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4)
2023(11433)
2022(9279)
2021(8410)
2020(6778)
2019(15119)
2018(14916)
2017(28603)
2016(15256)
2015(16783)
2014(16757)
2013(16882)
2012(15834)
2011(14331)
2010(14850)
2009(14038)
2008(14154)
2007(13098)
2006(12000)
2005(11172)
作者
(44118)
(37179)
(37039)
(34487)
(23469)
(17910)
(16551)
(14512)
(14141)
(13347)
(12733)
(12310)
(12024)
(11902)
(11536)
(11136)
(10837)
(10798)
(10692)
(10647)
(9380)
(9293)
(9040)
(8784)
(8507)
(8336)
(8308)
(8294)
(7475)
(7401)
学科
(82066)
(77099)
经济(77007)
(64404)
企业(64404)
管理(54416)
(45999)
农业(30994)
业经(29934)
方法(24211)
中国(22674)
(21907)
地方(20665)
技术(17223)
数学(16589)
数学方法(16522)
(16317)
(16212)
财务(16197)
财务管理(16182)
企业财务(15298)
(14919)
(13611)
(13608)
(13088)
贸易(13074)
(12846)
(12653)
(12631)
理论(11883)
机构
学院(229544)
大学(218008)
(102960)
经济(101125)
管理(92991)
理学(78926)
理学院(78153)
管理学(77355)
管理学院(76928)
研究(76692)
中国(62899)
(51985)
(45996)
(45572)
科学(43424)
农业(39125)
(38433)
(38052)
业大(36127)
中心(35786)
财经(35126)
研究所(34063)
(31641)
(29916)
经济学(29421)
北京(28829)
(28247)
经济管理(28207)
师范(28040)
(26758)
基金
项目(142482)
科学(114538)
研究(110436)
基金(102659)
(87093)
国家(86075)
科学基金(75866)
社会(73379)
社会科(69204)
社会科学(69187)
(59544)
基金项目(54944)
教育(47531)
(46614)
编号(46347)
自然(45661)
自然科(44613)
自然科学(44605)
自然科学基金(43849)
资助(39461)
(37753)
成果(35753)
(35413)
(33048)
发展(31572)
重点(31178)
(31171)
课题(31111)
(31039)
创新(29937)
期刊
(133362)
经济(133362)
研究(68926)
(56556)
中国(51928)
农业(38058)
管理(37466)
(36457)
科学(31137)
业经(29628)
学报(28778)
(26655)
金融(26655)
大学(23613)
学学(22703)
技术(22146)
教育(21168)
(19654)
经济研究(18379)
问题(17764)
财经(17301)
(15010)
农村(14612)
(14612)
农业经济(14557)
技术经济(14356)
世界(14027)
经济问题(12601)
商业(12532)
现代(12270)
共检索到366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小荥  
浙江省温州市开发农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机制。 一是区域化布局,基地型生产。开发性农业既是尽山海之利,实现资源向商品的转换,那么在开发山海资源中就须根据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合理布局,就是要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性规模开发。目前,温州市的开发性农业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趋势。发育成带有区域特征的一大批小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和畜禽基地,此外“一乡一品”式的开发亦很具区域和基地化的特征。这些开发项目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不少已成为当地的农业拳头产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闯  李明  詹远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勾学海  
横滨开港资料馆是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保存、公开有关江户时代至昭和初期横滨历史资料的机构。1981(昭和56)年6月2日是横滨开港纪念日,该馆于此日在曾缔结过日美友好条约的场地正式开馆,至今已20周年。横滨是关东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到空袭的被害地。昭和30年代以后,伴随着迅速的都市化建设,很多资料已散失了。该馆资料以围绕纪念横滨开港100年编纂《横滨市史》(第1期)而收集的约4万件资料为基础,从各地甚至海外进行收集,不仅收集原始资料,也收集缩微资料,进行复制,以供阅览。目前所收集的资料约20万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为了丰富春节期间广大读者的文化生活,为广大读者奉献一道别具特色的精神大餐,黑龙江省图书馆自2009年1月20日至2月末,先后举办了"香港少儿书画作品展"、"黑龙江省少儿优秀书画作品展"及"首届黑龙江省少儿书画教师作品展"。上述3个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280幅,为我省少儿书画教育提供了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郭明顺  
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调查沈阳周边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以特色种植农业、特色养殖农业两个特色农业开发类型为切入点,对沈阳周边农村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类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宏元  
农业本身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属于高风险低收益行业。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缺乏,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桎梏,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当务之急。一、融资模式分析(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是指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约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继红  董孔军  任瑞玉  杨天育  
该文对兰州市主要特色农业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明确提出了兰州市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开发重点及其区域开发格局,并从资源开发中要解决的问题、需避免的3个误区、要正确处理6种关系和落实的4项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兰州市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银芹  
本文认为,创意是将创意要素进行独特组合或体现为创意要素的独特组合形式;创意农业是通过创意思维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村生态等资源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全部环节市场化及其价值增殖的农业开发模式。分析了创意农业对打造村镇特色景观、促进村镇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创意农业主要表现类型及创意方法,对打造村镇特色景观、推动村镇旅游开发的现实借鉴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印昌  付文玉  杨大成  关玉岩  蔡明理  姜亚伦  
阐述了土壤地质学与特色农业的关系,科学运用土壤地质学综合分析了吉林省特色农业生产现状。揭示了特色农业生产对土壤地质环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土壤地质环境对特色农业具有严格的限制性,特色农业的分布对土壤地质环境具有敏感的区域性等重要的规律与特点。提出了如何运用土壤地质学科学指导我省特色农业的开发,合理调整特色农业生产结构,统筹规划,建立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和保护与治理特色农业环境等一系列的新思路。为了尽快付诸于实施,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发展特色农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发展特色农业近期计划与远景目标;三是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不断把发展特色农业生产落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燕平  佘德英  
本文提出,发展龙头企业是开发特色农业资源的关键,通过发展龙头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并在生产中提高工人专业技能和素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产生有效的技术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焕喜  王策之  
论农业深度开发高焕喜王策之深度农业开发是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从单位面积、空间、时间上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产品产出率、商品率的农业生产形式。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模式。1.立体农业。立体农业是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克清  赵旭明  
农业开发 贵在立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突破以往的传统做法,寻求新思路,采取新办法,把农业综合开发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一)从项目立项指导思想看,要实现“七个转变”。(1)由单纯依资源搞开发转变为按市场需求搞开发。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王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占有较大比重,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也制约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实践证明开发特色农业能够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实际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并规划开发特色农业仍然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表现在:①宏观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的现象;②中观上,以城市为中心,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随距城市的远近不同而变化;③微观上,农业发展水平随地理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