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83)
2023(21922)
2022(18361)
2021(16800)
2020(14408)
2019(32535)
2018(32113)
2017(61709)
2016(33932)
2015(37858)
2014(37849)
2013(37150)
2012(34404)
2011(31082)
2010(30889)
2009(29092)
2008(29026)
2007(26140)
2006(23014)
2005(20786)
作者
(100066)
(83806)
(83362)
(79550)
(53611)
(40319)
(38197)
(32542)
(31842)
(30135)
(28654)
(28173)
(27010)
(26482)
(26358)
(26151)
(25473)
(24949)
(24383)
(24241)
(20884)
(20704)
(20602)
(19241)
(19048)
(18785)
(18675)
(18643)
(17074)
(16666)
学科
(135095)
经济(134867)
管理(101219)
(97500)
(80091)
企业(80091)
方法(61855)
数学(53571)
数学方法(52886)
(40487)
中国(38630)
(38056)
(31303)
业经(31068)
(28827)
地方(26412)
(26076)
贸易(26066)
(25361)
(25184)
财务(25110)
财务管理(25050)
农业(24825)
(24468)
银行(24395)
企业财务(23876)
(23136)
(23051)
金融(23045)
理论(21826)
机构
大学(485285)
学院(482988)
(195519)
经济(191297)
管理(183330)
研究(165188)
理学(157391)
理学院(155639)
管理学(152652)
管理学院(151771)
中国(127919)
科学(103087)
(102212)
(96145)
(88522)
(85010)
研究所(76927)
中心(76754)
业大(75484)
财经(75185)
(74291)
农业(69885)
(68303)
北京(63960)
(61352)
师范(60559)
经济学(60110)
(59555)
(58499)
财经大学(55884)
基金
项目(323959)
科学(254180)
基金(236465)
研究(229413)
(209036)
国家(207323)
科学基金(176624)
社会(146531)
社会科(138371)
社会科学(138327)
(126231)
基金项目(123960)
自然(116873)
自然科(114224)
自然科学(114185)
自然科学基金(112153)
(107460)
教育(106201)
资助(97775)
编号(91165)
成果(75159)
重点(73727)
(71415)
(68494)
(66840)
课题(64065)
科研(63165)
创新(62635)
教育部(60855)
国家社会(60774)
期刊
(213864)
经济(213864)
研究(141665)
中国(98066)
学报(83827)
(80182)
(76411)
科学(74138)
管理(68023)
大学(63081)
学学(59779)
农业(53346)
(50385)
金融(50385)
教育(48782)
技术(40419)
财经(37732)
经济研究(34943)
业经(34227)
(32360)
(28595)
问题(28233)
(25087)
统计(23625)
(23552)
技术经济(22720)
理论(22217)
科技(22046)
(21741)
图书(21484)
共检索到725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华  汪润泉  
近10余年来,各地创造性地为不同类型从业人员量身定制了相应的社保制度,快速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但这一政策实践客观上导致了社保体系碎片化。中国多元化社保体制分类时所依据的标准是劳动者身份。这种政策设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结构复杂的社会保险体系的运作效率及其可持续性。对近10余年来上海分立式社保体系运作绩效的研究发现,因劳动者身份属性而区割的三险分立、封闭运行的制度格局,极大地降低了社会保险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建立整合的社保体制无疑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和泰  
养老保险的碎片化,衍生出养老保险待遇不公平、制度运行不经济、基金收支不可持续以及转移接续困难等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养老保险制度渐进式发展的道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格局,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群体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存在,是导致我国养老保险碎片化的成因。我国应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机整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消除"碎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坚  何敏  
鉴于我国多个统筹地区的医保基金近年来陆续出现收支失衡问题,为评估基本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本文以城职医保制度为例,在传统医保基金精算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对人口老龄化、雾霾污染引致的额外医疗费用的考量,测算未来三十年的基金收支状况。测算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和雾霾污染均不利于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其中,人口老龄化将基金出现当期赤字的时间提前了19年;雾霾污染不影响当期赤字出现的时间,但却将2050年的全国赤字规模提高了0.64个百分点。此外,情景模拟结果显示,生育保险与城职医保的合并会加大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全面二孩政策能起到减少赤字规模以及提高基金结余率的作用,如果同时执行延迟退休政策,则会使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丽  王亚萍  张闪闪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文章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现状,发现其造成了公平和效率的严重失衡,并且产生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弊端。文章借鉴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在社保整合方面所采取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养老金制度改革等整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思路,以期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星  敬采云  
本文利用四川省27个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营业增长能力、股利政策、公司规模与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进行实证性检验,结果表明:营业增长能力、股利政策、公司规模对财务可持续增长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电子货币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先下降后上升,并且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而在短期,电子货币导致的货币乘数减小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占军  朱铭来  
