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4)
2023(13189)
2022(10922)
2021(10056)
2020(8508)
2019(19430)
2018(18867)
2017(35856)
2016(19383)
2015(21746)
2014(21357)
2013(21371)
2012(19631)
2011(17814)
2010(17804)
2009(17085)
2008(17140)
2007(15327)
2006(13612)
2005(12923)
作者
(54419)
(45672)
(45569)
(43091)
(29050)
(21638)
(20502)
(17633)
(17256)
(16292)
(15812)
(15275)
(14945)
(14510)
(14490)
(13765)
(13536)
(13162)
(13028)
(12891)
(11457)
(11081)
(10974)
(10396)
(10190)
(10120)
(10120)
(9916)
(9090)
(9051)
学科
(92955)
经济(92816)
(86648)
(78661)
企业(78661)
管理(75445)
方法(39467)
(32591)
数学(31310)
数学方法(31081)
业经(29817)
(29093)
中国(25093)
(22605)
(21911)
财务(21891)
财务管理(21862)
企业财务(20728)
农业(20492)
(19714)
贸易(19704)
(19299)
技术(18250)
(16941)
(16611)
(16309)
(15464)
地方(15269)
体制(14651)
(13805)
机构
学院(286274)
大学(283203)
(134873)
经济(132800)
管理(115111)
理学(98609)
理学院(97646)
管理学(96622)
研究(96342)
管理学院(96076)
中国(79080)
(64575)
(59244)
科学(52716)
财经(50637)
(47522)
(46113)
(45889)
中心(43305)
(43096)
经济学(42668)
研究所(42396)
经济学院(38455)
业大(37776)
财经大学(37431)
北京(37395)
农业(35817)
(34444)
商学(33271)
(33189)
基金
项目(184121)
科学(148794)
基金(139260)
研究(137190)
(120077)
国家(119094)
科学基金(104026)
社会(93532)
社会科(88941)
社会科学(88920)
基金项目(73030)
(68706)
自然(64375)
自然科(62931)
自然科学(62916)
自然科学基金(61921)
教育(61091)
(57271)
资助(56524)
编号(52425)
(43170)
成果(41765)
重点(41297)
(41214)
国家社会(40597)
(40417)
(39871)
(39644)
创新(37874)
教育部(37810)
期刊
(152640)
经济(152640)
研究(89871)
中国(57295)
(53925)
管理(48329)
(43659)
科学(39198)
学报(36963)
农业(29993)
大学(29908)
(28794)
金融(28794)
学学(28535)
财经(26683)
技术(25369)
经济研究(24901)
业经(24608)
(23101)
教育(21382)
问题(20429)
(19007)
(18842)
世界(17227)
技术经济(17036)
国际(16213)
现代(14265)
财会(13761)
统计(13207)
会计(12833)
共检索到44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祥荣  茹玉骢  吴宏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两国三地区的垄断竞争开放模型,考察了地区出口差异形成的微观机制,重点研究了地方制度质量差异对企业生产效率和地区出口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4年期间的4年非连续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区技术水平、地理因素、劳动人口、FDI流入等变量差异后,法律制度和产权保护制度因素对地区出口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其敏感性呈上升趋势,并超过了地理和外资分布差异的敏感性。因此通过改善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有助于缓解地区出口差异,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本文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发现,在制度越是完善的省份,越是制度依赖型的行业越具有较高的出口份额。进一步,从东、中、西分地区的估算结果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制度因素仍然是影响行业出口差异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发现,在东部地区,资本禀赋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力禀赋不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禀赋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资本禀赋不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禀赋对行业出口的影响效应似乎要高于中部地区,远高于东部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驰  黄汉民  
本文将宏观层面的制度质量与微观层面的企业相结合,将制度质量因素引入企业异质性框架,建立了新的制度模型,构建了与理论模型相对应的制度质量替代变量。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证明了制度质量通过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制度质量的降低,制度扭曲作用的加强,会导致内销市场和出口市场存活企业生产率门槛的提高,使得只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才能克服沉没成本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相比较内销市场,制度扭曲作用对出口市场门槛的影响相对较小。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该有效把握制度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驰  黄汉民  
本文将宏观层面的制度质量与微观层面的企业相结合,将制度质量因素引入企业异质性框架,建立了新的制度模型,构建了与理论模型相对应的制度质量替代变量。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证明了制度质量通过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制度质量的降低,制度扭曲作用的加强,会导致内销市场和出口市场存活企业生产率门槛的提高,使得只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才能克服沉没成本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相比较内销市场,制度扭曲作用对出口市场门槛的影响相对较小。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该有效把握制度使用力度,配合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昀妍  程文先  
文章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企业数据,尝试分析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能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第二,通过机制分析发现,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第三,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不同分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对老年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较为显著。这充分说明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是具有异质性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事实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生产率阈值,低效率企业涌入使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但企业生产率提升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缓解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阻碍,固定汇率制度不再对高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阻碍作用。企业产品细分层面数据的机制验证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达到固定汇率制度不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生产率阈值。因此,事实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生产率才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制度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在当前正式制度尚不完善的经济转轨期,政治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系与制度环境均正向影响了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政治关系与制度环境对非国有控股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但仅对国有控股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以及外资控股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张少军  
