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8)
- 2023(7878)
- 2022(6876)
- 2021(6529)
- 2020(5675)
- 2019(13131)
- 2018(12764)
- 2017(25396)
- 2016(12818)
- 2015(14079)
- 2014(13496)
- 2013(13133)
- 2012(11722)
- 2011(10106)
- 2010(9547)
- 2009(8456)
- 2008(7844)
- 2007(6193)
- 2006(5004)
- 2005(4185)
- 学科
- 济(52706)
- 经济(52653)
- 管理(37303)
- 业(34869)
- 企(29829)
- 企业(29829)
- 方法(28422)
- 数学(25882)
- 数学方法(25485)
- 财(16038)
- 农(12040)
- 中国(11848)
- 务(10513)
- 财务(10474)
- 财务管理(10458)
- 企业财务(10019)
- 业经(9848)
- 制(9329)
- 贸(9234)
- 贸易(9230)
- 易(9000)
- 地方(8717)
- 农业(7773)
- 技术(7671)
- 学(7653)
- 理论(7520)
- 银(7492)
- 融(7487)
- 金融(7486)
- 银行(7486)
- 机构
- 大学(165923)
- 学院(164353)
- 济(71875)
- 经济(70699)
- 管理(69721)
- 理学(61451)
- 理学院(60918)
- 管理学(59813)
- 管理学院(59496)
- 研究(49181)
- 中国(38825)
- 财(34288)
- 京(32732)
- 财经(27669)
- 科学(27250)
- 经(25525)
- 中心(24531)
- 经济学(23007)
- 业大(22640)
- 江(22190)
- 所(21796)
- 农(21746)
- 财经大学(21154)
- 经济学院(20962)
- 研究所(19721)
- 北京(19628)
- 范(19097)
- 师范(18901)
- 商学(18880)
- 商学院(18726)
- 基金
- 项目(120276)
- 科学(97256)
- 基金(91375)
- 研究(88202)
- 家(78675)
- 国家(78085)
- 科学基金(69548)
- 社会(58671)
- 社会科(55933)
- 社会科学(55917)
- 基金项目(48553)
- 省(45620)
- 自然(45246)
- 自然科(44291)
- 自然科学(44279)
- 自然科学基金(43476)
- 教育(41445)
- 划(38470)
- 资助(37035)
- 编号(34276)
- 部(27724)
- 重点(26730)
- 创(25925)
- 成果(25879)
- 国家社会(25296)
- 发(24977)
- 教育部(24783)
- 人文(24278)
- 创新(24247)
- 科研(23716)
共检索到229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磊 徐金亚 尹波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投资和发行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利息调整时,会出现"利息过度调整"的现象。在采用Maple软件进行符号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利息和名义利息的符号表达式的数学推演,得出避免"利息调整过度"现象出现的充要条件: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发行价可能存在两个临界值,发行价在二者之间时,不会产生"利息过度调整"现象;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发行价存在一个临界值,发行价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不会产生"利息过度调整"现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磊 徐金亚 尹波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投资和发行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利息调整时,会出现"利息过度调整"的现象。在采用Maple软件进行符号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利息和名义利息的符号表达式的数学推演,得出避免"利息调整过度"现象出现的充要条件: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发行价可能存在两个临界值,发行价在二者之间时,不会产生"利息过度调整"现象;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发行价存在一个临界值,发行价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不会产生"利息过度调整"现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俊梅 尚进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其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仍存有争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指出症结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亚兰
会计准则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核算,所以在不计提减值准备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无所得税税会差异。但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被忽视了,那就是平价购入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上确认投资收益的利率为票面利率,而并非实际利率,导致会计上确认的投资收益与税法上的应纳税实际收益不一致,进而使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磊 徐金亚
长期债券资本成本动态测算法在学术界尚存在争议。目前主流的测算方法是,先通过债券的价值模型计算税前资本成本,而后对其进行"税盾"来求税后资本成本;而另外一种观点是,将可税前抵扣的财务费用进行"税盾",通过价值模型来计算税后资本成本。本文运用符号计算软件Maple建模,对两种方法进行数学推导和分析比较,最终证明,在常规的债券发行条件下,运用第一种方法计算得出的税后资本成本低于第二种方法。这一结果表明,采用目前主流的动态测算法会造成对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的低估。这既可以为科学的筹资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成本动态测算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债务资本成本 符号计算 动态法 税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丁娜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景洪
随着个人住房商品化制度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采取公积金贷款的方式来筹措购房资金。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每月的还款金额的计算、提前还贷额的计算及利率调整后每月的还款金额的计算,成为贷款人所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霍燕锋
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债券,当购买时付出的对价与其面值不相等时,在会计处理上需要按照未来现金流量与现在的入账价值折算现值并确定实际利率,后续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量,其中涉及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尤其涉及付息方式差异导致税务处理更是大相径庭。一、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案例1:假设A公司为一般纳税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杨国华
"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是中国入世10年来最为复杂的案件之一,涉及到众多机构和个人,以及多重法律关系,专家组报告在本案最核心的问题——电子支付服务是否属于入世减让表中的"支付服务"上支持了美国的观点。本文就该案所涉相关问题,包括涉案措施、中国的入世承诺、涉案服务的分类、电子支付服务的定义、GATS项下的国民待遇条款和市场准入条款等做具体分析,并对该案的专家组报告中的相关问题提出质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胜平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是会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同时涉及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付息方式时的会计处理容易引起混淆。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付息方式,分别从实际利率的计算、摊余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算、期末处置时的会计处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璋礼
债券的收益水平通常用到期收益率来衡量,本文分析了票面利率、买入价格、计息方式和所得税政策对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并对现行教科书中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给予了修正。
关键词:
债券到期收益率 影响因素 计算公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戴明正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在保证专业性、权威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更加简洁易读好懂,充分体现"亲民"新风;更加突出民生重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本期特别关注分别从财政权威部门、"两会"代表委员、财经领域专家学者的视角对财政预算报告中的亮点、重点及热点问题进行解读、评说,以加深对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与发展改革的准确把握与理解。
关键词:
预算报告 财政政策 财经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阳春晖
财政部于2014年1月26日正式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并要求于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中实施,同时也鼓励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新准则的正式发布和执行使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得到了更加完善的解释,同时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一、公允价值计量制定背景在我国,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提出及运用可追溯到2001年。当时,报表的编制和财务信息的报道还以损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