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2)
- 2023(17557)
- 2022(15110)
- 2021(14050)
- 2020(11943)
- 2019(26871)
- 2018(26976)
- 2017(50600)
- 2016(28277)
- 2015(31962)
- 2014(32038)
- 2013(30981)
- 2012(28130)
- 2011(25481)
- 2010(25422)
- 2009(23751)
- 2008(23136)
- 2007(20790)
- 2006(18238)
- 2005(16023)
- 学科
- 济(105229)
- 经济(105080)
- 管理(84091)
- 业(73166)
- 企(62673)
- 企业(62673)
- 方法(45009)
- 数学(38287)
- 数学方法(37804)
- 中国(29524)
- 财(29085)
- 农(28402)
- 地方(24721)
- 业经(24655)
- 学(24084)
- 制(23627)
- 理论(19576)
- 农业(18408)
- 务(18252)
- 财务(18164)
- 财务管理(18125)
- 和(18022)
- 环境(17730)
- 贸(17561)
- 贸易(17551)
- 企业财务(17151)
- 银(17081)
- 银行(17028)
- 易(16975)
- 体(16699)
- 机构
- 大学(390446)
- 学院(388502)
- 管理(149185)
- 济(144772)
- 经济(141218)
- 研究(129773)
- 理学(128079)
- 理学院(126595)
- 管理学(124174)
- 管理学院(123482)
- 中国(96684)
- 京(83851)
- 科学(82504)
- 财(70661)
- 所(65545)
- 农(63630)
- 研究所(59445)
- 江(59442)
- 业大(58822)
- 中心(58808)
- 财经(55165)
- 范(54072)
- 师范(53526)
- 北京(52850)
- 经(49853)
- 农业(49723)
- 院(48097)
- 州(48066)
- 技术(43841)
- 师范大学(42748)
- 基金
- 项目(265408)
- 科学(207220)
- 研究(196222)
- 基金(188300)
- 家(164254)
- 国家(162866)
- 科学基金(139085)
- 社会(120693)
- 社会科(114081)
- 社会科学(114052)
- 省(106163)
- 基金项目(99714)
- 教育(91801)
- 自然(90316)
- 划(88943)
- 自然科(88140)
- 自然科学(88114)
- 自然科学基金(86447)
- 编号(81947)
- 资助(76955)
- 成果(68223)
- 重点(59851)
- 课题(57947)
- 部(57545)
- 发(56417)
- 创(55073)
- 创新(51338)
- 项目编号(50460)
- 科研(50441)
- 制(49587)
- 期刊
- 济(164424)
- 经济(164424)
- 研究(114941)
- 中国(84648)
- 学报(63652)
- 农(57909)
- 科学(56453)
- 财(55781)
- 教育(55506)
- 管理(55500)
- 大学(47971)
- 学学(44113)
- 农业(39993)
- 技术(35209)
- 融(32116)
- 金融(32116)
- 业经(28003)
- 财经(26623)
- 经济研究(25135)
- 图书(24364)
- 经(22718)
- 业(20705)
- 问题(20637)
- 科技(18959)
- 版(18761)
- 理论(17945)
- 技术经济(17634)
- 书馆(16828)
- 图书馆(16828)
- 资源(16754)
共检索到582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祥
高校办学评价体系是指导和规范高校办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高校办学的水平、质量及发展方向。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高校办学评价体系建设,对协调高等学校办学评价体系建设中的各方矛盾,实现高等学校办学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及体系建设的真实性,意义重大。高校办学行为涉及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教师及学生的切身利益,构建评价体系的协调机制包括确定评价主体的协调机制、制定评价标准的协调机制、实施评价活动的协调机制和进行再评价活动的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办学评价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献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现实中的城乡生产要素却流动不顺畅、流向不合理、分配不公平、市场化不均衡,原因在于:历史惯性使然、社会二元结构分割、体制政策摩擦及产业关联迟滞。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必须建构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保障机制、资本要素自由流动激励机制、土地要素流转机制、技术扩散传导机制、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和信息交流互动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益民 易新河 韦林
对校企合作实施综合评价,有利于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能为校企合作评价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突破已有校企合作评价指标偏向学校的情况,并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提出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及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校企合作 综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师宝山 岳超源
介绍了建立DEA模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原则,在对高校投入产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办学效益 DEA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玮 李爽 付梦娣 任月恒 朱彦鹏 曹恒健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类型和主体,有必要对国家公园的利益主体进行研究探讨,为管理决策提供指导。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围绕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机制和功能定位,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合法性、利益重要性和利益紧迫性三个维度对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明确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特许经营者和访客;其次,分析了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并对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利益监督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多方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利益相关者 协调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良智 周挺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尤为重要。依据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股东、员工、政府、消费者、社区等四类,鉴此,需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圈利益协调,发挥政府规制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构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盛亚 潘明明 李玉龙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主体间冲突以及多主体协调机制成为制约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结合Y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构建协调机制,剖析主体之间冲突的根源。研究发现,冲突源包括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歧和权力配置不合理,以及某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不对称;协调机制包括通过文化协同协调由利益分歧引发的利益相关者间目标不一致,通过分散控制协调由权力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争夺,通过动态管理和孵化服务整合协调由“利益—权力”不对称引发的利益相关者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权力”分散对称配置、彼此间关系有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克新 宫靖 韩蓉
文章从自组织理论视角,进行绿色工业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利益相关者绿色协调机制研究。在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文章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展开绿色协调机制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管理流程分析和利益者合作机制探索,旨在提高协作效率,实现绿色工业建筑项目的一体化合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明生 周文佳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期许。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提倡以质量效益为主、走内涵型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高职高专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办学思路、定位方面转换职教理念,积极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决策,倡导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超 彭俏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绩效自评是“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绩效评价的基础。在分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绩效评估逻辑意蕴和现实境遇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改进视域出发,分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核心关联事项、重要关联事项和主要关联事项的三类八种绩效评估关联事项。在此基础上构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期末自评9个模块,37个二级指标,194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估框架体系和指标设定,并提出层级评估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小珠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公司治理状况的“晴雨表”、“温度计”,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借鉴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构建出一个包括8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108个观测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各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利益相关者保护情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覃成林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是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制度保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可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充分衡量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资源、竞争者、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顾客观视域下以企业满意为目标,建立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实施路径,对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厘清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评价本质属性和要素构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指标权重。研究发现企业对与之需求直接相关的指标,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等产品特质,以及与企业沟通的能动性等方面关注较高,而对于职业学校的持续服务及育人文化等与之需求不直接相关的指标关注则相对较低。基于此,从制度设计、内容优化、数字融入和结果应用等四个层面,提出指标体系闭环应用建议,为完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体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顾客观 企业 职业学校办学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俊明
受整个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格局变迁的影响,城市社区的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这意味着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环境将发生重大变迁。由于缺少外部有效的政治引导和内部足够的凝聚力,城市社区自治很容易形成"集体行动困境",导致社区内部各种利益纠纷很难解决,各种矛盾积重难返。针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多中心"但"无秩序"的自治困境,认为社区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改进治理结构体系,推动社区民主交往方式向深度发展。
关键词:
利益协调 利益分化 社区自治 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