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69)
- 2023(21234)
- 2022(18206)
- 2021(17204)
- 2020(14604)
- 2019(33725)
- 2018(33309)
- 2017(61740)
- 2016(34512)
- 2015(39417)
- 2014(39482)
- 2013(38270)
- 2012(35320)
- 2011(31954)
- 2010(31996)
- 2009(29160)
- 2008(28705)
- 2007(25368)
- 2006(21866)
- 2005(19241)
- 学科
- 济(129866)
- 经济(129714)
- 管理(92331)
- 业(87819)
- 企(71634)
- 企业(71634)
- 方法(61647)
- 数学(54144)
- 数学方法(53416)
- 中国(40083)
- 农(35990)
- 财(33842)
- 学(31698)
- 业经(28218)
- 贸(26201)
- 贸易(26190)
- 易(25489)
- 教育(25092)
- 地方(24547)
- 农业(23829)
- 制(23465)
- 理论(23278)
- 务(21114)
- 财务(21032)
- 技术(21021)
- 财务管理(20985)
- 和(20125)
- 环境(19909)
- 银(19851)
- 企业财务(19823)
- 机构
- 大学(490095)
- 学院(484307)
- 济(187769)
- 经济(183659)
- 管理(182062)
- 研究(169527)
- 理学(158366)
- 理学院(156434)
- 管理学(153216)
- 管理学院(152345)
- 中国(121997)
- 科学(108604)
- 京(105839)
- 农(87315)
- 所(87019)
- 财(83997)
- 研究所(80176)
- 业大(77350)
- 中心(76839)
- 江(70892)
- 范(70443)
- 师范(69679)
- 农业(69076)
- 财经(68064)
- 北京(67335)
- 经(62088)
- 院(60910)
- 州(56915)
- 经济学(56913)
- 师范大学(56693)
- 基金
- 项目(334520)
- 科学(261191)
- 基金(240296)
- 研究(239811)
- 家(213195)
- 国家(211248)
- 科学基金(178376)
- 社会(148562)
- 社会科(140523)
- 社会科学(140484)
- 省(130958)
- 基金项目(126687)
- 自然(118153)
- 自然科(115406)
- 自然科学(115367)
- 教育(115217)
- 自然科学基金(113294)
- 划(112780)
- 资助(99731)
- 编号(97711)
- 成果(80813)
- 重点(76656)
- 部(74186)
- 发(71299)
- 课题(69605)
- 创(69198)
- 科研(64853)
- 创新(64473)
- 教育部(63090)
- 大学(62811)
- 期刊
- 济(196765)
- 经济(196765)
- 研究(142539)
- 中国(96864)
- 学报(86981)
- 农(78395)
- 科学(75377)
- 教育(73830)
- 大学(64893)
- 财(63910)
- 管理(63729)
- 学学(60204)
- 农业(53865)
- 技术(43200)
- 融(37706)
- 金融(37706)
- 财经(32576)
- 经济研究(32451)
- 业经(31708)
- 业(29244)
- 经(27993)
- 问题(25686)
- 图书(25418)
- 版(24591)
- 科技(23519)
- 业大(22284)
- 统计(22050)
- 技术经济(22032)
- 贸(21811)
- 理论(21016)
共检索到707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杨琳琳 徐丹诚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Logit模型,探究学生参与影子教育是否存在邻里效应及邻里效应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段和城乡学生间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参与影子教育存在邻里效应,且邻里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邻里效应强化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段较高以及乡村的学生对影子教育的追求。因此,建议严控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宣传,加大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提升弱势阶层家庭所在社区及乡村教育资源质量,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影子教育,削弱影子教育的邻里效应,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邓嘉宜 文丹艳
本文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产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1)群体成员参与社会捐赠活动提高了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期望,社区群体平均社会捐赠活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选择社会捐赠的概率上升约0.327~0.549个百分点。(2)互联网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会降低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一结论证实了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会互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通过利用中国户口系统的特点、群体在调查时期过去一年内平均医疗支出作为邻里效应的工具变量以及模拟抽样检验等方法,本文较好地解决了关联效应和反射性问题对邻里效应的估计带来的影响,且结论依然成立。这说明,尽管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对居民行为的引导产生了很大影响,但邻里之间的直接信息传播仍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会捐赠活动 模拟抽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邓嘉宜 文丹艳
本文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产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1)群体成员参与社会捐赠活动提高了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期望,社区群体平均社会捐赠活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选择社会捐赠的概率上升约0.3270.549个百分点。(2)互联网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会降低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一结论证实了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会互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通过利用中国户口系统的特点、群体在调查时期过去一年内平均医疗支出作为邻里效应的工具变量以及模拟抽样检验等方法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会捐赠活动 模拟抽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灿 王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6年面板数据分别进行OB分解和FFL分解,从禀赋效应和回报效应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网络对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6年家庭净财产差异主要是由回报差异造成,且回报差异在总体上是显著的;2016年社会网络对各分位点上的家庭财产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与家庭财产水平呈U型变化。另外,采用夏普利值分解考察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率发现,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不断扩大,由2010年的0.66%上升到2016年的1.18%。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青 段笑娜
根据已有文献对“大五”人格分类,并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消费者人格特征对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征的“大五”维度下,仅有外向性对商业保险的购买行为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消费者的人际关系越好,正向情绪的程度越强,更加乐于成为其他人的伙伴,进而其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可能性越高,且支出份额与支出比重都相对更大。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关于商业保险政策时,需要充分关注外向性人格特征的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芳 黄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远权 蒙媛 陈莉
我国扶贫战略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据此,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之举。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大维度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非认知能力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显著地纾解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且非认知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农户发生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概率依次降低28.54%和20.89%。此外,上述五大维度对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不一。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户主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男性户主和高教育水平的农户相对贫困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缓解客观相对贫困,而通过非农就业缓解主观相对贫困。以上研究结论为减轻农户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燕萍 刘霞
