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4)
2023(11358)
2022(9741)
2021(8827)
2020(7788)
2019(17936)
2018(17340)
2017(34226)
2016(18590)
2015(20830)
2014(20844)
2013(20866)
2012(19447)
2011(17532)
2010(17363)
2009(16308)
2008(16554)
2007(14906)
2006(12763)
2005(11393)
作者
(56861)
(47664)
(47493)
(45221)
(30392)
(23146)
(21719)
(18759)
(17960)
(16873)
(16139)
(15911)
(15037)
(15033)
(14887)
(14885)
(14832)
(14156)
(13869)
(13764)
(11978)
(11741)
(11421)
(10890)
(10736)
(10693)
(10660)
(10533)
(9550)
(9487)
学科
(79120)
经济(79016)
管理(56562)
(56351)
(46959)
企业(46959)
方法(43368)
数学(39033)
数学方法(38791)
(23593)
(20816)
银行(20670)
(20478)
(19384)
(19247)
中国(18227)
(16823)
贸易(16815)
(16319)
财务(16301)
财务管理(16265)
(16211)
业经(16056)
(15740)
企业财务(15549)
(15258)
金融(15256)
农业(13098)
地方(12752)
(11911)
机构
大学(275798)
学院(272231)
(114337)
经济(112182)
管理(108536)
理学(94656)
理学院(93656)
管理学(92285)
管理学院(91796)
研究(87712)
中国(72614)
(56360)
(54716)
科学(54698)
(53463)
(45184)
业大(45153)
农业(44042)
财经(43797)
中心(42502)
研究所(41292)
(40216)
(39972)
经济学(36033)
北京(34715)
经济学院(33065)
财经大学(33028)
(31969)
(31583)
师范(31091)
基金
项目(186161)
科学(146613)
基金(139294)
研究(126891)
(123614)
国家(122628)
科学基金(104996)
社会(82992)
社会科(78946)
社会科学(78919)
基金项目(74829)
(71475)
自然(71068)
自然科(69543)
自然科学(69519)
自然科学基金(68400)
(61057)
教育(58848)
资助(57255)
编号(48700)
(42351)
重点(41850)
(38906)
(38233)
成果(38040)
科研(37251)
创新(36414)
教育部(36307)
计划(35755)
国家社会(34934)
期刊
(114305)
经济(114305)
研究(74883)
学报(49480)
(47018)
中国(46914)
(43291)
科学(42768)
(37106)
金融(37106)
管理(36447)
大学(36149)
学学(34797)
农业(29662)
财经(22854)
技术(20041)
经济研究(19347)
(19336)
业经(18806)
教育(18488)
(16706)
问题(15752)
商业(14196)
(14062)
技术经济(14045)
理论(13647)
(13471)
统计(13126)
实践(12366)
(12366)
共检索到389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刘彦  武次冰  
为了检验利益相关者控制行为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控制行为对其业绩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政府、管理层、股东、股东权益保障、债权人、存款人利益保障六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采用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分别进行变量分析和模型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小;缺乏约束与监督的管理层行为会导致商业银行业绩下降;控股股东对商业银行业绩有着较大的正相关影响;股东权益保障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业绩;债权人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不明显;存款人利益保障对商业银行业绩有一定的正影响,但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洪波  
文章以Bankscope数据库中2000—2015年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尼日利亚、土耳其、哥伦比亚这11个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分析了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这一跨境经营方式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设立跨境分支机构会降低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规模大的银行设立跨境分支机构并不会显著降低业绩,但规模小的银行设立跨境分支机构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绩。该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洪波  
文章以Bankscope数据库中2000—2015年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尼日利亚、土耳其、哥伦比亚这11个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分析了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这一跨境经营方式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设立跨境分支机构会降低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规模大的银行设立跨境分支机构并不会显著降低业绩,但规模小的银行设立跨境分支机构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绩。该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债权约束和产品市场约束不能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形成对银行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因而须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有效督促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应改革目前的股东单边治理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与职能,建立对话机制,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逐步推进和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善尽社会责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中文  秦雯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与我国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全面的竞争。因此,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效率的影响,将有助于国内银行更好地采取应对之策。本文试图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做实证分析,从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资本结构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证,进而对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克勤  杜昱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极强的外部效应,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再适用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治理模式,而是适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并计算了权重;其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各利益相关者变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并且根据运行结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志强  
金融危机反映了银行在面对资金压力时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同时也凸显了银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性。为了建立既能够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又能够兼顾银行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的监管标准,有必要对银行流动性资产对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资产和银行业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颜廷峰  孙丽  
科学的评价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有利于银行预测和控制风险,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因此,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选出15个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家商业银行在四个因子方面的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由此对各家商业银行进行排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改善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闵德寅  
本文基于2003-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运用二阶段工具变量法研究了网上银行业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网上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网上银行业务使用程度的提高,会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促进微观网点层面存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银行物理网点的绩效水平。此外,本文也证明了网上银行并没有替代传统的银行物理网点,而是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桂平  符锦  吴文峻  
文章基于我国15家各类性质银行在1996-2010年经营效率数据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银行1996-2010年经营效率进行总体评价与分析,报告了我国银行业务经营效率水平。通过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银行业务经营效率变动得进行了调查和测量,结果反映了银行上市后银行业效率提高幅度明显,尤其是国有银行进步最快,但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提高规模报酬。从动态上看,我国银行业1996-2003年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出现小幅的下降,但2004年以后,随着国有银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玉立  
采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从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参股银行的比例不断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在外资进入当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而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坏账率出现显著改善。而外资战略投资者对银行业盈利水平的改善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一般为两年。这表明境外投资者能有效推进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但由于体制差异,中外资股东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因此,面对外资投资者,国内银行应采取"选择参与"、"战略合作"等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纪建悦  于富洋  王翠  
本文以2003~2010年中国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在短期内,除股东关系外,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格兰杰原因;而从长期来看,各个利益相关者关系都是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格兰杰原因。进而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的不同模式,研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问题,并将其分为三类:股东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管理层、政府和监管层是蛰伏利益相关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王翠  
本文以我国上市较早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拟合利益相关者关系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利益相关者关系指数为投入变量,以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为产出变量,建立DEA模型中的BCC(VRS)模型,深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投入—产出效率情况,以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鑫  韩廷宇  姚爽  何雨坤  
本文运用CRn和HHI这两个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业2007-2009年期间的资产、存款、贷款和净利润的市场集中程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业正处在从寡头垄断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转变中。同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厂商绩效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市场自发运作的结果。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业体系应着重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市场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