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1)
2023(7114)
2022(5986)
2021(5380)
2020(4474)
2019(9788)
2018(9625)
2017(18905)
2016(9769)
2015(10429)
2014(9743)
2013(9370)
2012(8171)
2011(7077)
2010(7083)
2009(6928)
2008(6459)
2007(5539)
2006(4753)
2005(4130)
作者
(23549)
(19831)
(19781)
(18767)
(12631)
(9421)
(9060)
(7508)
(7428)
(6882)
(6560)
(6507)
(6161)
(6014)
(5986)
(5943)
(5835)
(5789)
(5780)
(5557)
(4725)
(4701)
(4675)
(4487)
(4443)
(4359)
(4334)
(4309)
(3871)
(3801)
学科
(38014)
经济(37972)
管理(30621)
(28682)
(24924)
企业(24924)
方法(16124)
数学(14092)
数学方法(13958)
(13371)
中国(9624)
(9476)
(9310)
财务(9296)
财务管理(9283)
企业财务(8902)
业经(8423)
(8192)
贸易(8188)
(7971)
(7264)
地方(7224)
(6622)
金融(6621)
(6477)
银行(6475)
农业(6355)
(6142)
理论(5701)
技术(5548)
机构
学院(127623)
大学(125258)
(55020)
经济(54048)
管理(51419)
理学(44802)
理学院(44433)
管理学(43781)
管理学院(43545)
研究(37148)
中国(30583)
(27235)
(24165)
财经(21861)
(19935)
科学(19715)
中心(18116)
(17868)
经济学(17396)
(16695)
财经大学(16490)
经济学院(15812)
业大(15351)
(15286)
师范(15172)
(15116)
商学(14720)
研究所(14720)
(14677)
北京(14593)
基金
项目(86547)
科学(70109)
研究(66485)
基金(64572)
(54641)
国家(54208)
科学基金(48284)
社会(44545)
社会科(42380)
社会科学(42368)
基金项目(33906)
(33642)
教育(31078)
自然(29993)
自然科(29370)
自然科学(29363)
自然科学基金(28838)
(27970)
编号(27344)
资助(25613)
成果(21401)
(19522)
重点(19133)
(18966)
(18668)
国家社会(18544)
(18228)
课题(18151)
人文(17998)
教育部(17742)
期刊
(60097)
经济(60097)
研究(38136)
(22480)
中国(21442)
管理(19148)
(15317)
金融(15317)
学报(14650)
科学(14584)
(13994)
教育(12410)
大学(11927)
学学(11306)
财经(10848)
业经(10742)
经济研究(10601)
技术(10598)
农业(9332)
(9317)
(8040)
问题(7683)
国际(7656)
财会(6641)
商业(6511)
技术经济(6323)
会计(6215)
现代(5848)
理论(5561)
统计(5290)
共检索到18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倩雯  王鹏  
国际投资协定实体条款改革和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改革并行不悖。例外条款在协定文本和仲裁实践中呈现背离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纳入例外条款的数量和种类均快速增长,表明主权国家在“正当性危机”的背景下强化国家规制权,并回应新的安全风险。国际投资仲裁庭适用例外条款时,则在条款效力、适用阶段等问题上采用限缩解释,以防止例外条款滥用。中国在未来谈判和修订国际投资协定时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立足点,以利益平衡为出发点,补充纳入并区分种类设置例外条款,同时在《外商投资法》的配套立法中适当构建例外条款适用路径,既要发展也要安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同时维护中国的合法规制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光  
晚近以来,随着东道国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措施引发的国际投资争端的大量增加以及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漠视公共利益现象的频发,凸显了现行双边投资协定(简称BIT)对公共利益保护之不足及在其中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年来不断警示各国重视BIT中的公共利益保护问题,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其最新的BIT范本中也开始规定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条款。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资本输入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的BIT签订国,在今后的中外BIT中应重视公共利益保护问题,规定适当、有效的公共利益保护条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素霞  
长期以来,国际投资争端中的涉税问题一直游离于国际投资条约框架下的投资争端解决程序之外,而多采用双重税收协定中的"政治性"解决程序。因此晚近BIT中,多奉行对税收问题的"特定例外条款"的规定模式,随着投资争端解决"去政治化"的趋势,一些国家逐渐将税收措施问题有限制地纳入到BIT中。美国是一直坚持将税收措施问题纳入双边投资协定的典型国家,也是双边投资协定中税收措施规定走得较为超前的国家。中国近年来的缔约实践逐渐向美式BIT税收条款靠近,这也成为中美BIT文本谈判的现实基础。但还需从规定模式、适用范围和前置程序三个方面协同推进中国BIT税收条款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玮敏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董芳  王林彬  
文章以2005~2018年中国650个大型企业进行的3125例OFDI为研究样本,依据投资争端解决程度对双边投资协定、区域贸易协定的投资条款进行"法律化水平"赋值,考察两类投资协定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及背后的作用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的法律化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OFDI成效,但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OFDI成效影响不显著;第二,两类投资协定是通过东道国市场营商环境和市场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企业OFDI成效产生影响;第三,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在制度质量较高的东道国、服务行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文章结论为中国参与投资协定谈判和投资规则深度制定,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投资成效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章博  
