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8)
- 2023(9037)
- 2022(7610)
- 2021(7222)
- 2020(6079)
- 2019(13737)
- 2018(13654)
- 2017(26271)
- 2016(13963)
- 2015(15520)
- 2014(14764)
- 2013(14159)
- 2012(12496)
- 2011(11435)
- 2010(11789)
- 2009(11412)
- 2008(11022)
- 2007(9829)
- 2006(8678)
- 2005(7855)
- 学科
- 济(54125)
- 经济(54059)
- 管理(40192)
- 业(35844)
- 企(30798)
- 企业(30798)
- 方法(25153)
- 数学(21522)
- 数学方法(20937)
- 农(15895)
- 中国(14198)
- 财(12869)
- 学(12337)
- 业经(12278)
- 理论(12032)
- 制(10914)
- 贸(9838)
- 贸易(9831)
- 农业(9738)
- 易(9528)
- 地方(8313)
- 和(8268)
- 务(8064)
- 体(8013)
- 财务(8009)
- 财务管理(7989)
- 银(7952)
- 银行(7939)
- 教育(7827)
- 划(7779)
- 机构
- 学院(193839)
- 大学(192832)
- 济(73785)
- 管理(72960)
- 经济(72135)
- 研究(62880)
- 理学(62463)
- 理学院(61839)
- 管理学(60258)
- 管理学院(59923)
- 中国(48187)
- 京(40888)
- 科学(38709)
- 财(35633)
- 所(31658)
- 农(31242)
- 江(29921)
- 研究所(28500)
- 中心(28431)
- 业大(27985)
- 财经(27974)
- 范(26551)
- 师范(26331)
- 北京(25632)
- 经(25291)
- 农业(24136)
- 州(24123)
- 院(22908)
- 经济学(22141)
- 技术(21468)
- 基金
- 项目(126528)
- 科学(99043)
- 研究(93894)
- 基金(90446)
- 家(79159)
- 国家(78517)
- 科学基金(66984)
- 社会(58580)
- 社会科(55464)
- 社会科学(55446)
- 省(50088)
- 基金项目(45990)
- 教育(44910)
- 自然(42943)
- 自然科(41980)
- 自然科学(41969)
- 划(41937)
- 自然科学基金(41175)
- 编号(39376)
- 资助(38056)
- 成果(32800)
- 重点(28900)
- 课题(27805)
- 部(27459)
- 发(26207)
- 创(25953)
- 创新(24234)
- 科研(24074)
- 项目编号(24047)
- 国家社会(23985)
共检索到29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虎 李长健
食品安全中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矛盾运动态势,主要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与监管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我国目前建构在"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基础上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存在着对食品领域利益矛盾运动简单化理解的局限,直接表现是缺乏对食品领域利益机制的有效设计。为了实现食品领域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局面,必须重视对食品领域利益矛盾运动的分析,并有效构建该领域的利益冲突与制衡机制、利益产生与分配机制、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与利益保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共同参与的变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丽娟 杨茂盛 陈雪梅
当前,我国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新《食品安全法》确立的"社会共治"模式反映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实质是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政府主导型治理,其他参与治理主体被悄然边缘化且正当利益被疏离,协同效应无法实现。利益均衡,不仅是参与共治主体间动态上权利、利益的公平,也是主观认识上的一种均衡。食品安全治理的域外考察与利益均衡的正当性分析,凸显了重构权力与权利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兼顾多元利益的妥当。在契约精神下,通过企业、公权力、公众理性协商下的利益协同与主体间内部利益的理性认同,来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规范性治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焕金 李中东
食品安全治理实质上是人们履行产品质量合约问题,而合约是在既定制度环境下基于资产专用性和交易属性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社会转型期,制度环境和技术的不确性诱发的厂商机会主义是食品安全治理失效的根源,它加深了市场主体的负向调整并过度依赖市场和企业合约,而混合治理合约未受重视,也诱使企业偏向以通用资产替代专用资产,直接降低了安全水平。因此,创设稳健制度环境并激励缔结多元混合合约是扭转私人治理低效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制度环境 交易成本 社会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东
当前我国政府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依然过分倚重行政力量的垄断监管,收效欠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的垄断监管变革为多中心的、合作与协商的公共治理模式,应当切合时宜且现实可行。公共治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内外部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效率,较好地规避政府失灵的风险和搭便车行为。现阶段,食品安全公共治理的实现路径为调整政府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强化食品供应厂商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鼓励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引导消费者自我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召娣
