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0)
2023(10167)
2022(8515)
2021(7634)
2020(6535)
2019(14723)
2018(14460)
2017(27105)
2016(14491)
2015(15939)
2014(15330)
2013(14936)
2012(13676)
2011(12554)
2010(12956)
2009(12745)
2008(12964)
2007(11908)
2006(10719)
2005(9998)
作者
(40762)
(34244)
(33902)
(32122)
(21877)
(16339)
(15152)
(13058)
(12989)
(12344)
(11722)
(11421)
(11372)
(10950)
(10843)
(10461)
(10060)
(9924)
(9843)
(9578)
(8831)
(8206)
(8101)
(7921)
(7697)
(7613)
(7589)
(7489)
(6938)
(6680)
学科
(58649)
经济(58544)
管理(52955)
(47360)
(43748)
企业(43748)
方法(21356)
(18622)
(17731)
中国(16489)
数学(16364)
数学方法(16095)
业经(15104)
技术(14309)
(13870)
(13271)
理论(13038)
(12524)
(11525)
银行(11503)
(11213)
财务(11175)
财务管理(11149)
(11049)
(11027)
金融(11023)
企业财务(10659)
体制(10566)
地方(10466)
技术管理(10456)
机构
大学(213483)
学院(209160)
(86953)
经济(85157)
管理(79219)
研究(71052)
理学(67074)
理学院(66322)
管理学(65241)
管理学院(64797)
中国(55018)
(46420)
(44993)
科学(40483)
财经(35241)
(35232)
(33631)
(31763)
研究所(31153)
中心(31018)
北京(28644)
(28410)
(28207)
师范(27995)
经济学(27505)
业大(26552)
(26377)
(26214)
财经大学(26072)
经济学院(24306)
基金
项目(132114)
科学(105447)
研究(99487)
基金(96894)
(83824)
国家(83123)
科学基金(71832)
社会(65891)
社会科(62474)
社会科学(62456)
(51123)
基金项目(50081)
教育(46072)
自然(43913)
自然科(42953)
自然科学(42940)
(42738)
自然科学基金(42209)
编号(38548)
资助(38352)
成果(33813)
(30648)
重点(30137)
(30003)
(29789)
课题(28412)
创新(28273)
(27832)
国家社会(27788)
教育部(26346)
期刊
(103904)
经济(103904)
研究(70344)
中国(48133)
(39496)
管理(34727)
学报(32078)
科学(29858)
教育(27625)
(26398)
大学(25606)
学学(23678)
(21110)
金融(21110)
财经(19831)
技术(18483)
(17103)
农业(16731)
经济研究(16311)
业经(15255)
问题(13221)
(11363)
技术经济(10850)
科技(10810)
(10449)
会计(10141)
图书(9789)
现代(9534)
国际(9522)
(9400)
共检索到334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岚  张文杰  
依据企业契约理论,以利益相关者通过提供要素使用权合作投资组成企业这一合约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为主线,提出了"利益协调论",对独立董事的本原性质和治理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基于"利益协调论"的基本逻辑,从独立董事的选拔、功能定位、职责细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剖析了现有制度安排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逻辑一贯的治理分析框架,以期真正发挥独立董事治理硬约束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作斌  史卫民  
独立董事原是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中的一项制度。为适应我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需要及改变监事会功能失效的状况 ,在证监会的推动与引导下 ,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在我国确立下来。这使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原来的监事会制度在职权上产生了重叠与冲突。只要二者定位准确 ,分工明确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是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实现兼容和协调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设立独立董事 ,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绝不要过于依赖 ,第一 ,独立董事是经济人 ,在效用最大化行为原则和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下 ,独立董事难于与中小股东激励相容 ,独立董事积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动力有限 ;第二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 ,由于董事会的决策机制限制 ,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能力也十分有限。本文提出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要在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健全公司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制 ,特别是有关重大经营信息披露的时限与责任规定 ;第二 ,降低大股东持股的首位度 ,形成股东制约股东的机制 ;第三 ,加大对重大的股东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 ,既追究侵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培新  毛玲玲  
当我们在苦苦寻觅解决公司治理中的诸多死结而疲惫不堪时,陡然发现自己忘却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在逻辑上,并不意味着我国一旦有了独立董事制度,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公司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公司股权的多元化是治本之道。我们不应对独立董事制度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从清  
不完全合同理论、权力理论和企业治理理论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目的在于解决外部治理产生的市场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治理产生的企业组织内机会主义行为的缺陷,为弥补以上缺陷,需进行法理变革和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考虑管理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杰  张道庆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化,股东根本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道德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独立董事的引入对于优化董事会内部结构、实现董事会的权力优化配置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立足我国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两个规定,对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齐善鸿  曾昊  乐国林  
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结构性缺失及其作为自然人的独立董事之不独立与非理性迫切需要一个介于独立董事个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法人机构来平衡二者的关系,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而第三方法人独立董事制度安排旨在培育“职业(专业)独立董事”,使独立董事有可以归属的第三方法人独立董事公司,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组织的角度改变个人与法人之间关系中的不均衡博弈,为独立董事职业理性的保持提供保障。同时,独立董事公司亦受到多方关系制约,使其正确有效地履行职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军平  
集体利益原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集体利益究竟是什么?已有研究对此所做的界定不是很成功。文章的主要任务是就该术语做出理论的诠释。研究表明:集体利益的基础是集团范围内共同的获利机会;集体利益就是与这一共同获利机会相联系的、由个体福利水平来表示的、理想类型意义上的社会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了帕累托效率而在利益分配上则做到了平等待人的社会状态类型。概念的诠释有利于纠正概念界定不清导致的种种误用,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对于协调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利用合成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效果较弱。要提高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必须在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独立董事市场的建设,并提高独立董事行权的能力和意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缪艳娟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人格化代表,公众股东的股权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就像内部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的人格化代表,控股股东的股权是内部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一样。在实践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表现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由控股股东操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少、比例低。因此,必须保障公众股东不容剥夺的提名权,必须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比例,使其与公众股东的股权比例相适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独立董事与公众股东权益的关系。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人格化代表,公众股东的股权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就象内部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的人格化代表,控股股东的股权是内部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一样。在实践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表现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由控股东操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少、比例低。本文提出必须保障公众股东不容剥削的提名权,必须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比例,使其与公众股东的股权比例相适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芬  
从各国情况来看,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都有效的发挥着制约管理层,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作用。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本文拟通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制度比较,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监控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明华   马守莉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规范化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从经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有效行权的制度环境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