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8)
- 2023(12032)
- 2022(9784)
- 2021(9054)
- 2020(7613)
- 2019(16943)
- 2018(16569)
- 2017(32344)
- 2016(17121)
- 2015(18578)
- 2014(17877)
- 2013(17560)
- 2012(15646)
- 2011(13612)
- 2010(13784)
- 2009(13324)
- 2008(13639)
- 2007(12070)
- 2006(10721)
- 2005(9954)
- 学科
- 业(87871)
- 企(83004)
- 企业(83004)
- 济(75702)
- 经济(75600)
- 管理(71111)
- 方法(34459)
- 财(29816)
- 业经(28640)
- 数学(25561)
- 数学方法(25368)
- 务(24546)
- 财务(24529)
- 财务管理(24512)
- 农(24331)
- 企业财务(23419)
- 农业(17977)
- 制(17011)
- 技术(16723)
- 理论(16119)
- 中国(16007)
- 策(14875)
- 划(14410)
- 和(13691)
- 体(13639)
- 企业经济(12922)
- 经营(12533)
- 贸(11853)
- 贸易(11847)
- 体制(11686)
- 机构
- 学院(247182)
- 大学(239787)
- 济(106731)
- 经济(104919)
- 管理(104505)
- 理学(90136)
- 理学院(89395)
- 管理学(88299)
- 管理学院(87836)
- 研究(69608)
- 中国(58697)
- 财(53967)
- 京(48115)
- 财经(43069)
- 经(39144)
- 科学(38177)
- 江(36709)
- 农(35670)
- 所(33142)
- 经济学(32546)
- 中心(32463)
- 财经大学(31986)
- 业大(31296)
- 商学(31195)
- 商学院(30920)
- 北京(29756)
- 经济学院(29405)
- 州(29269)
- 研究所(29202)
- 农业(27860)
- 基金
- 项目(156248)
- 科学(126916)
- 研究(118148)
- 基金(116980)
- 家(99045)
- 国家(98119)
- 科学基金(88145)
- 社会(78813)
- 社会科(74786)
- 社会科学(74769)
- 基金项目(61277)
- 省(61259)
- 自然(55902)
- 自然科(54723)
- 自然科学(54711)
- 教育(53990)
- 自然科学基金(53817)
- 划(49587)
- 编号(47692)
- 资助(47272)
- 成果(37021)
- 创(36395)
- 业(36281)
- 部(35190)
- 重点(34093)
- 创新(32975)
- 发(32729)
- 国家社会(32651)
- 制(32277)
- 人文(31677)
- 期刊
- 济(123476)
- 经济(123476)
- 研究(71257)
- 财(48147)
- 管理(44534)
- 中国(42149)
- 农(33784)
- 科学(30264)
- 学报(28510)
- 融(25303)
- 金融(25303)
- 业经(23539)
- 农业(23267)
- 大学(23244)
- 财经(22698)
- 学学(22383)
- 技术(22268)
- 教育(19873)
- 经济研究(19652)
- 经(19564)
- 财会(15507)
- 问题(15320)
- 技术经济(14886)
- 业(14712)
- 商业(13405)
- 现代(13276)
- 会计(12888)
- 贸(11708)
- 世界(11514)
- 统计(11013)
共检索到362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雨潇 杨瑞龙
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绩效应当由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债权人、员工和政府等向企业投入物质或人力资本并获取收益的产权主体都不能被忽视。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评估了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的总收益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研究发现,当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后其持股比例不超过50%时,国有资本的引入既改善了效率又改善了分配,而且企业总收益的增加更多地体现为员工收益的增加;当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后其持股比例超过50%时,虽然员工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有所改善,但其绝对收益却有所下降。此外,当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后其持股比例不超过50%时,引入国有资本在提高员工收益的同时并不会降低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的收益,达到帕累托改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包括民营资本入股国有企业、员工持股,也包括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实证研究表明,民营企业适当地引入国有资本能够在企业内部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远合作来提高效率、改善分配,在企业外部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形成溢出效应,从而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混合所有制改革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敏 何德旭
本文以国有资本持股民营企业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存在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整体上减少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支持了"替代性融资"假说;对身处竞争性行业和市场地位较高的民营企业而言,国有资本参股分别提升和降低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提供,支持了"竞争力"假说和"买方市场"假说。国资持股影响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公司的短期贷款规模以及提升了公司的经营利润率继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地位。本文辨析了商业信用的主流理论,丰富了"双向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国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世农 杨玲玲 汤旭东
近年来,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系统解构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文章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视角,考察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企业扶贫参与的促进作用。文章立足于中国民营企业存在大量国有股权的基本现实,根据股权结构影响企业行为的基础逻辑,系统分析了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扶贫参与的积极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基于2016-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文章实证研究发现,国资参股明显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扶贫参与,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国资参股通过提升民营企业的资源基础和强化民营企业对扶贫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而产生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作用在有同省份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政府干预较强地区及贫困程度较高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文章探索了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学理关系,从理论上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的研究,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扶贫成果以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反贫困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邢伟 张晓明
基于利益相关者探讨社会责任是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民营企业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重要着落点。在当前生态文明背景下,民营企业应直面生态环境危机的挑战,从首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承担起自身的生态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新龙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不仅关系实践应用,更需要加以理论解析。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基于产权理论,国有经济以国有企业形态存在,具有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博弈理论,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博弈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国有资本收益要以最优成本形式存在。
关键词:
