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7)
2023(11149)
2022(9302)
2021(8593)
2020(7130)
2019(16233)
2018(15898)
2017(30444)
2016(16480)
2015(17704)
2014(17506)
2013(17506)
2012(15960)
2011(14587)
2010(14831)
2009(14045)
2008(13982)
2007(12885)
2006(11528)
2005(10501)
作者
(46573)
(39973)
(38984)
(37305)
(24863)
(19073)
(17489)
(15199)
(14854)
(14012)
(13601)
(13091)
(12784)
(12426)
(12402)
(11894)
(11544)
(11307)
(11277)
(11274)
(9997)
(9773)
(9598)
(9175)
(8859)
(8843)
(8754)
(8725)
(8078)
(7775)
学科
(69589)
经济(69481)
(56367)
(49716)
管理(46521)
(35297)
企业(35297)
农业(33153)
方法(23609)
业经(22110)
数学(20350)
数学方法(20088)
(19299)
(18879)
中国(17599)
(14053)
地方(13423)
(12961)
农业经济(12480)
(11905)
银行(11890)
(11682)
(11424)
(11318)
贸易(11314)
(11218)
(11082)
(11071)
金融(11069)
(10839)
机构
学院(233598)
大学(230428)
(99764)
经济(97781)
管理(89200)
研究(80699)
理学(76955)
理学院(76154)
管理学(74898)
管理学院(74466)
中国(63267)
(59610)
科学(47794)
(47690)
(47398)
农业(45277)
业大(41166)
(40764)
中心(37903)
(36726)
研究所(36470)
财经(36401)
(33084)
经济学(29721)
(29085)
北京(29046)
师范(28800)
(28300)
(28298)
农业大学(28060)
基金
项目(156135)
科学(124074)
基金(115300)
研究(115234)
(100860)
国家(99939)
科学基金(85816)
社会(75985)
社会科(71745)
社会科学(71725)
(61879)
基金项目(61082)
自然(54054)
自然科(52815)
自然科学(52798)
自然科学基金(51899)
教育(51325)
(50605)
编号(46307)
资助(45564)
成果(37530)
(35396)
(35044)
重点(35034)
(34028)
(33745)
(32649)
国家社会(32185)
课题(31882)
(31480)
期刊
(119117)
经济(119117)
研究(68803)
(65156)
中国(52909)
农业(43973)
学报(38619)
(37264)
科学(36108)
大学(30828)
管理(30799)
学学(29490)
(26385)
金融(26385)
业经(25207)
教育(21818)
(20793)
技术(19064)
财经(18377)
问题(16687)
经济研究(16212)
(15670)
农村(15057)
(15057)
农业经济(14981)
(14717)
世界(13213)
经济问题(11688)
业大(11645)
技术经济(11532)
共检索到35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振勇  
目前我国宅基地制度与现实不适应性越来越强烈,宅基地的隐性流转也愈演愈烈。通过对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中的利益博弈分析表明,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博弈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的耦合程度及其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制度演化的路径。通过建立进化博弈分析模型,可以探究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机制,寻求宅基地制度演化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进化稳定策略,以及进化稳定策略影响因素,实现制度变革"同意一致性",促进农村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了实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向良性轨道演化,必须支持农民弱势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度锁定困境。未来较为可行的农村宅基地变迁路径为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改革共识,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经济组织,给予地方政府利益补偿,严控流转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并强调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思路。尽管这一政策思路甫一提出,也曾有"语惊四座"之效应,但短暂的学术讨论与争议后,业界便已基本形成共识,确认"三权分置"是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一介  
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种福利待遇的观点不能成立。通过对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矛盾和问题的分析,试图揭示宅基地制度的内在问题以及宅基地管制制度与财产权利规则和司法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将围绕土地权利和公共政策的平衡而展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汉飞  石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及生态环境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宅基地问题。对此,有必要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来龙去脉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创新性办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珍惠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在1986年颁布《土地管理法》时确立的。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物权法》的颁布,宅基地使用权已经逐步由农民福利上升为一种用益物权,兼具了保障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更面临着从无流动向有流动转变的改革要求,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笔者试图通过分析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月珍  吴宇哲  
农村宅基地闲置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而农村宅基地流转虽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却与现有的法律相抵触。针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所处的两难境地,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和法律框架下,提出了建立农村宅基地储备制度的构想,对农村宅基地储备制度的目标、宗旨进行了定位,并对其组织机构、组织职能和运作机制进行了设计,尤其是对其资金运作机制做了深入的探讨。在实际中,农村宅基地储备制度应该根据地方特点,通过实践逐步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智利  蒲婷璐  
针对目前重庆市城镇用地日益紧张与农村用地大量闲置的矛盾,本文经过对用于置换的农村土地类型及保障性用房的分析评价,最终筛选出了适合用于置换的对象:即农村宅基地与公租房。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交易载体——"住宅券",使农村宅基地资本化,与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实现双轨式发展,配合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支持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萍  于璐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住房水平与居住环境整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农村住房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房闲置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并存;农村居住环境较差与近年来财政不断向农村倾斜的矛盾;政策限制农房流转与现实中农房地下交易的矛盾;不同收入、年龄阶层对农房的不同需要与农房低效利用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会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构建农村住房体系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