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2)
- 2023(14107)
- 2022(12338)
- 2021(11421)
- 2020(9623)
- 2019(21863)
- 2018(21402)
- 2017(41673)
- 2016(22453)
- 2015(25162)
- 2014(25066)
- 2013(24868)
- 2012(22630)
- 2011(20258)
- 2010(19879)
- 2009(18154)
- 2008(17652)
- 2007(15105)
- 2006(13031)
- 2005(11186)
- 学科
- 济(94953)
- 经济(94846)
- 管理(67742)
- 业(64768)
- 企(54669)
- 企业(54669)
- 方法(46922)
- 数学(41205)
- 数学方法(40777)
- 财(23893)
- 农(23528)
- 中国(23108)
- 地方(21154)
- 业经(20253)
- 学(18909)
- 农业(16355)
- 技术(16248)
- 务(15992)
- 财务(15925)
- 财务管理(15892)
- 贸(15597)
- 贸易(15592)
- 企业财务(15159)
- 理论(15093)
- 易(15043)
- 和(14827)
- 环境(14590)
- 制(14571)
- 划(12947)
- 融(12879)
- 机构
- 大学(319654)
- 学院(317752)
- 管理(131387)
- 济(125447)
- 经济(122786)
- 理学(115394)
- 理学院(114169)
- 管理学(112340)
- 管理学院(111775)
- 研究(101367)
- 中国(73953)
- 京(66790)
- 科学(64060)
- 财(56629)
- 所(49399)
- 农(48228)
- 业大(47388)
- 财经(46859)
- 中心(46359)
- 研究所(45316)
- 江(44097)
- 经(42816)
- 范(42049)
- 北京(41773)
- 师范(41680)
- 农业(37716)
- 院(37624)
- 经济学(37585)
- 州(36311)
- 财经大学(35250)
- 基金
- 项目(227562)
- 科学(180267)
- 研究(166913)
- 基金(165774)
- 家(143805)
- 国家(142616)
- 科学基金(123688)
- 社会(105755)
- 社会科(100304)
- 社会科学(100279)
- 省(89066)
- 基金项目(88724)
- 自然(80750)
- 自然科(78848)
- 自然科学(78831)
- 自然科学基金(77404)
- 教育(76626)
- 划(74962)
- 资助(67948)
- 编号(67743)
- 成果(53694)
- 部(50549)
- 重点(50548)
- 发(48080)
- 创(47786)
- 课题(46062)
- 创新(44461)
- 教育部(43591)
- 科研(43471)
- 国家社会(43310)
- 期刊
- 济(129148)
- 经济(129148)
- 研究(89541)
- 中国(55787)
- 学报(48882)
- 科学(45644)
- 管理(45573)
- 财(41961)
- 农(41882)
- 大学(37091)
- 教育(35160)
- 学学(34881)
- 农业(29611)
- 技术(27575)
- 融(24114)
- 金融(24114)
- 财经(22313)
- 业经(21878)
- 经济研究(20622)
- 经(18891)
- 科技(17289)
- 问题(16652)
- 图书(16137)
- 技术经济(16118)
- 理论(15473)
- 业(15284)
- 资源(14569)
- 商业(14443)
- 实践(14257)
- 践(14257)
共检索到441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仲基 王宏起 武建龙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本文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定位及其互动关系,确定了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4个关键维度,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突变级数法,对中国30个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部分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但东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高于其它地区;区域成果供给能力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影响最大,科技服务支撑能力次之。本研究旨在为科学评价地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导地方政府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建 史敏 彭清辉 毛珊瑛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直接原因是政策不协同导致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间接原因是成果与市场对接不力、中试环节缺乏、激励失调;最后,针对我国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关键词:
成果转化 利益相关者 认知偏差 科技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建 史敏 彭清辉 毛珊瑛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直接原因是政策不协同导致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间接原因是成果与市场对接不力、中试环节缺乏、激励失调;最后,针对我国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关键词:
成果转化 利益相关者 认知偏差 科技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娜 郭英远 张胜
以高校科技成果为研究载体,研究知识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机制,以期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落地。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与内部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识别,考察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定位与作用。其次,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因素、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中介服务因素以及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因素三方面,分析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最后,从完善法律实施的配套措施、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健全技术市场和服务中介服务体系三层面给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高校 科技成果 制度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家树 吴佩佩 菅利荣
搜集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方法测度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究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因素。研究表明,科技集聚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长期和短期正向显著影响;R&D经费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长期和短期负向显著影响;R&D人员投入、教育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长期显著影响;制度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亚明 赵科 宋雯婕 苏妍嫄
基于长短期视角,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省级层面2016—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双重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看,我国各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偏低,综合效率值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格局,投入产出松弛变量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长期看,我国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略有下降,“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分别是各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驱动和制约因素;对比来看,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具有时间异质性,在短期中规模效率比纯技术效率更有效,而在长期中纯技术效率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贡献更大。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 转化效率 科技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亚明 赵科 宋雯婕 苏妍嫄
基于长短期视角,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省级层面2016—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双重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看,我国各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偏低,综合效率值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格局,投入产出松弛变量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长期看,我国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略有下降,“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分别是各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驱动和制约因素;对比来看,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具有时间异质性,在短期中规模效率比纯技术效率更有效,而在长期中纯技术效率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贡献更大。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 转化效率 科技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曹荣 李春萍 蔡录昌 袁国强
依据"期望—方差增减变化吻合原则"对2003—2012年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增减趋势与相应年份不同渠道融资额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科技贷款额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增减趋势吻合度最高,其次为创业板IPO融资额、中小企业板IPO融资额、新三板企业融资额、创业风险投资额,排在最后的为财政科技投入,进而初步给出各渠道融资额较为合理的控制区间,为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等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提供了定量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唐江云 李晓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①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②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③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亚宇 李小球
产教融合活动涉及职业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的权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地位和影响力不尽相同。通过对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产教融合实践中存在各利益相关者对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力度弱、地方政府对产教融合活动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活动的意愿较弱、职业学校缺乏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等困境。以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为视角,应从协调与定位产教融合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角色、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完善产教融合的激励措施、创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促进区域性产教融合政策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教育部门、法律部门的决策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区域性 产教融合 实现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文亮 许正中 王直节
在剔除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1年中国30个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总的看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被高估,环境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东中西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较大差别。研究认为,应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科技组织方式、优化政策、信息共享,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全面提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宁
一国科技支出的总量及构成是影响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构建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1997~200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量化评价,以百分制下的指标得分来衡量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及其综合绩效,并以该实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了改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支出绩效的政策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永千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创新支撑、创新效果视角构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评价系统和指标。结果显示,近5年来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仍有改善空间;上海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支出,增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支出,同时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拨款力度。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能力评价 上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永千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创新支撑、创新效果视角构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评价系统和指标。结果显示,近5年来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仍有改善空间;上海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支出,增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支出,同时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拨款力度。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能力评价 上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哲根 杨璐 栾绍娇
结合接力创新,以2017年教育部62所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BCC模型,分别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进行评价,并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6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异大;多数高校为非DEA有效,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并不完全匹配,存在低匹配和不匹配情况。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效率 接力创新 数据包络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