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6)
- 2023(7423)
- 2022(6419)
- 2021(6439)
- 2020(5464)
- 2019(13184)
- 2018(12531)
- 2017(24108)
- 2016(13028)
- 2015(15249)
- 2014(15137)
- 2013(14990)
- 2012(13751)
- 2011(12218)
- 2010(12555)
- 2009(11679)
- 2008(11601)
- 2007(9805)
- 2006(8300)
- 2005(7314)
- 学科
- 济(59825)
- 经济(59767)
- 管理(43702)
- 业(38419)
- 方法(34428)
- 企(32279)
- 企业(32279)
- 数学(32260)
- 数学方法(31734)
- 财(29112)
- 中国(15787)
- 财政(14575)
- 农(14384)
- 务(13361)
- 财务(13323)
- 财务管理(13263)
- 地方(12805)
- 企业财务(12699)
- 政(12019)
- 制(11541)
- 业经(10110)
- 贸(9531)
- 贸易(9526)
- 农业(9249)
- 易(9241)
- 理论(8631)
- 学(8587)
- 融(8344)
- 金融(8343)
- 银(8163)
- 机构
- 大学(178443)
- 学院(177427)
- 济(77546)
- 经济(76198)
- 管理(72879)
- 理学(63681)
- 理学院(63093)
- 管理学(61926)
- 管理学院(61594)
- 研究(55245)
- 财(46117)
- 中国(44536)
- 京(35955)
- 财经(32514)
- 科学(30890)
- 经(29759)
- 中心(26684)
- 所(26420)
- 江(26084)
- 经济学(24904)
- 财经大学(24210)
- 农(23468)
- 研究所(23170)
- 北京(22643)
- 业大(22639)
- 经济学院(22607)
- 范(21063)
- 师范(20906)
- 州(20173)
- 院(19982)
- 基金
- 项目(118576)
- 科学(94798)
- 基金(88816)
- 研究(87224)
- 家(75686)
- 国家(75115)
- 科学基金(66420)
- 社会(57300)
- 社会科(54611)
- 社会科学(54600)
- 基金项目(46127)
- 省(45150)
- 自然(42452)
- 教育(42219)
- 自然科(41568)
- 自然科学(41560)
- 自然科学基金(40820)
- 资助(38533)
- 划(37639)
- 编号(34652)
- 成果(28635)
- 部(27652)
- 重点(26474)
- 教育部(24771)
- 创(24608)
- 国家社会(24367)
- 课题(23835)
- 人文(23784)
- 发(23749)
- 大学(23337)
共检索到27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蓝相洁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省以下财政分权改革结合省内财政制度,参照"中央-省"的制度安排进行自行调整。文章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对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在地方官员"横财效应"机制和转移支付引发的"粘蝇纸效应"双重作用下,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建议通过消除省内地方政府"双重援助依赖"、促进县级政府竞争提高工作效率的制度安排,抑制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琳 潘春阳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维坦假说”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婉 江南
运用"利维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并解释了这种影响方式与"利维坦"模型不同的根源。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追求财政规模最大化的倾向及争夺税源的财政竞争,使得当中央政府将更多的支出权力和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时,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而收入分权的约束作用,却因为地方政府在收入自主权上的缺失,使其无法产生影响。将收入和支出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当地方自己组织的收入越不能满足支出需要只能仰赖中央政府的补助时,就会越增加这种扩张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文剑
本文运用1996—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财政收入、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整体规模正相关,"怪兽"理论在中国不成立,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竞争和官员晋升竞争的压力下,更加积极地开展财政支出竞争(特别是注重扩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导致地方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本文认为应改革官员的考核机制和转移支付体制,适度地扩大地方政府自有收入规模,从而将会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汪玉兵
该文利用中国2002-2013年间28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支行为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且公共品的供给和收入差距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还对一线城市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抑制作用,表明土地财政是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变化出现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而经济发...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分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传勇 巩腾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转型调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亟待转型,厘清土地财政的动机是关键。本文首先从分税制改革、土地供应制度、政绩考核机制等维度探讨土地财政背后的制度环境并估算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接着采用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政绩考核"内外因两个方面检验土地财政的动机,发现地方政府受"政绩考核"的激励要远大于自身的"财政压力"。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规模估算 动机 转型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鹏辉 梁若冰
以福建省2002年实行的"县级收入自留"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省以下财政分权后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的变化情况。对福建、浙江、江西三省195个县的实证研究表明,省以下财政分权显著减少了人均非税收入,分权造成的税收收入增长不仅客观上减少了相应的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而且改变了地方政府收入筹集模式,主观上放弃了对非税收入增长的依赖。因此,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必须建立在解决地方财政短缺问题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财政短缺 财政分权 非税收入 财政自给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罡 朱卫东 张子余
文章利用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企业寻租与地方政府补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补助越少,而且企业寻租有助于其获得政府补助;(2)区分不同所有制企业后,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助越多,而对非国有企业的补助则越少,说明在政府补助方面存在所有制歧视,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营造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财政分权 政治关联 寻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江
依据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严重和地方投资过热同时并存这一经济现象,建立模型实证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投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投资是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一个因素,地方政府投资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社会需求,同时不断增加的投资加强了对土地财政依赖,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了通货膨胀上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投资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规模。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财政分权格局与地方政府规模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我国1994-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与地方政府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维坦假说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并不成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永杰 耿强
本文应用1997年-2005年间1938个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间关系。发现"L"型、"U"型、直线型三种模型解释力渐弱;县级政府规模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存在规模效应;省直管县体制对县级政府规模作用不显著;"利维坦效应"不适用于我国;"瓦格纳法则"在我国部分实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