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1)
2023(5285)
2022(4622)
2021(4306)
2020(3842)
2019(8819)
2018(8559)
2017(17436)
2016(9311)
2015(10110)
2014(10405)
2013(10449)
2012(9439)
2011(8500)
2010(8364)
2009(7798)
2008(8156)
2007(7286)
2006(6299)
2005(5903)
作者
(27096)
(22640)
(22511)
(21581)
(14618)
(10915)
(10349)
(8812)
(8611)
(8254)
(7747)
(7598)
(7416)
(7331)
(7330)
(6809)
(6702)
(6675)
(6661)
(6514)
(5684)
(5582)
(5578)
(5274)
(5152)
(5126)
(5088)
(4957)
(4685)
(4507)
学科
(37771)
经济(37721)
(32162)
管理(30877)
(29227)
企业(29227)
方法(20685)
数学(18019)
数学方法(17896)
(17077)
银行(16932)
(16216)
(15656)
(12245)
(10053)
金融(10053)
(9421)
制度(9412)
业务(9332)
(8915)
财务(8906)
财务管理(8890)
企业财务(8583)
业经(8141)
银行制(8075)
中国(8028)
(7845)
(7743)
(7573)
体制(6678)
机构
大学(132948)
学院(130702)
(54237)
管理(54043)
经济(53084)
理学(46702)
理学院(46205)
管理学(45518)
管理学院(45282)
研究(40951)
中国(38935)
(28168)
(27242)
科学(24547)
(24377)
财经(22543)
(20943)
(20635)
中心(20027)
(19839)
(19814)
业大(19698)
农业(19316)
研究所(19001)
银行(18942)
(17612)
财经大学(17261)
北京(16846)
(16624)
经济学(16522)
基金
项目(86630)
科学(69480)
基金(66557)
研究(58897)
(58440)
国家(57946)
科学基金(50529)
社会(39394)
社会科(37502)
社会科学(37490)
基金项目(35476)
自然(34790)
自然科(34087)
自然科学(34078)
自然科学基金(33536)
(32647)
资助(27823)
(27539)
教育(27363)
编号(21685)
(20011)
重点(19034)
(18375)
教育部(17463)
创新(17165)
科研(17154)
成果(17142)
人文(16867)
(16846)
(16449)
期刊
(57531)
经济(57531)
研究(39782)
(27749)
金融(27749)
中国(24920)
(23794)
学报(21835)
(21023)
管理(20861)
科学(20391)
大学(16439)
学学(15917)
农业(12255)
财经(12093)
(10155)
业经(9718)
经济研究(9281)
技术(8952)
教育(8361)
商业(7424)
问题(7236)
(7060)
理论(6687)
财会(6647)
技术经济(6556)
(6210)
统计(6075)
(6070)
实践(6024)
共检索到19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纪建悦  李坤  
本文运用契约理论、期望理论对利益相关者关系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利益相关者关系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键变量。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构建利益相关者关系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体系,以中国5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关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且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庆华  吕德宏  
本文对我国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1年至2010年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其与股价波动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股价存在一定联系,但其经营绩效波动并没有完全及时反映到我国股市上。结论对财务报表反映股价的准确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决策者、经营者了解银行经营能力,合理改善各指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婷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金融业正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大数据应用所蕴含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深刻揭示了看似不相关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需要。但从目前商业银行应对大数据的相关措施来看,以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的数据归集、分析、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纪建悦  于富洋  王翠  
本文以2003~2010年中国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在短期内,除股东关系外,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格兰杰原因;而从长期来看,各个利益相关者关系都是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格兰杰原因。进而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的不同模式,研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问题,并将其分为三类:股东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管理层、政府和监管层是蛰伏利益相关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王翠  
本文以我国上市较早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拟合利益相关者关系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利益相关者关系指数为投入变量,以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为产出变量,建立DEA模型中的BCC(VRS)模型,深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投入—产出效率情况,以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刘艳青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同一般的企业一样,从本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银行价值也是由这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他们作出的专用性投入的质和量都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而银行对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最关键因素,银行只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反映他们的具体满足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娟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商业银行股东至上的治理理念提出了质疑,商业银行经营的负外部性和危机的传染性要求其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三大属性,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借鉴米切尔评分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三维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可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高康  
我国于2013年发布了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操作指引,其中对商业银行如何在治理的过程中保护金融消费者以及银行职员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分析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同心圆理论为基础,以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金融消费者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对象,结合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从内部治理模式与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提出我国商业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同时,应当在考虑我国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吕帅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新的企业本质内涵理论向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发起了挑战。但是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尚未与企业价值理论进行有效融合,导致利益相关者理论未能真正指导企业进行价值增值经营。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种现实中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联系十分密切的企业,同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债权约束和产品市场约束不能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形成对银行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因而须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有效督促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应改革目前的股东单边治理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与职能,建立对话机制,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逐步推进和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善尽社会责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宝林  张同建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战略,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和企业绩效的改善。银行企业绩效改善导向下的CRM战略实施的微观路径传导机制的经验性分析深刻地揭示了CRM战略的内部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企业运作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孟飞  张晓岚  张超  
本文引入Herfindahl指数衡量银行业务结构多元化程度,通过建立多元化绩效、多元化风险以及风险—绩效模型,运用2000-2010年间我国19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经营绩效以及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多元化有效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是其对绩效影响并不明显,银行绩效的改善主要还是来自近年的产权改革、引进外资等治理机制上的变化,以及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一结论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克勤  杜昱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极强的外部效应,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再适用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治理模式,而是适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并计算了权重;其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各利益相关者变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并且根据运行结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晓黎  纪建悦  
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其价值是由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共同创造的,银行只有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中实现价值提升。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分析了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的专用性投入对银行价值的影响情况,并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提升提出了建议性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