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长期以来都未有定论。提单转让的单方性,阻碍了提单仲裁条款根据传统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取得法律效力。随着现代仲裁法学的不断发展,新的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法理基础。根据该理论,提单受让人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产生法律效力;提单受让人不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不产生法律效力;而承运人却始终受到仲裁条款的约束,无权拒绝仲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关贸总协定制定的规则要在各主权国家之间适用这一点,决定了它的法律框架必须为自由贸易原则确定若干例外,才能绕开极为敏感的“主权权利”这个暗礁,得以顺畅的通行和运转。在它显得杂乱的规则体系中,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外中,尤其引人注目。如果卒读一下该条的条文,其措辞含义很宽而又令人费解,一时很难把握其精髓和实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雯  王鹏  
中国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条款的行为逻辑包括需求、类型和供给三个维度,分别与国家资本流动活跃度、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以及国内国际规则差异度密切相关。通过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三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国民待遇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实践分析,阐明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和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合理平衡中国对外开放与规制主权,适当规避中国卷入投资争端风险,中国未来投资协定应谨慎明晰准入前国民待遇适用条件,明确国民待遇例外,逐步扩大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范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敏  
国际投资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摩擦。资本输出国与东道国都倾向于与别国签订鼓励、保护国外投资的协议。由于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签订存在很高的难度,因此双边投资协定成为双方愿意选择的途径。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超过110个,成为缔结双边投资协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此相伴的是这些BIT中"中心"管辖条款的缺陷。笔者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磊  
随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不断推进,有关外汇转移问题必将成为争议焦点。两国都存在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中美范本关于外汇转移条款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既涉及次要利益之争,又涉及核心利益之争。对于次要利益之争,我国可以在必要时作出一定的让步,按照美国范本来制定两国之间的条约。但是,对于核心利益之争,我国不宜作出让步,而是应当坚持中国范本中的相关立场,即应当将"按照东道国法律和法规"作为外汇转移的前提,并保留"危机例外条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雪元  
一、关贸总协定确立的原则关贸总协定的核心在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为此关贸总协定确立了非歧视原则、低关税原则、废除数量限制原则、外贸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全国政策法规统一原则,以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宇  郭海英  
利益限制条款是税收协定中特殊的反滥用条款,对于打击择协避税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BEPS行动计划的不断落实,利益限制条款被更多国家(地区)所关注。本文探究利益限制条款的起源与发展,考察并对比美国和OECD的实践,具体分析我国税收协定中现有的利益限制条款,并阐述其中待完善的方面,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如何利用利益限制条款反协定滥用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宋兴义  罗秦  易奉菊  
"利益限制"是防止纳税人滥用税收协定利益的方式之一,中国仅在近两年与俄罗斯、厄瓜多尔和智利签订的税收协定中使用了该条款。然而,美国早在1989年的美德税收协定中就采用了利益限制条款。本文介绍的《美国范本》及其技术解释(technical explanation)中利益限制条款的主要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参考模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青伦  
为防止滥用税收协定而出台的协定利益限制条款,规定十分繁复。本文以美国与卢森堡税收协定为例,分析利益限制条款的应用机制(特别是各种主要测试,如合格居民测试、所有权与税基侵蚀测试、公开公司测试和衍生利益测试等客观测试,积极商业测试、税局裁量条款测试和运营总部测试等主观测试),以期在国际税收竞合上寻求一个平衡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美国BIT2012范本较BIT2004范本而言,在多个方面的规制力度有了明显提高,TPP投资条款与BIT2012范本一脉相承,绝大多数条款内容一致,BIT2012范本部分内容甚至超出了TPP投资条款内容,可以说BIT2012范本是参加TPP投资条款的充分条件。现阶段,中国应集中精力进行中美BIT谈判,中国需要应对来自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金融服务、国有企业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