本文将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的制度层面因素引入Melitz以及G-H-S模型,构建了一个转型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经济模型。文章证明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导致技术能力较低(规模较小)企业偏好于代工或贴牌方式的出口加工贸易,而使技术能力较强(规模较大)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构建品牌并将产品销售国内或国外市场。而且,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条件下,更多相对低技术能力企业"挤入"到代工或贴牌的出口加工贸易生产;相反,从事构建自主品牌且产品销售于国内市场的高技术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形下这类企业被完全挤出市场。这似乎说明转型背景下某些"特殊"制度层面因素是导致中国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智  王翠竹  李冬阳  
本文使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度质量的角度,描述了出口企业在目的国的动态特征;采用企业—时间固定效应和赫克曼两步法两种方法,研究企业在目的国的生存状况和出口增长情况,同时,分别对不同地区企业和不同所有权企业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国的制度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出口企业的生存,但越不利于企业的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可为中国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国以及保持出口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汪莉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本文分析了汇率制度与要素错配对我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扩大了企业出口规模,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要素错配是汇率制度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重要传导机制,劳动要素错配抑制了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整体及资本要素错配加剧了固定汇率制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我国要素错配普遍存在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双重背景导致我国企业出口陷入"低质高量"模式。考虑异质性因素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由此可以引申出若干打破"低端锁定"困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东北  王珏  唐青青  
以制度质量为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针对理论机制的三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方法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业集聚通过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窗口期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计量检验发现,三种研究假说依然稳健。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制度质量视角的进一步讨论,再次验证了产业集聚通过制度质量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重要影响。在对渠道进一步识别时发现,金融制度通过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决策,教育制度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因此,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制度与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微观渠道是企业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利用1996-2005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科学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之间的出口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96-2005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之间的出口绝对差异在不断地扩大,出口相对差异在不断地下降;出口差异扩大及其导致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差异的扩大主要是由外部差异导致的,内部差异没有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最大且差异越来越大;地区间出口的发展水平差距日趋加剧。因此,在地区间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的宏观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实施必要的政策措施缩小地区间出口差异,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玮  安秀玹  
促进出口转型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经之路,创新和制度是这一路径中的关键因素。文本以资源基础理论、产业基础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为依据,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创新、制度与企业出口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其次,构建了基于多层次线性回归的出口绩效模型,并利用2011—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间出口绩效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而地区间制度环境的差异是构成地区间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新对企业出口绩效有正向影响,即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来提高出口绩效。(3)制度对创新与出口绩效之间正向关系的调节是负向的,即制度与创新在对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中存在着替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刘雅莹  陈瑾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要素禀赋、技术禀赋、地理禀赋等传统比较优势无法解释国家间贸易的全部事实。一些研究则以制度作为比较优势的来源,考察其对国家间贸易的影响。文章在企业水平上考察制度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资产专用性强的情形下考察企业出口行为能否从制度改进中获得更多增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2007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度改进对企业出口可能性和出口销售额呈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行业资本密度越高,制度对企业出口可能性和出口销售额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那些资本使用效率高的企业在资本密度高的行业中从制度改进中获得的出口收益更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