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0)
- 2023(8362)
- 2022(6935)
- 2021(6235)
- 2020(5187)
- 2019(11422)
- 2018(10866)
- 2017(20073)
- 2016(10770)
- 2015(11689)
- 2014(11074)
- 2013(10951)
- 2012(9964)
- 2011(9069)
- 2010(8914)
- 2009(8054)
- 2008(7761)
- 2007(6730)
- 2006(5975)
- 2005(5167)
- 学科
- 济(42903)
- 经济(42842)
- 管理(33196)
- 业(31760)
- 企(25341)
- 企业(25341)
- 方法(20935)
- 数学(18561)
- 数学方法(18373)
- 农(12403)
- 财(11861)
- 中国(10900)
- 业经(10352)
- 学(10093)
- 贸(9666)
- 贸易(9664)
- 易(9386)
- 农业(8870)
- 制(7787)
- 务(7277)
- 财务(7265)
- 财务管理(7252)
- 环境(7014)
- 地方(7005)
- 企业财务(6973)
- 技术(6618)
- 划(6206)
- 银(6206)
- 银行(6159)
- 融(6047)
- 机构
- 大学(157589)
- 学院(156465)
- 济(63519)
- 经济(62409)
- 管理(59692)
- 研究(55437)
- 理学(52980)
- 理学院(52362)
- 管理学(51325)
- 管理学院(51073)
- 中国(40602)
- 科学(37315)
- 农(36314)
- 京(32865)
- 业大(29616)
- 所(29351)
- 农业(29340)
- 财(27356)
- 研究所(27274)
- 中心(24762)
- 财经(22529)
- 江(21959)
- 经(20754)
- 北京(20189)
- 院(20176)
- 农业大学(19524)
- 经济学(19440)
- 范(18796)
- 师范(18379)
- 经济学院(17712)
- 基金
- 项目(114875)
- 科学(90385)
- 基金(85972)
- 家(79504)
- 国家(78839)
- 研究(74069)
- 科学基金(66609)
- 社会(48977)
- 自然(46619)
- 社会科(46528)
- 社会科学(46514)
- 基金项目(45769)
- 自然科(45608)
- 自然科学(45590)
- 自然科学基金(44830)
- 省(44528)
- 划(38603)
- 资助(34514)
- 教育(33705)
- 编号(26621)
- 重点(26279)
- 部(24795)
- 创(24285)
- 计划(24093)
- 发(23997)
- 科研(23219)
- 创新(22683)
- 业(21450)
- 国家社会(21213)
- 科技(20879)
共检索到21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升成 卫海英 刘福 肖婷文
今天的市场营销正在进入品牌行动主义的新时代,选择合适的行动议题是品牌行动主义策略成功的关键。然而,关于品牌与行动议题契合和消费者态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知之甚少。本研究借鉴相似性的双过程模型,将品牌与行动议题契合归为类别契合和主题契合,并探讨了它们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具体来说,基于一个二手数据和两个实验室实验,本研究发现基于主题契合(vs.类别契合)的品牌行动在增强消费者态度方面更有效,该效应的机制是消费者对品牌行动的正义动机纯粹性的感知。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消费者损益感知的偏见效应,其中,当消费者感知受损时,其会质疑品牌行动的正义动机纯粹性,即使品牌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努力;而当消费者感知获益时,则会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行动的正义动机纯粹性感知。这些结论不仅丰富了品牌和行动议题契合以及正义动机的研究,还为营销人员利用品牌行动主义策略获得积极的消费者态度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升成 卫海英 刘福 肖婷文
今天的市场营销正在进入品牌行动主义的新时代,选择合适的行动议题是品牌行动主义策略成功的关键。然而,关于品牌与行动议题契合和消费者态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知之甚少。本研究借鉴相似性的双过程模型,将品牌与行动议题契合归为类别契合和主题契合,并探讨了它们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具体来说,基于一个二手数据和两个实验室实验,本研究发现基于主题契合(vs.类别契合)的品牌行动在增强消费者态度方面更有效,该效应的机制是消费者对品牌行动的正义动机纯粹性的感知。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消费者损益感知的偏见效应,其中,当消费者感知受损时,其会质疑品牌行动的正义动机纯粹性,即使品牌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努力;而当消费者感知获益时,则会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行动的正义动机纯粹性感知。这些结论不仅丰富了品牌和行动议题契合以及正义动机的研究,还为营销人员利用品牌行动主义策略获得积极的消费者态度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车思雨 盛光华 林政男
引入在微博营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变量——消费者情感融入和感知互动性,来探讨品牌与网红博主的契合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作用机制。通过两个实验发现,不同契合类型均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影响,而功能契合会使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更为强烈,并且消费者情感融入在契合类型与品牌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此外,契合类型与感知互动性的交互作用会对消费者品牌态度起调节作用。在功能契合下,低感知互动性的消费者品牌态度更强烈;在形象契合下,高感知互动性的消费者品牌态度更强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龙成志 林菁 刘博 周国林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全面到来,消费者正在成为价值创造者,他们自愿为特定品牌的营销传播作出贡献品牌契合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学术界未能识别出推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核心力量及其逻辑机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共享价值主张影响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内在机制,确认共享价值主张在契合营销中驱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基础性作用。