矛盾论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文章运用矛盾论分析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把握粮食安全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根据主要矛盾的差异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演变过程中三个方面的"变与不变"。最后对"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矛盾论 国家粮食安全 辩证统一 粮食供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富堂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消费者福祉的重要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从食品供应链的纵向联系和食品生产企业的横向竞争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食品产成品生产企业利益博弈的结果。在目前社会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政府对不安全食品生产者施以较轻的惩罚不足以改变食品生产企业博弈的均衡,然而较重的惩罚又具有不可信性,这使得政府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困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利益的非独立性,明确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内外约束,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博弈机制 政府利益独立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俊豪 周小梅
本文主要从控制食品安全不同制度间的比较以及食品市场交易主体行为、食品链对控制食品安全的影响等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跨学科 食品安全治理 管制效果 声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虎 李长健
在我国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中对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了以"改善政府监管"为路径依赖的主流范式。这种范式是以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伴随着西方芝加哥学派的勃兴,管制经济学理论自二十世纪后半叶遭到了重大批判,以此为基石构建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主流范式也面临着政府替代还是市场修正、公共利益还是部门利益、政府万能还是政府有限的逻辑性、主导性、主体性危机。应当以管制为逻辑起点,以信誉机制为先导,以不完备法律理论下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的优化分配为启迪,在食品安全中构建市场先行,辅之以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参与的合作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华楠 宋春祥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根源在于食品安全信用的缺失。本文从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四种联合征信系统模式以治理食品安全信用缺失。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用缺失 联合征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佑启 韩永红
内地与香港食品安全合作的有序推进需要相应法律机制的保障。这一法律机制应立足于两地食品安全合作法律实践的现状,从组织机构、表现形式和内容三方面予以构建。内地与香港食品安全合作法律机制的组织机构建设应依托于两地合作的整体性机构安排,革新和完善现有的磋商交流机制;两地食品安全合作法律机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行政协议。行政协议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软法;在内容上,这些行政协议至少应涵盖四类规则: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制度、食品安全标准协调制度、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制度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协处制度。
关键词:
内地与香港 食品安全合作 法律机制 软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芳 王煜
食品安全问题深受国人关注,源于其损失事件的特点。食品安全责任险作为产品责任险的一种,是转移食品安全风险的途径之一。我国政府希望通过设立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减少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损失,引导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协助政府处理危机。从国外经验来看,仅有高度风险和特定职业两个领域适用强制责任险,食品安全不属于这两种领域。现阶段推广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应该首先在有注册登记准入制度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展开,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提高投保率,控制经营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文艺
本文以模式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系统提炼了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立法模式、机构模式和运行模式,探讨了现行模式的缺陷及转型方向,最后提出了促进模式优化和转型的政策建议:人大立法与部门立法相结合,完善食品安全管制的法规体系;整合管制部门,重塑食品安全管制机构体系;优化管制过程,实现食品安全管制的重心前移;政府与社会互动,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多元参与。
关键词:
食品安全管制 议会立法 部门管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柳芃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刻不容缓。在具体模式选择上,主要存在自愿说、强制说和折中说。从我国具体国情看,自愿说和折中说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实现设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根本目的,采取强制说较为合适。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责任保险 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普庆 周德翼 吕志轩
本文以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对湖北、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的多种供应链组织模式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各种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食品安全的作用,认为供应链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其提供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越高,进而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食品安全 供应链 组织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