政府在促进文化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的家庭经济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家庭文化消费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城镇和农村家庭、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中表现出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增加有助于提高家庭文娱支出占比,且在缩尾处理和更换关键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中,核心结论仍然成立;但是,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文化消费的挤入效应主要局限于城镇家庭及中低收入家庭,对农村家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的刺激作用不显著。应继续扩大文化事业财政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重点扶持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同时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杰 侯在坤 任钰田
人情往来与商业保险是两种不同的风险分摊方式,在风险管理方面各有优缺点。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pr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居民的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究竟有何影响。研究发现: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具有负向影响;纵向来看,相较于2014年而言,2018年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大;横向来看,欠发达地区家庭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风险厌恶家庭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引导人情支出与发展商业保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情支出 商业保险 风险分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在坤 郭宁 李娅 王晨璐
数字经济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农户参与商业保险,是推进农村地区商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其研究在政策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将数字经济数据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进行匹配,使用Probit模型,从农户角度考察数字经济对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在丰富研究视角的同时也从区域异质性和风险态度异质性两个维度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进行扩展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具有正向作用,数字经济每增加1个单位会使得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概率提高19.4%,这种影响在增加控制变量或更换模型之后依然显著。(2)数字经济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因区域、风险态度而呈现结构性差异。从区域层面分析,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从风险态度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积极影响在风险偏好性群体中更加显著。(3)在影响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其他因素中,较高程度的受教育水平、完善的婚姻状况等均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产生了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注重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保险知识的普及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户 数字经济 商业保险 金融知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振 柳燕 李迎峰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口年龄的划分标准将人口划分成未成年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应用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研究西部城市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对生活用水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家庭人口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呈现"显著降低—缓慢增加—略有下降"的趋势;(2)不同家庭结构对生活用水的影响不同,未成年人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呈现倒"U"型变化,青年人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呈现"U"型变化,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对生活用水的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增加和减少的情况并存,且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老年人口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3)从整体上看,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对家庭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程度为:中年人>未成年人>老年人>青年人。文章的研究结论揭示了西部城市家庭人口结构与生活用水的相关性,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城市家庭用水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齐云 席华
贫困脆弱性是对贫困的事前测度,能将未来家庭收入风险纳入其中,基于贫困脆弱性的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价,是对其长期减贫作用的事前评估。该文利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新农保显著地降低了参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也显著降低了成为脆弱性家庭的可能性,这表明新农保对参保家庭来说发挥着重要的抵御收入风险的作用。但因与当前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收入水平较低有关,新农保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新农保 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张睿 王琼
农民进城务工的社会经历所引起的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上升的一个微观原因。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民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因果效应,发现:(1)进城务工农民家庭期望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的概率比非进城家庭高出12.13%;(2)收入水平尤其是父亲收入水平提高是农民家庭进城务工改变子女教育期望的一个传导机制;(3)父母进城务工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而中部不显著;(4)低收入组的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最大,农民家庭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张睿 王琼
农民进城务工的社会经历所引起的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上升的一个微观原因。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民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因果效应,发现:(1)进城务工农民家庭期望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的概率比非进城家庭高出12.13%;(2)收入水平尤其是父亲收入水平提高是农民家庭进城务工改变子女教育期望的一个传导机制;(3)父母进城务工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而中部不显著;(4)低收入组的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最大,农民家庭与农民工家庭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差距随收入提高而缩小。创造条件让进城务工农民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他们的合法收益,将有利于农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设计理念及数据运用问题
高速公路开通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家庭信用卡使用存在邻里效应吗——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及需求——基于中国追踪调查数据
“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
公众环境参与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房价对家庭生育决策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住房公积金、购房信贷与家庭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和路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再估计——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