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8)
- 2023(10217)
- 2022(8793)
- 2021(8136)
- 2020(7078)
- 2019(16588)
- 2018(16564)
- 2017(32220)
- 2016(17639)
- 2015(20115)
- 2014(20414)
- 2013(20219)
- 2012(18829)
- 2011(17225)
- 2010(17407)
- 2009(16703)
- 2008(17156)
- 2007(15554)
- 2006(13647)
- 2005(12611)
- 学科
- 济(75381)
- 经济(75256)
- 管理(59472)
- 业(56477)
- 企(49406)
- 企业(49406)
- 方法(37009)
- 数学(31754)
- 数学方法(31458)
- 财(25490)
- 制(20159)
- 农(19458)
- 中国(17364)
- 务(17060)
- 财务(17025)
- 财务管理(16987)
- 业经(16768)
- 企业财务(16257)
- 学(15760)
- 体(13644)
- 贸(13547)
- 贸易(13545)
- 易(13136)
- 银(13013)
- 银行(12985)
- 理论(12762)
- 农业(12368)
- 行(12291)
- 融(12270)
- 金融(12265)
- 机构
- 大学(268021)
- 学院(264795)
- 济(111370)
- 经济(109043)
- 管理(103725)
- 理学(89173)
- 理学院(88226)
- 管理学(86869)
- 管理学院(86356)
- 研究(85391)
- 中国(66898)
- 财(56836)
- 京(55568)
- 科学(50416)
- 财经(44499)
- 所(43508)
- 农(42999)
- 江(40522)
- 经(40245)
- 中心(39442)
- 研究所(38914)
- 业大(37756)
- 北京(35059)
- 经济学(34744)
- 农业(33754)
- 财经大学(33054)
- 范(32728)
- 师范(32405)
- 州(31708)
- 经济学院(31304)
- 基金
- 项目(168426)
- 科学(133171)
- 基金(124148)
- 研究(122801)
- 家(107154)
- 国家(106276)
- 科学基金(91464)
- 社会(79067)
- 社会科(74946)
- 社会科学(74919)
- 基金项目(65777)
- 省(64718)
- 自然(59015)
- 自然科(57654)
- 自然科学(57634)
- 教育(57371)
- 自然科学基金(56682)
- 划(54621)
- 资助(50875)
- 编号(49958)
- 成果(41700)
- 部(38866)
- 重点(37714)
- 制(35337)
- 创(34785)
- 发(34605)
- 课题(33817)
- 教育部(33762)
- 人文(32652)
- 创新(32594)
- 期刊
- 济(124998)
- 经济(124998)
- 研究(78802)
- 中国(50911)
- 财(48405)
- 学报(40139)
- 农(38837)
- 管理(38443)
- 科学(36998)
- 大学(30810)
- 学学(29175)
- 融(26955)
- 金融(26955)
- 教育(25277)
- 农业(24947)
- 财经(23517)
- 技术(21927)
- 经(20027)
- 业经(19676)
- 经济研究(19284)
- 问题(16800)
- 技术经济(13649)
- 业(13528)
- 财会(13290)
- 理论(13285)
- 贸(13218)
- 版(13007)
- 统计(12298)
- 商业(12291)
- 实践(11826)
共检索到39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冰 余春宏
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特殊合约,人,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企业效率起决定性影响,对人这一行为主体管理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旨在寻找一种手段和途径,能够实现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利益主体的共同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主体要素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和职工等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放生
一、经营者持股的三大 认识误区 国有企业制度变革需要引入新的投资者,尤其是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由于制度环境的原因,民营资本与外资资本对与国有资本对接,除非是市场准入所限,变得越来越谨慎。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放开,市价急剧升温,而外资投资者反而纷纷退市就是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两权分离”,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代理问题,而经营者持股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激励方案。本文认为,经营者持股可以满足代理人的多种需要,从而激励代理人产生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经营者持股是代理人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激励契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经营者 持股效应 激励理论 理论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兰磊
经营者承诺制度是反垄断正式执法程序的一种替代机制,在促进节省执法资源、迅速恢复竞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为此,美国和欧盟竞争法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对承诺制度进行规范,以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美国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的承诺制度在这些方面受到的约束不尽相同。我国《反垄断法》简要规定了承诺制度,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详细的配套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立根 刘涛 徐晓宁 朱进
实施经营者持股制度,对经营者进行恰当激励,可以相当程度地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使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文章从激励理论、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对经营者持股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经营者持股 效应 理论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邦贵
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防止他们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机制会有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委托-代理问题 股权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山 苏昕
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机制对解决食品市场失灵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和生产经营者利益行为对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既缺乏积极的激励作用,又缺乏刚性的约束作用。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充分、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要不断健全、完善政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体制机制,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制性披露信息和自愿性披露信息的范围与责任,营造优质优价、诚实守信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小宁
中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员工持股的激励效果也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根据沪市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 ,考察了企业绩效与经营者报酬和员工持股的相互影响关系。国内一些研究认为 ,经营者报酬和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没有正相关关系 ,然而本文通过数据分析 ,认为持股与不持股的均值差异可以说明经营者持股与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分析也表明 ,经营者报酬和员工持股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群 杨风禄
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曾经为人类社会的经济进步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随着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我们又遭受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相伴随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困扰,而“经营者损害股东利益”等诸种议论也纷纷扬扬。我们相信,在逻辑上,这种议论并不正确。因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本。
关键词:
企业利润 人力资本 企业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贵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
关键词:
国企经营者 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阳 刘志远 任美琴
本文从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实施经营者持股激励制度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年到2004年的业绩,本文发现,经营者持股金额与经营者年薪金额的比例是衡量持股激励强度的有效指标,该指标与股票报酬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会计利润指标没有正相关关系。在上述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数量多的、高成长性的公司提高(长期)股票报酬率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本文的实证结果说明:如果持股数量能对经营者(特别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个人利益有充分影响,经营者持股激励制度会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好的效果(公司股票报酬率显著较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乐平 肖文兴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激励制度,但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试点过程中遇到了观念方面、制度方面、市场方面、法律方面的诸多障碍。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国有企业 障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云志
进入新世纪,高职教育先后经历了规模发展、提升内涵与质量两个发展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变迁,高职实训基地的制度设计及运作模式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文章认为高职实训基地制度的变迁是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等五方利益主体在决策、筹资、生产管理、服务功能等方面利益博弈所产生的结果,在目前制度状况下,不断完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共同治理与利益均衡是高职实训基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