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9)
2023(3562)
2022(2952)
2021(2811)
2020(2216)
2019(5061)
2018(4879)
2017(9879)
2016(4872)
2015(5431)
2014(5223)
2013(5080)
2012(4559)
2011(3932)
2010(3802)
2009(3597)
2008(3563)
2007(3247)
2006(2729)
2005(2026)
作者
(11740)
(9885)
(9817)
(9395)
(6249)
(4707)
(4593)
(3854)
(3847)
(3383)
(3334)
(3290)
(3106)
(2936)
(2894)
(2883)
(2876)
(2867)
(2848)
(2803)
(2367)
(2348)
(2238)
(2206)
(2199)
(2178)
(2123)
(2120)
(1919)
(1914)
学科
(18915)
经济(18763)
管理(15539)
(14730)
(13934)
企业(13934)
方法(8476)
业经(6584)
(6434)
(6284)
中国(6125)
理论(5479)
(5367)
数学(5132)
数学方法(5090)
(4196)
财务(4189)
财务管理(4183)
企业财务(4005)
(3958)
社会(3928)
农业(3799)
(3633)
企业经济(3610)
经济理论(3483)
地方(3085)
(2878)
贸易(2877)
技术(2862)
(2803)
机构
大学(66641)
学院(66492)
(27938)
管理(27826)
经济(27416)
理学(24395)
理学院(24150)
管理学(23865)
管理学院(23721)
研究(19616)
中国(14661)
(14386)
(12875)
财经(11609)
(10588)
科学(10224)
中心(9512)
(9338)
(9102)
师范(9073)
经济学(8888)
财经大学(8837)
(8432)
经济学院(7996)
业大(7836)
北京(7753)
商学(7644)
(7612)
商学院(7566)
研究所(7395)
基金
项目(46140)
科学(37887)
研究(36907)
基金(34857)
(29056)
国家(28749)
社会(27112)
科学基金(25828)
社会科(24435)
社会科学(24422)
基金项目(18674)
(17253)
教育(16823)
编号(15187)
自然(14965)
自然科(14640)
自然科学(14638)
(14431)
自然科学基金(14403)
资助(12677)
成果(12528)
(10964)
国家社会(10919)
(10503)
人文(10130)
教育部(10108)
重点(10007)
(9926)
课题(9695)
项目编号(9597)
期刊
(32078)
经济(32078)
研究(20468)
中国(12536)
(12260)
管理(9924)
科学(8253)
教育(8166)
学报(8036)
(7658)
大学(6977)
学学(6468)
财经(6184)
业经(5787)
(5373)
(5195)
金融(5195)
经济研究(5049)
农业(5012)
技术(4760)
问题(4127)
财会(3408)
社会(3278)
(3247)
商业(3118)
现代(3118)
技术经济(3117)
图书(2917)
会计(2785)
(2760)
共检索到95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王超  
一、正确处理利益竞争与利益共享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使经济得到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就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它涉及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协调好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建设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此外,还要注意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动态性和风险累积性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玲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从法律视角分析要以分配正义为基础构建其秩序体系,要畅通立法等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起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整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经济发展,正确协调各类利益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路日亮  袁一平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最普遍、最根本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基尼系数逐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理论偏差、政策失误,有制度缺位、法制不健全、腐败加剧,也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霞  高志婕  
本文认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表达利益诉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民利益表达不畅的首要原因是利益表达起点的滞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提出了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新理念:"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的有机融合,表达主体和表达客体的双向培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红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雪松  刘青杨  
"利益"因素历来是社会成员关注的热点,社会成员尽其所能追逐利益的时候,需要有强制性规范来约束,法律的介入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法治社会为背景,重新审视利益的本质属性、利益矛盾的表现形态、利益的调整机制,提出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要逐步实现让权利入主而让权力退场,通过法治抑制公权的膨胀,赋予社会成员以权力即通常所说的自主权,将利益纳入法治化的博弈渠道;通过社会成员相互间自由竞争、博弈,促使社会成员和谐共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芳  
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在初次分配环节建立普通职工工资强制性的增长机制,建立起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力度;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发挥税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殷汉植  
无论何种政体,在公共预算中都有一定的资金分配方法,各种公共预算资金分配的不同方法的深层原因是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的政体要求下对公共预算资金合法博弈的结果,我国公共预算资金分配也不例外。本文从我国公共预算资金分配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目前公共预算资金利益博弈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今后需要改进的一些方面,以期在我国逐步建立和谐而文明的小康社会中,在公共预算资金的科学、合理、合法分配的制度化、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国杰  
经济利益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并超出了公平的底线,将导致经济利益关系的不和谐,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从新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物质前提。阐释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经济利益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并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应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光志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基础,也是涉及到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燕  宋惠敏  
"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制度背景,并成为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在"和谐社会"视角下,重新解读户籍制度——主要围绕户籍制度与权利、利益分配,户籍制度与社会流动,户籍制度与城市融入三个方面,透视户籍制度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的差距,明确以"和谐社会"价值观为制度伦理原则,提出户籍改革的目标。这对改革中制度选择和创新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金慧君  
本文在界定旅行社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了旅行社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问题,认为要建立我国旅行社业的利益均衡机制必须实现政府转型、主体角色转换与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