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8)
- 2023(9876)
- 2022(7888)
- 2021(7099)
- 2020(6127)
- 2019(13471)
- 2018(13426)
- 2017(25923)
- 2016(13853)
- 2015(15338)
- 2014(15330)
- 2013(15217)
- 2012(13732)
- 2011(12051)
- 2010(12362)
- 2009(12369)
- 2008(12645)
- 2007(11451)
- 2006(10265)
- 2005(9779)
- 学科
- 业(78394)
- 企(73350)
- 企业(73350)
- 管理(65055)
- 济(61168)
- 经济(61039)
- 财(27251)
- 业经(26126)
- 方法(24603)
- 农(22670)
- 务(20978)
- 财务(20958)
- 财务管理(20935)
- 企业财务(19885)
- 制(18704)
- 数学(16881)
- 数学方法(16758)
- 农业(16534)
- 技术(15680)
- 体(14322)
- 中国(13607)
- 划(13458)
- 策(13160)
- 体制(12717)
- 和(12173)
- 理论(11812)
- 企业经济(11361)
- 经营(11099)
- 技术管理(10617)
- 银(9829)
- 机构
- 学院(206980)
- 大学(203414)
- 济(91397)
- 经济(89760)
- 管理(86641)
- 理学(73820)
- 理学院(73191)
- 管理学(72437)
- 管理学院(72020)
- 研究(62659)
- 中国(52363)
- 财(48299)
- 京(42019)
- 财经(37113)
- 经(33634)
- 江(32995)
- 科学(32568)
- 农(31754)
- 所(30285)
- 中心(28741)
- 经济学(27440)
- 财经大学(27291)
- 北京(26503)
- 业大(26369)
- 研究所(26280)
- 商学(25590)
- 商学院(25367)
- 州(25191)
- 经济学院(24759)
- 农业(24521)
- 基金
- 项目(127387)
- 科学(103621)
- 研究(98175)
- 基金(95448)
- 家(80138)
- 国家(79348)
- 科学基金(71175)
- 社会(65827)
- 社会科(62467)
- 社会科学(62453)
- 基金项目(50026)
- 省(49534)
- 教育(44423)
- 自然(44143)
- 自然科(43164)
- 自然科学(43153)
- 自然科学基金(42512)
- 划(40171)
- 编号(38890)
- 资助(38061)
- 业(31886)
- 制(31859)
- 成果(31709)
- 创(30292)
- 部(29536)
- 重点(27663)
- 国家社会(27413)
- 创新(27262)
- 发(26701)
- 课题(26313)
- 期刊
- 济(110629)
- 经济(110629)
- 研究(65202)
- 财(43485)
- 中国(41585)
- 管理(38985)
- 农(31801)
- 科学(24740)
- 学报(23117)
- 融(22498)
- 金融(22498)
- 农业(21627)
- 业经(19904)
- 大学(19902)
- 财经(19539)
- 技术(19269)
- 学学(18704)
- 教育(18295)
- 经(16777)
- 经济研究(16218)
- 问题(13951)
- 业(13904)
- 财会(13332)
- 技术经济(12673)
- 世界(11728)
- 会计(11590)
- 现代(11401)
- 贸(11099)
- 国际(10213)
- 商业(10054)
共检索到323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伟 金祺溦
文章在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考察利益集团是否能主导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问题。以100个参议员为样本,运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FIML)进行模型估计与分析,定量考察两个美国制造业回归法案(S. Amdt. 523和S. Amdt. 817)投票结果背后蕴含的深层次驱动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不同利益集团政治捐资对"制造业回归"法案投票的影响是不同的,美国劳工组织的政治捐资显著影响了议员的投票行为,但商业集团和意识形态组织并未对投票结果发挥显著作用。另外,议员的个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捐资情况,但不影响投票结果。选区经济社会特征对议员投票结果没有显著影响。未来中国需要持续关注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最新进展并正确评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美国重要利益集团保持沟通协调,以减少对我国相关产业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碧波
在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国家利益(或政府目标)以及国内利益集团都是重要的影响变量。对美国制造业贸易保护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家的核心利益或基本目标始终是决定贸易保护程度的主要变量,而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则是"边际性的";利益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或影响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来自制造业经验证据的支持。
关键词:
贸易保护 美国制造业 影响因素 变化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美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导致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充分暴露了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脆弱性,使欧美发达国家重新意识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要性,制造业回归与再工业化战略,成为美国等许多国家经济调整的重要内容。同时,美国制造业回归恰逢一些有利时机,包括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先进自动化生产线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等,这些条件增加了美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从2009年4月奥巴马总统首次提出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构想开始,美国制造业回归的目标、思路、框架和措施逐渐清晰,重振制造业已箭在弦上。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林丽敏
处于再工业化的潮流下,全球制造业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日本制造业发展也成为焦点之一。纵向分析体现日本制造业回归的特征,横向比较则一定程度表明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未曾失去。深入剖析日本制造业真实走向,因势回归以及主观布局两种成分并存,如此情况应当归结于多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总而言之,关于日本制造业发展,既要正确看待历史事实,也要全方位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准确把握其发展走向。
关键词:
日本 制造业 回归 竞争力 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辉 汤毅
制造业回归是美国结合国内国际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深刻背景下制定的战略决策,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占领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制高点。为了实现制造业回归,美国政府制定了包括技术进步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培养政策、能源政策、市场拓展政策和投资环境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中国首先应加快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其次要从顶层设计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流向、出口以及产业升级等都具有深远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丽芳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深层原因主要是通过重振制造业,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同时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同样是为了优化经济结构,缩小收入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美国制造业回归与中国制造业升级不是只有对抗,双方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将促进两国工业的发展与提升。由于创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丰 胡继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瑜婷
本文从中国作为服务发包方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国内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的不同影响,并考虑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差异引起的系数变化。采用中国2000-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服务外包,通过面板OLS回归和门限回归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服务外包明显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国内服务外包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出口;生产率较低的制造业行业,其国际服务外包对出口的影响大于生产率较高的行业。最后从结论出发,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美国汇率政策对于外围国家和本国利益集团分别具有"溢出效果"和"再分配效果"。因此,研究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虽已在研究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汇率政策的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美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明显的利益集团政治色彩。通过对比美日和美中货币谈判发现,"相容性利益集团"的有无是解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变量。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开放市场来构筑中美之间的"相容性利益",以便在中美货币谈判中争取主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军 杜征征 殷裕品
美国金融部门自我膨胀,再加上没有进行风险调整的激励机制,导致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次贷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但金融利益集团在金融监管法案通过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极力阻挠法案顺利通过。本文认为金融利益集团将会在法案实施过程中继续阻挠法案实施,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将会虎头蛇尾,难以有效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发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湘湘 周小亮
服务业开放带来的知识、技术等在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地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进行评价,并考察了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制度环境在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影响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显著增强;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开放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效应也越强;制度环境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制度环境较差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4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同步回落,制造业PMI降至51.2%。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PMI回落主要是受传统行业回落影响。不过,总体来看,制造业PMI仍连续9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表明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