以753个互联网原住民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共享价值主张通过消费者品牌-自我一致性对消费者品牌契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品牌-自我一致性完全中介了共享价值主张对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共享价值主张对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影响强度不尽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可持续价值、数字化创新和互联网文娱。共享价值主张是驱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根本性力量,消费者自我构念是制约因素,而不同类型的共享价值主张帮助消费者获得社会认同的效应存在差异。企业应关注共享价值主张的提出和管理,加强与消费者等的互动,共建服务生态系统,建立和巩固消费者品牌-自我一致性;重视共享价值主张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充分发挥共享价值所关联的品牌在帮助消费者建构、巩固、展现个体性自我和社会性自我的作用;基于消费者社会认同的需求与企业资源条件,提供不同共享价值类型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李红娟
伴随着国货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新生代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国货品牌如若重视品牌表达自我,则能够深化与消费者的联系,使消费者感到自我价值与品牌价值的一致性,从而加深消费者的情感依赖,使其认为购买本品牌产品便能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建立起消费者忠诚。因此,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究了品牌表达自我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旨在引导国货品牌重视品牌表达自我,提升消费者忠诚度。结果表明:品牌表达自我无法显著影响消费者忠诚,而只能通过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完全中介效应,对消费者忠诚发挥间接影响。品牌表达自我显著促进消费者-品牌契合。消费者-品牌契合显著促进消费者忠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华 汪涛 冯文婷 丁倩
品牌标识是品牌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是品牌建设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以往研究发现,品牌标识的形状、完整性和动态性都会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产生影响,但很少有研究考察文字品牌标识正斜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和结构隐喻理论,通过两个研究共六个实验考察文字品牌标识端正和倾斜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倾斜的文字标识会让消费者觉得该品牌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也更具创新性,但端正的品牌标识会让消费者觉得该品牌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文字品牌标识正斜对于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受到品牌类型的调节。对于现代品牌,消费者更加偏好倾
关键词:
品牌标识 端正 倾斜 具身认知 结构隐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怡君 钟辉 仲旦彦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体验的创新,在产品与服务能力之外打造差异化体验。本文从品牌的角度,研究品牌联合对消费者体验的影响,并探讨品牌契合度与品牌涉入度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创新性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品牌联合分别促进品牌契合度与涉入度,从而正向促进消费者体验;较高创新性的消费者,其享乐性体验受到跨界品牌联合的影响更强,而实用性体验受到传统品牌联合的影响则较弱。本文丰富了品牌联合与消费者体验等的理论,不仅为企业品牌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同时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衍凤 赵晓康
选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预测试,选取了"全聚德"和"便宜坊"两个母品牌以及月饼、汉堡、茶叶和咖啡四种感知契合度不同的虚拟延伸产品。设计了两个母品牌和四种延伸产品不同组合的八个版本的调研问卷,对老字号品牌延伸中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效应进行调研。通过大样本调研数据得出结论: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之间的感知契合度正向影响老字号品牌延伸态度;消费者创新性反向调节感知契合度与品牌延伸态度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珍 李雪峰 叶靖雅 邹鸿辉
引入"消费者—企业认同"为中介变量,行业属性和社会事业熟悉度为调节变量,从功能匹配和形象匹配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匹配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中,"消费者—企业认同"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形象匹配,功能匹配对"消费者—企业认同"和品牌态度的影响更显著;行业属性在路径中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且耐用消费品行业中,功能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形象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社会事业熟悉度在路径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但高熟悉度情境下更易引发"消费者—企业认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神铭钰 卫海英 毛立静