国有资本收益 利益分配 理论研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阮靖恩 陈秀英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和代理冲突问题,进而可赋能其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民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及单一国有股东参股的民营企业,其国有资本参股的数字化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为明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联动机理、依托“反向混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广思 陈贤 董旗 谢家平
企业绿色转型是近年来学界和政府一直关注的热点议题,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能否促进其绿色转型尚待验证。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对小规模、处于竞争性行业和成长期的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来促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提高时,国有资本参股对其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哲巍 周倩 沈新蕊
本文立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以2013—2022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持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持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引入国有股东可以通过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提高风险承担意愿两条路径提高民营企业数字化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当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同处一地、不存在政治关联时,国有股权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志军 王贞洁
本文以2010—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高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资金保障”和“共同保险”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民营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法律制度环境较差以及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提升作用更大。经济后果分析发现,通过提高战略激进度,国有资本参股能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价值,且不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这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既能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又能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民 李仟壹 向海凌
当前,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突出问题较多,国有资本参股能否改善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升企业环保投资强度,且通过传递正面信号激励、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强化社会责任履行,提升了民营企业环保投资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外部有力的制度要素安排,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碳排放交易试点、政府环保政策强度较大的地区,国有资本参股能够引致民营企业环保投资更大的“加速度”。因此,相关政策设计宜关注降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代理成本,确保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收益;鼓励国有资本扩大参股民营企业的范围并实施企业优选策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潜力,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张彩洁
我国民营企业的自然淘汰率非常高,深究其短寿原因,不成熟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依据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效益将其生命周期归结为4个阶段:震荡期、稳定前期、稳定期、后稳定期,着重考察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民营企业的典型特征,并对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对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关键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顾客、管理者、政府、员工)分别提出相应的管理路径。对我国民营企业既具有典型的参考价值,又具有普适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俊华 张龙 福静
通过对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调查,界定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根据企业的规模对民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重要性排序,并依此将民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紧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们的利益需求,提出采取激励、一体化战略、共建和谐社区等措施将核心、紧要、次要利益相关者纳入企业管理。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利益相关者 界定 利益需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俊 刘园园 邱善运
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以2003~2015年中国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股权后并未发挥信贷资源优势,且导致委托代理问题加剧,削弱了管理层的创新意愿,最终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更好地认清国有股权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也回应了"国进民退"的争议,为当下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煜 田素华 吴德胜
在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特征事实,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该提升作用存在3期滞后性,随后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政策感知效应、资源补偿效应和竞争兜底效应,加快了民营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响应速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转型能力和数字化质量,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数字化的提质增效。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大数据技术应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和技术密集行业更突出,并且当入股比例较低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当着“扶持之手”的角色。本文从股权融合视角厘清了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黑箱,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微观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民 兰雅婷 向海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了重要契机。本文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运营能力提升、财务状况改善及创新要素投入强化三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并不存在所谓“避险”偏好,反而能够助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创新创业环境较差、市场估值较低组别中的民营企业,反而能起到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作用。特别地,国有资本参股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在促动“绿色-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塑成方面带来显著效果,有助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不仅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还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体制机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