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3)
- 2023(10550)
- 2022(9615)
- 2021(9225)
- 2020(7765)
- 2019(18132)
- 2018(18221)
- 2017(34715)
- 2016(19348)
- 2015(21910)
- 2014(21988)
- 2013(21854)
- 2012(20156)
- 2011(17967)
- 2010(18054)
- 2009(16286)
- 2008(15538)
- 2007(13433)
- 2006(11782)
- 2005(10381)
- 学科
- 济(70831)
- 经济(70739)
- 管理(54271)
- 业(49354)
- 企(41056)
- 企业(41056)
- 方法(32536)
- 数学(27851)
- 数学方法(27504)
- 农(20493)
- 中国(19293)
- 财(17626)
- 地方(17366)
- 学(16611)
- 业经(16232)
- 制(14789)
- 农业(13635)
- 理论(13353)
- 教育(12367)
- 和(12316)
- 贸(11855)
- 贸易(11840)
- 环境(11445)
- 技术(11440)
- 易(11419)
- 务(10889)
- 财务(10824)
- 财务管理(10804)
- 银(10732)
- 银行(10695)
- 机构
- 大学(262792)
- 学院(260010)
- 管理(105996)
- 济(95250)
- 经济(92630)
- 理学(91527)
- 理学院(90462)
- 管理学(88890)
- 管理学院(88416)
- 研究(84409)
- 中国(63323)
- 京(57447)
- 科学(54090)
- 财(44720)
- 所(41777)
- 农(40977)
- 中心(40079)
- 江(39985)
- 业大(39493)
- 研究所(37984)
- 范(37019)
- 师范(36724)
- 北京(36473)
- 财经(35293)
- 州(32817)
- 经(31911)
- 农业(31802)
- 院(31208)
- 师范大学(29641)
- 技术(28463)
- 基金
- 项目(180662)
- 科学(140997)
- 研究(134560)
- 基金(128859)
- 家(111158)
- 国家(110149)
- 科学基金(94906)
- 社会(81485)
- 社会科(76874)
- 社会科学(76854)
- 省(71410)
- 基金项目(69885)
- 自然(62703)
- 教育(62369)
- 自然科(61187)
- 自然科学(61172)
- 自然科学基金(60046)
- 划(60002)
- 编号(57031)
- 资助(52685)
- 成果(46575)
- 重点(39780)
- 部(39285)
- 课题(39054)
- 发(37932)
- 创(37253)
- 项目编号(34857)
- 创新(34581)
- 科研(34397)
- 大学(34055)
- 期刊
- 济(108864)
- 经济(108864)
- 研究(78122)
- 中国(55109)
- 学报(40819)
- 管理(37792)
- 科学(37604)
- 农(36927)
- 教育(36301)
- 财(33336)
- 大学(30820)
- 学学(28083)
- 农业(25724)
- 技术(23397)
- 融(21757)
- 金融(21757)
- 图书(19628)
- 业经(17980)
- 财经(16002)
- 经济研究(15142)
- 理论(14347)
- 问题(14112)
- 实践(13591)
- 践(13591)
- 经(13466)
- 书馆(13390)
- 图书馆(13390)
- 科技(13027)
- 业(12899)
- 资源(12497)
共检索到387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秀平
作者简要介绍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过程,指出了这一过程中的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并提出改进这一工作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睿
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继续推进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以解决初试形式繁杂、考务管理任务繁重、入学选拔标准不统一、学校自命试题存在科学性、安全性隐患等问题。提出应尽快在所有学科门类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求;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否考试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不应该与教学相混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睿
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以弥补目前初试重知识轻能力考查的现状,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改革 一般能力测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国平 张晓涛 江莹
界定了网上报名的含义,分析了现行报名模式的弊端,探讨了网上报名的意义,并在剖析网上报名系统设计原则(稳定性、整体性、易用性、灵活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在教育部的站点上(或单独设立一个公共站点)建立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报名网站,实现网上报名的设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我国在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一直采取特殊照顾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少数民族考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入学机会,但同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培养经费难以落实和委托单位及委托协议流于形式等问题。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应坚持根据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状况,适当调整入学条件,改地方单位委托为地方政府委托,适当延长培养周期和坚持毕业生回民族地区服务的原则。
关键词:
招生政策 硕士研究生 少数民族考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葛亚宇
研究生招生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窗口。作为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生招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中招生规模及招生计划的改革从理论上作了探讨。根据几年来实际工作的切身体会,围绕着按社会需求组织研究生招生,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在招生中引入竞争机制,努力为学校提供优秀生源等,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一点思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军旗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要坚守公平底线,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招生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职能,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生实践中保证招生公平与追求生源质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招生单位唯初试分数论,以初试成绩排名录取学生,复试流于形式,推免生比例过高,过分追求“双一流”高校生源,复试程序不规范,人情影响招生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轻则会影响学校声誉和人才选拔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以及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使命。因此,招生单位要应该充分发挥初试和复试人才选拔的协同性,强化复试的专业选拔性,树立正确的生源质量价值观,提高初试自命题质量,加强复试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实现招生公平和追求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招生 教育公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孟凡德 付森
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规模屡创新高,研究生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评卷压力突出,影响考试安全,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手工评卷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做法,在不改变国家现有考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命题科目网上评卷。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网上评卷的可行方案,探讨了网上评卷的提升空间和发展前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伟涛 阎岩
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报考和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建议,即调整初试考试科目、完善复试环节、取消报名过程中的现场环节、取消考生填报第二志愿、调整初试复试时间等。
关键词:
研究生 招生改革 入学考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兰 张军伟 安静
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方面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编制方法。因此,应构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赋予各指标相应分值,并由此对招生专业打分,确定各招生专业相对重要度,进而得出各招生专业实际招生名额。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计划 指标 编制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国平 江莹 李松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借助计算机管理技术,编制考生信息校验系统、考点考务安排系统、考试成绩录入系统及考生复试录取系统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德平 刘永峰
目前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下的运行模式,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宏观调控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已愈来愈突出,这种招生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已经成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思路及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招生 改革 考试 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游玉华
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相关因素,认为政策因素是影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最直接因素;经济因素是确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现实基础;应届本科毕业生数是确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GDP值以及应届本科毕业生数作为自变量,建立了此两者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依据此模型,对未来10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进行预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骐 戴一飞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政策实施以来,呈现在职考生初试成绩上线率远低于应届考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不足、大量应届考生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等"隐形失衡"现象。调查显示:被调剂的应届考生正在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的主流。由于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会造成人才选拔效果的失衡。为解决这种"隐形失衡"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制,在坚持初试统考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通用能力测试、等级分代替原始分、强化复试功能等措施,探索并建立更为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选拔的考试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影响与对策:对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改革效果的分析研究——以教育学门类初试科目改革为例
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以北京市全日制统考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4—2019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与录取人数的分析
对开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
深入研究 精心组织 规范管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改革与探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立足于长期性和规范性问题的思考
关于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单考硕士研究生质量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