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5)
2023(12226)
2022(10696)
2021(10171)
2020(8486)
2019(19635)
2018(19697)
2017(38220)
2016(21240)
2015(23904)
2014(23859)
2013(23306)
2012(21430)
2011(19105)
2010(18911)
2009(17226)
2008(16691)
2007(14604)
2006(12868)
2005(11162)
作者
(60098)
(49668)
(49245)
(46911)
(31641)
(23693)
(22487)
(19688)
(18929)
(17704)
(17077)
(16512)
(15716)
(15706)
(15359)
(15237)
(14767)
(14735)
(14161)
(14140)
(12392)
(12247)
(12080)
(11408)
(11060)
(11018)
(10999)
(10915)
(9950)
(9819)
学科
(76109)
经济(76001)
管理(64808)
(60430)
(52460)
企业(52460)
方法(36223)
数学(30835)
数学方法(30503)
(24762)
(21372)
中国(19800)
(18695)
(18124)
业经(17842)
(17494)
财务(17423)
财务管理(17381)
企业财务(16627)
地方(15115)
理论(14542)
(14531)
(13920)
银行(13878)
农业(13573)
(13197)
(13097)
金融(13089)
(13071)
(12473)
机构
大学(290112)
学院(288404)
管理(117299)
(107872)
经济(105271)
理学(101574)
理学院(100494)
管理学(98816)
管理学院(98304)
研究(94764)
中国(72405)
(62551)
科学(59586)
(52416)
(48454)
(47529)
业大(44720)
中心(43456)
研究所(43143)
(41996)
财经(41719)
北京(39326)
(38033)
农业(37885)
(37481)
师范(37086)
(34972)
(34240)
财经大学(31299)
技术(31121)
基金
项目(200158)
科学(156186)
研究(146932)
基金(144081)
(125910)
国家(124828)
科学基金(106791)
社会(89960)
社会科(84998)
社会科学(84974)
(78119)
基金项目(77302)
自然(70678)
自然科(68967)
自然科学(68950)
自然科学基金(67698)
教育(67396)
(65976)
编号(61128)
资助(58971)
成果(50174)
重点(44234)
(44009)
课题(41749)
(41340)
(41063)
创新(38482)
科研(38361)
项目编号(38038)
教育部(37483)
期刊
(118895)
经济(118895)
研究(83816)
中国(56060)
学报(48086)
(44225)
管理(43071)
科学(42822)
(41729)
大学(36291)
教育(34184)
学学(34150)
农业(30933)
(25770)
金融(25770)
技术(24795)
业经(19905)
财经(19886)
经济研究(17999)
(16664)
图书(15802)
(15766)
问题(15125)
理论(14970)
(14367)
科技(14160)
实践(13902)
(13902)
技术经济(13255)
现代(12916)
共检索到421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建刚  魏明海  刘峰  
在刘峰等(2004)提出五粮液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治理缺陷之后,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题——集中表现在控股股东五粮液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也一度成为市场的热点话题。本文是继刘峰等(2004)案例研究之后所做的后续研究,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五粮液治理缺陷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后,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是否有所缓解及其可能的原因。通过对五粮液2003年之后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治理缺陷能够得到正确市场定价,但是面对诸多市场纠正机制的约束,尤其是媒体监督,五粮液大股东借助控制权实现利益输送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改善或缓解的迹象。本文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无论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峰  贺建刚  魏明海  
针对近年一些从公司业绩角度研究公司治理的文献,本文引入Johnson等(2000)有关利益输送的观点,从大股东控制与利益输送角度对公司治理展开一般性讨论。我们的讨论倾向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由于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加以保护的法律,加之相应约束大股东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大股东控制更多地导致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利益输送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之间1998~2003年的利益往来情况为案例加以佐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简  徐艳霞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公司)是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以下简称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设立的,并于1998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五粮液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集团)于1998年8月由五粮液酒厂改制设立。之后,五粮液公司、五粮液酒厂和五粮液集团之间就通过资产置换、支付关联交易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醋卫华  李培功  
随着国内改革环境的逐步宽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赢得社会声誉和获得商业利益,媒体有动力去监督公司中存在的治理问题。在本文所选取的96个研究样本中,60.42%存在公司治理问题的企业都在证监会正式介入调查前受到过媒体的质疑和负面报道,说明媒体并非事前"缄默无语"、事后"言辞铿锵",而是积极地扮演了资本市场监督者的角色;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考虑,媒体会选择性质严重和涉及金额大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负面报道。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媒体在转型经济国家发挥公司治理监督者的作用提供了证据,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法律制度和市场化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影响媒体发挥监督作用的因素,依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宇立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近10年的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房地产当年投资完成额占GDP比重更是可以直观看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但作为消费品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却在5年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增速和波动性明显高于同期的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这对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构成了巨大压力。造成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众多,本文试从土地市场和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利益输送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监管中实际案例,最后针对如何减少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使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落到实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邝雄  陈霞  王前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了不同媒体监督渠道对公司治理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结论: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能够缓解利益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代理成本,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关注。此外,由于代理关系和媒体传播渠道的不同,媒体监督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媒体报道能显著降低股东与经理层、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而且传统媒体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比社交媒体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红玉  姚益龙  宁吉安  
文章以2001-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媒体监督、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够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在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的具体问题上,媒体监督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和关系。这意味着要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应当综合考虑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结合企业具体存在的问题,配合使用不同的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大伟  
本文探讨了媒体监督的法律现状,从两类代理成本角度考察了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契机提出加强媒体监督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在法律框架下促进媒体监督的健康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中"天价薪酬"与"零薪酬"等薪酬乱象并存的背景,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媒体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唯有在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介入的条件下,媒体监督职能的发挥才能促使高管薪酬趋于合理。本文认为,当媒体之外监督机制或声誉机制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媒体监督职能的发挥并不能必然地转化为媒体的治理功能。在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媒体借助政府这个"路径",最易形成治理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欣  郑颖  张鹏  
通过五粮液公司的案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丑闻时对同行竞争者产生的溢出效应,总体来说,五粮液公司被调查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传染效应,导致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下降。通过考察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现,白酒行业的公司治理普遍较弱,与实际发生的传染效应相一致,其中部分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上升,显示出竞争效应。通过比较同行间公司治理质量的差异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受到负面传染效应的影响,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受到正面竞争效应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路航  
本文检验了媒体对公司治理违规行为的报道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闻媒体对利益相关者均产生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数量和股票价格变化之间显著的关系;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决策,随着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增加,政府对公司治理违规事件的介入概率也增加;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显著增加公司管理者的补救行动的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美君  
文章从制度环境、控制权市场以及中介市场的角度,研究了外部公司治理环境对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水平、新会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因素对大股东利益输送有制约作用,而法律水平和控制权变更因素对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制约作用失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云江  田旗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化,在职消费的监督与治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在职消费关系的分析上,很少关注外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治理效用。文章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治理与媒体监督的相关理论,梳理出媒体对在职消费的监督治理效用,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的媒体监督能显著规范在职消费,但对下年在职消费的治理效用不显著;相较于国有上市公司,媒体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具有显著的治理效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华兵  
本文从公募基金与专户理财的区别入手,结合现有关于利益输送的研究成果,认为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利益输送行为是很可能出现的。要防范利益输送行为,关键是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防火墙,强化声誉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远艳  
资产剥离,是指公司将其一部分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以取得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许多学者在资金占用、现金股利发放等方面都证明了存在着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而从利益输送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文献较少。本文以被剥离资产的交易价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的大股东或地方政府的利益输送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