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7)
- 2023(8744)
- 2022(7321)
- 2021(6771)
- 2020(5552)
- 2019(12640)
- 2018(12191)
- 2017(23680)
- 2016(12860)
- 2015(13930)
- 2014(13643)
- 2013(13221)
- 2012(12190)
- 2011(11048)
- 2010(11086)
- 2009(10242)
- 2008(10178)
- 2007(8838)
- 2006(7945)
- 2005(6903)
- 学科
- 济(47250)
- 经济(47180)
- 管理(37875)
- 业(36807)
- 企(29252)
- 企业(29252)
- 贸(21493)
- 贸易(21483)
- 易(20913)
- 方法(20894)
- 数学(18233)
- 数学方法(18033)
- 农(15420)
- 财(14787)
- 中国(12559)
- 业经(10887)
- 农业(9844)
- 策(9497)
- 制(9350)
- 务(9214)
- 财务(9200)
- 财务管理(9186)
- 地方(9002)
- 学(8689)
- 出(8669)
- 企业财务(8647)
- 银(7951)
- 银行(7920)
- 关系(7787)
- 技术(7760)
- 机构
- 学院(180375)
- 大学(179265)
- 济(79949)
- 经济(78527)
- 管理(69585)
- 研究(62830)
- 理学(60439)
- 理学院(59815)
- 管理学(58942)
- 管理学院(58623)
- 中国(46760)
- 科学(37260)
- 京(36550)
- 财(35937)
- 农(35150)
- 所(31907)
- 业大(29222)
- 研究所(29014)
- 财经(28207)
- 中心(28111)
- 农业(27972)
- 江(26751)
- 经(25715)
- 经济学(24168)
- 北京(22895)
- 院(22880)
- 范(22319)
- 经济学院(22071)
- 师范(22024)
- 财经大学(20808)
- 基金
- 项目(121788)
- 科学(95608)
- 基金(89381)
- 研究(86634)
- 家(79356)
- 国家(78680)
- 科学基金(66363)
- 社会(56309)
- 社会科(53614)
- 社会科学(53602)
- 基金项目(46819)
- 省(46703)
- 自然(43566)
- 自然科(42593)
- 自然科学(42578)
- 自然科学基金(41853)
- 划(40262)
- 教育(39475)
- 资助(36498)
- 编号(34202)
- 部(27494)
- 重点(27421)
- 成果(27227)
- 发(26559)
- 创(25707)
- 创新(24033)
- 科研(23734)
- 课题(23656)
- 教育部(23478)
- 国家社会(23416)
共检索到26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在美国,各种利益集团有着极其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决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利益集团可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组织、商业性利益集团和非商业性利益集团。就其在对华贸易政策决策领域的影响力而言,政府组织具有最高的影响权重系数,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中,非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后。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决策 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晶 马静
美国是一个利益集团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益集团的数量和种类堪称世界之最。美国任何一项政策出台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利益集团活动的身影,任何一项政策的制订都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智 张晓桐
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的高度依赖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利益,在贸易往来中处于比较劣势的美国进口竞争产业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议员表达对华贸易保护的利益诉求;国会议员为赢得选举或连任,必然重视其呼声,从而将贸易保护主义嵌入到对华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美国州级层面的“进口竞争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美国产业受到中国进口竞争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且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州域;其次,文章利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票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受进口竞争影响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低技术产业会促使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赞成票,知识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则与之相反;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进口竞争产业通过劳工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对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的投票具有正向中介作用,而商业利益集团起到的负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施加的效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宏
本文依据新政治经济学中贸易政策的形成机理的理论,对中国利益集团的特点及其对贸易政策影响方式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使政策更好地反映利益集团的不同诉求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利益集团 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屠新泉
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为其对华贸易政策设置的优先目标在不断调整。冷战时期经贸关系服务于战略与安全目标,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冷战后的过渡期中国战略地位的下降和人权问题的凸显使中美经贸关系遭遇最大危机;1994年之后经济利益逐渐占据上风,并使获取贸易和投资利益成为美国在中国"入世"谈判中的主要出发点;中国"入世"以来,中国制造的冲击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从进攻性的出口政治转变为防御性的进口限制。
关键词:
美国 对华贸易政策 WTO 最惠国待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美国汇率政策对于外围国家和本国利益集团分别具有"溢出效果"和"再分配效果"。因此,研究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虽已在研究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汇率政策的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美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明显的利益集团政治色彩。通过对比美日和美中货币谈判发现,"相容性利益集团"的有无是解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变量。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开放市场来构筑中美之间的"相容性利益",以便在中美货币谈判中争取主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韧强
在西方民主代议制国家,由于政府与公众、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政府并非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标准制定贸易政策,利益集团往往可以通过众多方式向政府决策者施加政治压力,影响本国贸易政策。围绕着利益集团影响贸易政策的途径、方式以及政府的决策过程,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政治支持模型、游说支出模型、政治捐献模型以及信息传递模型,用以揭示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以及最终贸易政策取向。
关键词:
利益集团 贸易政策 政治游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以"保护待售"模型为基础,考察中国贸易保护政策背后的利益集团影响,并且利用中国36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益集团的确存在于中国,国内外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方式分别是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和利用其市场地位而产生的影响;如果某行业中存在可以影响政府的国内利益集团,则该行业将会获得较高的贸易保护;若存在可以影响政府的国外利益集团,则该行业将会偏向于自由贸易;利益集团的利益相对社会福利而言,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此外,利益集团的作用并非都是消极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利益集团会对中国政府产生影响吗?利益集团在中国的影响方式又和在西方国家时有何区别?利益集团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本文以"保护待售"模型为基础,考察了利益集团与政府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并且利用2004—2012年中国36个行业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我国各行业中确实存在能够影响政府的利益集团,影响方式是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与不存在利益集团的行业相比,拥有利益集团的行业会获得较高贸易保护;若下游行业存在利益集团,则上游行业原先获得的保护会被削弱。中国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基本兼顾了社会福利和利益集团利益。此外,利益集团的存在有时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利益集团 产业分工 政治联系 代表委员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东
近年来,全球范围带有连锁性和示范性贸易保护政策的频繁使用,中国则在易保护政策风潮的冲击下身受其害,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WTO)成员国。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事例频繁发生,尤其是美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康宁 韩会朝
美国两党在对华贸易政策上表现出明显的政党分野,总体而言,美国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具积极性和灵活性,而民主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较为明显。同时,由于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和华裔人口规模的不同,美国各州之间也呈现出对华贸易政策主张的差异性,并通过代表地方利益的国会议员行使提案和表决权利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动向。为深化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应重视和加强与美国国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与美国各州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尤其是开拓与美国内陆各州之间的经贸关系,争取更多的来自地方上的友好力量。
关键词:
政党分野 州际差异 中美贸易 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淑玲
贸易政策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了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阐释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嬗变过程中的政治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利益集团”模型成了贸易政策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它的“政治献金”模型,更是给出了任何贸易保护的产生都是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之间均衡博弈的结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齐东锋
随着中国产品的产出能力与出口竞争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出口领域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上升。本文分析了各种利益集团对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不同诉求,研究了利益集团因素对美中贸易摩擦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关系 摩擦 利益集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剑平 沈宇平
本文在阐述以利益集团模型为核心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现今中国贸易政策与外国利益集团发生冲突的4个主要方面并分析了原因,最后就中国贸易政策如何应对外国利益集团的压力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国贸易政策 外国利益集团 冲突 调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光明 赵峰
近期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将贸易保护主义的话题再次推上世界经济舞台。2009年6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在三年内分别征收5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