本文基于大病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融资一体化的视角,综合考量医疗费用增长水平、保障水平、保障范围等多重因素,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医保体系的可持续性进行动态预测,评估大病保险推广对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基金收支带来的平衡风险。测算发现,在不同的假设之下,到2015年,我国最少有9个省市、最多达到15个省市出现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赤字,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最低将出现13.63亿元的赤字。为保证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需优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合理确定保障范围,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结余  薛澜  周源  洪志生  王秀芹  
基于传播学中"碎片化"理论的研究,通过具体产业举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碎片化"的表现,然后分析政策碎片化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政策"碎片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红  贾宁  周伟  
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水平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基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背景,运用PADIS-INT软件对2015-2085年间的城乡人口进行了预测,利用ELES模型和趋势外推等方法估算出了各年的乡村老人基本生活支出,并构建了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新农保收支精算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当前状况下新农保的运行情况和趋势。研究发现,新农保基金应会在2051年耗尽,2085年新农保累计基金缺口达到57855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34.9%,而直到2055年,新农保提供的保险金才能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需求。运用政策仿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基于德国社会保险发展史,本文着重探讨了保险机制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的形成过程、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向。研究认为,历史上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两次飞跃凸显了社会保险兼具"保险"与"社会"的基本特征,也集中反映了制度选择对这两大特征之间内在矛盾的不断调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双重内部结构和类型化发展的态势是对上述特征和矛盾的积极应对。结论认为,未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发展演化仍会以保险机制的发展演化为根本核心,进一步明晰和协调现有制度体系下的内部结构,走向维护民生保障和提倡自我救助并重的新型保障制度,进而实现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普遍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陈姝兴  
我国区域规划制定在新世纪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规划区域数量剧增,种类繁多,规划目标功能强化和更加的多样化,区域经济政策也更加注重地区特色优势。同时,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着区域规划政策碎片化、普惠化、非动力化等问题。未来的规划要联系国家总体规划,不仅要有区域的个性化,更要注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把握好战略性、大局性的基本取向;注重区域协调机制化,强化各规划间的有效衔接;未来规划还需要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依靠区域自身发展修炼,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发展的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小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借鉴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传统的养老方式进行改革,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第一支柱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碎片化"问题严重,同时还存在着制度的覆盖率偏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贬值风险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一支柱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由省级统筹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对资金进行优化管理与运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一民  
1998年以来,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果断地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规模地发行国债,扩大财政开支,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国债余额急剧累积,有些人开始担心:我国国债规模是否偏大?国债政策是否会产生挤出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泽宇  
新时期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企资本"走出去"愈发普遍,面对周边国家法系派别各有不同、环境法制不健全、生态环境普遍脆弱以及统一协调机制缺失的现状,中企面临的环境风险因素也日益上升。为此,参考既有国际经验——国际多边投资担保机制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的运作与实践,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为降低中企对外投资所引发的环境风险,推动投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洪霄  徐林  
中国目前在消费方面表现出不可持续的思维、方式、现象和行为,分配制度的安排不当、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后、排污收费制度的不合理、教育资源有效供给的不足、消费立法的滞后等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不可持续消费现象的产生。要推进可持续消费,必须从制度安排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