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2)
- 2023(8322)
- 2022(6667)
- 2021(6006)
- 2020(5284)
- 2019(11536)
- 2018(11206)
- 2017(22195)
- 2016(11898)
- 2015(12870)
- 2014(12603)
- 2013(12579)
- 2012(11389)
- 2011(9818)
- 2010(9932)
- 2009(9550)
- 2008(10066)
- 2007(8982)
- 2006(7904)
- 2005(7459)
- 学科
- 业(76147)
- 企(73423)
- 企业(73423)
- 管理(57932)
- 济(57768)
- 经济(57686)
- 方法(25774)
- 业经(25640)
- 财(24605)
- 务(20658)
- 财务(20653)
- 财务管理(20638)
- 农(20169)
- 企业财务(19679)
- 数学(18026)
- 数学方法(17936)
- 农业(14959)
- 技术(14887)
- 制(13419)
- 划(12914)
- 策(12864)
- 企业经济(12228)
- 体(11841)
- 经营(11462)
- 和(11256)
- 中国(11039)
- 理论(10765)
- 体制(10698)
- 技术管理(10213)
- 决策(9264)
- 机构
- 学院(176871)
- 大学(169620)
- 济(78496)
- 管理(77572)
- 经济(77287)
- 理学(66912)
- 理学院(66395)
- 管理学(65802)
- 管理学院(65471)
- 研究(49944)
- 中国(41998)
- 财(38520)
- 京(34188)
- 财经(30567)
- 农(28562)
- 经(27781)
- 科学(27400)
- 江(27178)
- 所(24180)
- 商学(23655)
- 业大(23597)
- 商学院(23471)
- 经济学(23068)
- 中心(22793)
- 财经大学(22470)
- 农业(22284)
- 研究所(21268)
- 经济管理(21033)
- 州(21031)
- 北京(20990)
- 基金
- 项目(112190)
- 科学(91696)
- 基金(84771)
- 研究(83648)
- 家(71845)
- 国家(71136)
- 科学基金(64358)
- 社会(56833)
- 社会科(54026)
- 社会科学(54008)
- 基金项目(44954)
- 省(44747)
- 自然(41100)
- 自然科(40223)
- 自然科学(40214)
- 自然科学基金(39620)
- 教育(36933)
- 划(35224)
- 资助(33583)
- 编号(32473)
- 业(30899)
- 创(27126)
- 部(25263)
- 成果(24513)
- 重点(24505)
- 创新(24331)
- 制(23811)
- 发(23787)
- 国家社会(23626)
- 人文(22568)
共检索到26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 张宏志
企业的契约性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 ,它们都隐含了企业是一种再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 ,谈判结果决定出企业的治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 ,各方的谈判破裂结果效用、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量。我们使用Nash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分析了这个过程。我们的结论是 ,企业治理结构是内生的 ,每个企业的治理结构都是特殊的个案 ,一种治理结构并不具有普适性。这个结论具有重要的立法含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云仙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了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认为德国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同治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德国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制度的形成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加以指导,但却表现出良好的制度效应。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制度,不用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项杨 任健 翁恺宁
本文在描述从股东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变化的内在逻辑和动因的基础上 ,论证了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这一命题 ,指出了虚拟企业共同治理的几个重要特征。围绕上述讨论 ,作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架构下虚拟企业管理策略调整及管理方法创新基本思路。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 管理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丹
随着企业对外部资源和知识资本以及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认为,资本结构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要求权不断博弈的综合体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资本结构 契约 资本市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重新定义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理论,是对“股东至上”传统理论的一种否定或修正,体现了一种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新理念。本文对此进行了引进和分析,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设计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 股东至上 共同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维安 唐跃军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NKSTH)。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对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股本扩张能力(NAPS)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良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包括股本扩张能力在内的企业成长与发展潜力。同时,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涉及的5个方面对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玉可
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其反映在会计领域就是会计的服务对象在不断地扩大。在公司经营中利益相关者可以是相互补充的或和平共处的,但是他们也经常是不相容的或甚至是极端冲突的。而且这种冲突经常表现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及其处在强势的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因此,为了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侵害,必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构建相应的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宏辉 贾生华
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要求之间不仅会有差异,而且很可能会有冲突。本文剖析了企业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特性,进而将公司治理的本质理解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并阐明公司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动态地满足多维度的平衡要求。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利益冲突 平衡原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丰团
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冲突往往会引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分析了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引发的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君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 ;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 ;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立君
本文认为 ,目前国有企业效率依然低下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变异 ,其背后则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可以校正国有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因此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维安 李建标
企业信用可以信号、抵押、担保的方式,部分消除内生性交易费用所抵消的交易创造。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与其治理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从406家调查样本中选取了24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信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企业信用 利益相关者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涛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认为 ,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及其它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但如何界定企业所有权边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入手 ,阐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原则 ,是以股东为主导的所有权分配模式 ,股东分权策略是以分权为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零作为所有权分配的极限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所有权权值 利益相关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向光 宋效中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财务治理应从传统的股东治理、企业家治理走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主要包括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财务治理两部分,其中企业外部财务治理主要表现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通用财务治理和剩余财务治理,企业内部财务治理主要是股东治理、债权人治理、管理者治理、员工治理和客户治理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叶枚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