企业如何更好地讲述品牌故事、传达品牌福祉一直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企业或是通过展现愉快的体验,表达品牌为消费者谋取美好幸福生活的理念,或是通过展现实现目标的困难和努力,表达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但这两种表达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效果仍未可知。本研究立足于幸福的快乐论与意义论,采用叙事传输理论来揭示不同类型的品牌幸福故事对消费者品牌偏好和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品牌故事类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效果不同,相比快乐故事,意义故事更能提升消费者态度;(2)品牌故事类型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关键在于叙事传输机制;(3)叙事传输机制受消费者时间导向的调节,对于现在导向的消费者,上述作用发生反转,快乐故事(vs.意义故事)更能提升消费者的叙事传输。本研究的结论丰富了幸福感和品牌管理理论,为企业讲述品牌故事和开展幸福营销提供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嫦珍 叶心怡
本文从直播主播信息源特性的四个维度即专业性、可信性、互动性、吸引力出发,探究其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以享乐型和实用型产品为对象,通过问卷星收集到382份有效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主播信息源特性的四个维度对品牌态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社会临场感在直播主播专业性、吸引力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信任在直播主播专业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临场感和消费者信任在信息源的专业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珍 李雪峰 叶靖雅 邹鸿辉
引入"消费者—企业认同"为中介变量,行业属性和社会事业熟悉度为调节变量,从功能匹配和形象匹配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匹配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中,"消费者—企业认同"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形象匹配,功能匹配对"消费者—企业认同"和品牌态度的影响更显著;行业属性在路径中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且耐用消费品行业中,功能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形象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社会事业熟悉度在路径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但高熟悉度情境下更易引发"消费者—企业认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可诣 靳菲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代言人的类型越来越丰富,虚拟明星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选择。真人代言人和虚拟代言人的选择如何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探究虚拟代言人的适用情境,基于加工流畅度理论,通过两组实验发现:(1)品牌形象与明星代言人类型对产品购买意愿有交互性影响。对于活力型品牌,选用虚拟明星代言人会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购买意愿;对于保守型品牌,选用真实明星代言人会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购买意愿;(2)加工流畅度在这种交互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神铭钰 卫海英 毛立静
企业如何更好地讲述品牌故事、传达品牌福祉一直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企业或是通过展现愉快的体验,表达品牌为消费者谋取美好幸福生活的理念,或是通过展现实现目标的困难和努力,表达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但这两种表达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效果仍未可知。本研究立足于幸福的快乐论与意义论,采用叙事传输理论来揭示不同类型的品牌幸福故事对消费者品牌偏好和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品牌故事类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效果不同,相比快乐故事,意义故事更能提升消费者态度;(2)品牌故事类型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关键在于叙事传输机制;(3)叙事传输机制受消费者时间导向的调节,对于现在导向的消费者,上述作用发生反转,快乐故事(vs.意义故事)更能提升消费者的叙事传输。本研究的结论丰富了幸福感和品牌管理理论,为企业讲述品牌故事和开展幸福营销提供了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施光荣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测量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实验采用了2×2两因素实验设计,以自我建构、自我联结作为自变量,品牌态度作为因变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冲击,但当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了高的自我联结就能够淡化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面对负面信息,消费者的自我建构对品牌态度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品牌态度 负面信息 自我联结 自我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