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5)
- 2023(12110)
- 2022(10398)
- 2021(9522)
- 2020(8238)
- 2019(18779)
- 2018(18684)
- 2017(35198)
- 2016(19574)
- 2015(22397)
- 2014(22784)
- 2013(22097)
- 2012(20664)
- 2011(18725)
- 2010(19094)
- 2009(18021)
- 2008(18075)
- 2007(16761)
- 2006(14527)
- 2005(13286)
- 学科
- 济(75300)
- 经济(75176)
- 管理(60533)
- 业(55337)
- 企(46222)
- 企业(46222)
- 方法(33360)
- 数学(28711)
- 数学方法(28385)
- 财(23369)
- 农(22273)
- 制(20929)
- 中国(20885)
- 学(17735)
- 业经(16938)
- 体(15105)
- 银(14250)
- 银行(14207)
- 务(14205)
- 财务(14155)
- 财务管理(14116)
- 地方(13847)
- 农业(13818)
- 贸(13692)
- 贸易(13687)
- 行(13536)
- 融(13504)
- 金融(13496)
- 企业财务(13345)
- 易(13295)
- 机构
- 大学(286730)
- 学院(284755)
- 济(113085)
- 经济(110438)
- 管理(106091)
- 研究(98160)
- 理学(90358)
- 理学院(89335)
- 管理学(87676)
- 管理学院(87162)
- 中国(74747)
- 京(61638)
- 科学(60798)
- 财(56642)
- 农(51749)
- 所(50729)
- 研究所(45866)
- 中心(45808)
- 江(44917)
- 业大(44191)
- 财经(43936)
- 农业(40814)
- 经(39620)
- 北京(38841)
- 范(37096)
- 师范(36644)
- 院(35462)
- 州(35125)
- 经济学(34792)
- 财经大学(32380)
- 基金
- 项目(187620)
- 科学(146007)
- 研究(136460)
- 基金(134686)
- 家(119079)
- 国家(117756)
- 科学基金(98896)
- 社会(85292)
- 社会科(80568)
- 社会科学(80542)
- 省(73749)
- 基金项目(70936)
- 教育(63619)
- 自然(63459)
- 划(62416)
- 自然科(61912)
- 自然科学(61891)
- 自然科学基金(60806)
- 编号(55841)
- 资助(54919)
- 成果(47230)
- 重点(42905)
- 部(41827)
- 发(39532)
- 课题(39501)
- 创(38629)
- 制(37729)
- 创新(36234)
- 科研(35960)
- 教育部(35501)
- 期刊
- 济(128086)
- 经济(128086)
- 研究(82781)
- 中国(61025)
- 学报(49534)
- 农(47521)
- 财(46815)
- 科学(43229)
- 管理(39272)
- 大学(37175)
- 学学(34999)
- 教育(32401)
- 农业(31511)
- 融(26417)
- 金融(26417)
- 技术(25437)
- 财经(22225)
- 业经(20532)
- 经济研究(19761)
- 经(19065)
- 问题(16968)
- 业(16816)
- 版(15748)
- 图书(13575)
- 技术经济(13464)
- 理论(13455)
- 贸(13352)
- 科技(13268)
- 统计(12862)
- 财会(12555)
共检索到432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树华 王阳亮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社会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是分析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视角,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和特质,制度、体制、机制运行为一体,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系统性特征。除了制度结构、资源禀赋、权力配置等"硬件"因素外,国家治理体系运行、优化和效能输出还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协同与衔接机制、信息反馈与调平纠偏机制、系统能动性的激发机制等方面。以系统观推动改革发展,要注意把握系统整体涌现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制度有限性与主体能动性、正负反馈的动态平衡等原则。
关键词:
治理 现代化 制度优势 系统论 动态平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根基。在系统论的宏观视域中,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构成复杂且内涵丰富,是一个囊括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等因素的综合性系统。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历史过程,要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就必须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强化相关制度的建构,不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实现优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资源体系 系统优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占杰
有效地利用组织间关系网络取得必要的资本、信息、知识和技术等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前提是组织必须根据自己和拟合作方的需要建立起组织关系并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对组织间关系治理的目标、基础和有效性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组织间关系治理研究的基础为组织间信任,有效性取决于关系网络结构和关系网络背景。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信任 治理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华锋 陈仪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一些集体林区县市开始试点探索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包括实施按小班面积控制采伐、规范采伐指标分配、实行简易伐区调查设计、简化办证程序等措施。在对一些县市试点改革成效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集体林区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如,(1)实施有弹性的采伐量管理;(2)强化伐区调查设计;(3)加强天然商品林的采伐管理;(4)探索具激励性的林业税费征收管理办法。
关键词:
商品林 采伐管理 面积控制 森林经营方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并着重强调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等十三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明确财政职能定位,建设现代财政制度,进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占杰
组织通过和拟合作方建立起良好的组织关系,并利用组织间关系网络取得必要的信息、知识和技术等资源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并进行有效的治理。文章就组织间关系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组织间关系形成的原因,指出组织间关系的形成是情境因素、载体因素和结构维度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资源依赖 关系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波 马占杰
员工主观幸福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它通过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而影响组织绩效。文章通过构建员工主观幸福感的系统模型,分析了组织承诺、心理所有权、全面薪酬以及工作安全保障四因素与员工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在具体实践中的难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满意度 模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杰 谭绍华 张俊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集合,它在各种机构与组织、权力与行为的关系中交织形成。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要素。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面临以下困境:制度环境固化,良好的制度建设氛围营造受到阻滞;制度包容性不够,协调、针对性的制度规范难以确立;制度供给不足,系统、科学的规制性框架尚未形成;制度化过程乏力,有效的制度关注与执行难以到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要走出当前困境,应营造制度建设氛围,达成制度文化认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红 魏雨蒙
针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国家安全治理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以总体国家安全思维为指导,就知识产权领域内国家安全治理展开了研究,相关研究也与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国家安全实现了密切的结合。本文对知识产权安全领域进行初步探索,指出知识产权视域下国际安全治理的必须性,然后针对协同的知识产权安全治理体系等问题就我国国家安全治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安全 治理 制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俊梅
把土地利用视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实用和科学的从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分析再到系统分析的结构分析方法体系。并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详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系统分析;浙江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体制与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是其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并以企业、科技、土地、财政和户籍等 5个体制与制度创新为例进行了专门研究。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创新体系 体制与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吉军
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董事会规范化的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但因代理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过高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解决。因此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协调机制,既要重视公司内部治理体系,也要注重外部治理体系,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下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体系 激励 协调 制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2014—2023年间围绕制度建设这一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经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三个重点不同的时段,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历史性制度建设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明确目标的改革、高位推进的改革、整体设计的改革、制度建设与制度运行并重的改革,正是这些特征推动了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也为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制度建设 制度理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课题组 武市红 丁开杰 徐向梅 彭萍萍 王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3个方面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文章认为,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彰显了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202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更是彰显了这些制度优势。为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我们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关键词:
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 优势 治理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