2018(24770)
- 2017(47941)
- 2016(25930)
- 2015(29403)
- 2014(29423)
- 2013(28830)
- 2012(26360)
- 2011(23610)
- 2010(23973)
- 2009(22317)
- 2008(21971)
- 2007(19587)
- 2006(16956)
- 2005(15148)
- 学科
- 济(106682)
- 经济(106543)
- 管理(77610)
- 业(72511)
- 企(60909)
- 企业(60909)
- 方法(51569)
- 数学(45695)
- 数学方法(44931)
- 财(30127)
- 农(27496)
- 中国(26574)
- 制(23136)
- 业经(22251)
- 学(20897)
- 地方(19693)
- 贸(18839)
- 贸易(18827)
- 务(18685)
- 财务(18609)
- 财务管理(18562)
- 易(18294)
- 农业(17966)
- 理论(17944)
- 企业财务(17546)
- 银(16441)
- 银行(16402)
- 融(15727)
- 金融(15722)
- 体(15679)
- 机构
- 大学(365414)
- 学院(364552)
- 济(149049)
- 经济(145922)
- 管理(142078)
- 理学(122385)
- 理学院(121078)
- 研究(118596)
- 管理学(118568)
- 管理学院(117892)
- 中国(90526)
- 京(76708)
- 科学(72079)
- 财(71639)
- 所(59470)
- 农(59389)
- 财经(56218)
- 江(55981)
- 中心(55973)
- 业大(53999)
- 研究所(53640)
- 经(50889)
- 北京(47900)
- 农业(46424)
- 经济学(46085)
- 范(46064)
- 师范(45555)
- 州(43693)
- 院(43204)
- 财经大学(41676)
- 基金
- 项目(244261)
- 科学(192566)
- 基金(177848)
- 研究(177096)
- 家(155074)
- 国家(153836)
- 科学基金(132606)
- 社会(111741)
- 社会科(105992)
- 社会科学(105962)
- 省(96120)
- 基金项目(93421)
- 自然(86885)
- 自然科(84931)
- 自然科学(84907)
- 教育(84186)
- 自然科学基金(83370)
- 划(80814)
- 资助(74023)
- 编号(72153)
- 成果(58833)
- 重点(55536)
- 部(54510)
- 发(51334)
- 创(51061)
- 课题(50123)
- 创新(47739)
- 科研(47225)
- 教育部(47070)
- 制(46951)
- 期刊
- 济(160383)
- 经济(160383)
- 研究(104504)
- 中国(73644)
- 财(58864)
- 学报(56449)
- 管理(53656)
- 农(52792)
- 科学(51663)
- 大学(43539)
- 教育(41101)
- 学学(40734)
- 技术(35663)
- 农业(35061)
- 融(32076)
- 金融(32076)
- 财经(27970)
- 经济研究(26114)
- 业经(25613)
- 经(23997)
- 问题(21181)
- 统计(20050)
- 业(19640)
- 技术经济(18565)
- 策(18203)
- 版(17621)
- 图书(17117)
- 理论(16987)
- 贸(16910)
- 决策(16396)
共检索到54034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泽填 卢二坡
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制度看作是既定不变的并且不存在交易费用的,所以无法认识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将制度作为一个变量引入索洛模型,可以构造一个包含制度的、技术内生的增长模型。通过模型的推导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制度质量越好,人均产出增长率越高;人均产出存在关于制度的条件收敛。并进一步得出这样的推论:欠发达国家想获得“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前提条件是具备良好的制度或能够持续改善其制度。
关键词:
制度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后发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俊
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直接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索洛增长核算方程清晰而又简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但其过于严峻的假设条件大大降低了该模型对经济增长事实的解释力和政策含义。本文对索洛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放松,并在借鉴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从而得出一个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模型 生产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皮建才
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但是却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模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统一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已成定论的观点。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雄浪 姜泽林
任何经济增长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有必要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当中。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稳态下的经济增长率跟制度创新有着紧密的正向关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估计和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干预的增强、国有经济的强化和垄断作用加强从整体上抑制了我国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对产权的保护程度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制度差异是引起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创新仍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骏 张捷
服务业具有典型的制度密集型特征,本文基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比重、非国有经济的发育程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等五个制度指标对1990—2010年全国28个省市服务业和新旧两种行业分类标准下各细分服务行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结构构成国内服务业增长的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形成对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显著促进了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而糟糕的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环境则产生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志
大学的核心本质是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大学的知识可以分为大学组织自身的知识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两个部分。通过分析知识的不同类别与不同组织形态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构建组织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识别不同的大学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和存在基础,进而探寻各类不同大学的最佳组织模型。对各类组织模型的分析还发现,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组织模型将逐步成为大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并对大学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组织模型 知识类别 知识转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华军
分工带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迂回程度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交易费用的上升,因此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安排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分工带来的产量增加和产品多样化却会导致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上升、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效率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使生产和消费不能保持均衡发展,妨碍了经济增长。而品牌和品牌品类化则是产品多样化时代能有效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分工及专业化与制度及其变迁从生产或供给角度解释了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而品牌从需求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选择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分工—制度—品牌模型可以成为当代解释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浩
对于地区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差异,传统经济理论主要从要素、技术和制度等层次去解释,本文则尝试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中寻找国富国穷和地区兴衰的根源。文化并非生产中的直接投入要素,它通过影响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绩效。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条件趋同模型,可以初步构建在理论上连接文化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19世纪和20世纪末儒家文化地区与新教文化地区的经济绩效比较,为文化及其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洪名勇 龚慕霞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 ,构建了一个制度经济的分析框架 ,对经济增长 ,道德内生的经济模型、经济增长中的道德均衡、道德生命周期和道德滞后进行了探讨 ,从而揭示出依德治国不仅仅只是一种政治口号 ,更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子联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需求视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永刚
The paper tests the impact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investment and sourcing mechanism on its economic growth with a structural model in which aggregate output and investment are treated as endogenous variables.Our estimates using the methods of indirect least squares show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output and investment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China's growth are almost fully attributable to its capital investment.However,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t is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s regarding investment ownership diversificatio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that supported China's lasting growt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Our empirical tests also produc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a's output growth and its level implicating that growth convergence is applicable to China.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竹 金涛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土地财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茜
本文基于索洛模型,通过将环境资本这一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中之中构建一个环境索洛模型,运用数理经济学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证明环境索洛模型在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下可以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收敛,并运用相位图分析法对此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储蓄率、环境损失强度、环境自我更新率等参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索洛模型 动态均衡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海欧
瓦利斯和诺思(1986)对美国交易费用总量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引人关注的结论。随后诺思和瓦利斯等人对这个测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但是无论是这个测算结果本身还是他们所提出的观点都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在把诺思和瓦利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得出的实证结论、理论解释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的结论和思想观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不仅瓦利斯和诺思(1986)的测算结果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对交易费用变化趋势的预测是吻合的,而且两位作者在解释这一测算结果成因时所提出的核心观点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背后的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发现一方面支持了诺思和瓦利斯的观察结果和理论解释,同时也表明新兴古典经济学事实上...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