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8)
- 2023(6382)
- 2022(5353)
- 2021(4634)
- 2020(4017)
- 2019(8911)
- 2018(8855)
- 2017(16607)
- 2016(9113)
- 2015(10151)
- 2014(10150)
- 2013(9880)
- 2012(8941)
- 2011(7767)
- 2010(8250)
- 2009(8232)
- 2008(7919)
- 2007(6988)
- 2006(6206)
- 2005(5928)
- 学科
- 济(34145)
- 经济(34067)
- 管理(33996)
- 业(28558)
- 企(25732)
- 企业(25732)
- 财(13740)
- 方法(13472)
- 制(12859)
- 审计(12186)
- 数学(10805)
- 数学方法(10676)
- 中国(9781)
- 业经(8709)
- 体(8661)
- 务(8521)
- 财务(8494)
- 财务管理(8424)
- 农(8330)
- 企业财务(8058)
- 体制(7516)
- 银(6795)
- 银行(6788)
- 融(6711)
- 金融(6709)
- 地方(6523)
- 行(6468)
- 环境(6322)
- 技术(6198)
- 学(6161)
- 机构
- 大学(127597)
- 学院(126844)
- 济(53273)
- 经济(52127)
- 管理(49789)
- 理学(42590)
- 理学院(42161)
- 管理学(41619)
- 管理学院(41362)
- 研究(40284)
- 中国(33019)
- 财(30427)
- 京(27235)
- 财经(23111)
- 科学(21985)
- 经(20842)
- 江(20547)
- 所(19798)
- 中心(18791)
- 财经大学(17172)
- 农(17060)
- 研究所(16825)
- 经济学(16420)
- 北京(16386)
- 业大(16048)
- 州(15576)
- 院(15091)
- 经济学院(14634)
- 范(14412)
- 师范(14277)
- 基金
- 项目(82874)
- 科学(66323)
- 研究(62122)
- 基金(61703)
- 家(52879)
- 国家(52469)
- 科学基金(45972)
- 社会(41661)
- 社会科(39609)
- 社会科学(39597)
- 基金项目(32524)
- 省(32177)
- 自然(28605)
- 教育(28507)
- 自然科(27871)
- 自然科学(27865)
- 自然科学基金(27383)
- 划(26563)
- 资助(24418)
- 编号(24367)
- 制(22233)
- 成果(20800)
- 部(19078)
- 重点(18795)
- 创(17664)
- 课题(17611)
- 国家社会(17559)
- 发(17013)
- 教育部(16936)
- 创新(16725)
共检索到202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如何理解审计与审计制度安排是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 ,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政府是合作广度最大的集体 ,这一特征决定只有政府审计才能够代表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而政府受到有限规模的限制 ,它的经济有效的选择是将部分监督权委托给注册会计师 ,同时通过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达到监督经营者的目的 ;内部审计则是代表经营者对生产者进行的监督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是决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建国
制度变迁是对人们之间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我国教师流动制度的创建也必然会引发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为此,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有效化解存在着的各种利益冲突,从而保障教师流动制度能够顺利的建立、推行与实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昆
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分配关系,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要求。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构筑在广义社会福利乃至基本公共需要基础上的综合社会因素的社会再分配体系,是协调社会利益分配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岚 张文杰
依据企业契约理论,以利益相关者通过提供要素使用权合作投资组成企业这一合约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为主线,提出了"利益协调论",对独立董事的本原性质和治理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基于"利益协调论"的基本逻辑,从独立董事的选拔、功能定位、职责细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剖析了现有制度安排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逻辑一贯的治理分析框架,以期真正发挥独立董事治理硬约束的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制度 经理人 利益协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为群 方霞
中国加入WTO后,开放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迫切,良好的竞争氛围、较低的经营成本、多样的经营策略等等,都要求中国尽快开放资本项目,融入世界经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说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必须的,那么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就要慎重。许多东南亚国家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的协调问题,在冲击来临时无法有效应对,使产出和汇率等发生不利变动,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内外失衡的困境,至今还不能完全恢复。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以增强我国的抵抗力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如果资本项目开放,此搭配就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晶莹
利益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关键词:
利益关系 利益协调机制 和谐社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亚丽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国以来各种社会冲突频发、群体性事件最多的时期,制度和社会能不能容纳冲突,容纳冲突的能力有多强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调整利益格局入手,尽快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本质上是一个协调官民利益的机制,同时又是一个协调贫富利益的机制,只有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利益、整合矛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目标。
关键词:
利益协调 制度建设 社会矛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阮成武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政策在利益目标上存在精英取向与大众取向、公益诉求与私益诉求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了精英-公益、大众-公益、大众-私益、精英-私益的利益博弈形态,造成了教育利益格局的畸变。为此,应通过制度创新来调整和完善素质教育政策,实现大众取向与精英取向的利益均衡,私益向度与公益向度的利益整合,加强政策导向和机制创新,促进教育利益协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来武 雷蔚
在工业化过程中,后起国家可以利用模仿与“学习效应”(包括技术模仿、生产组织方式模仿、管理模仿等)获得“加速的成本下降”,而“加速的成本下降”可以使后起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快于先行国家,因而在潜质上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工业化初期,工业体系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企业互补投资,由于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极强,资本市场和市场价格难以负载未来信息,市场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协调工业化早期所必须的分工,从而产生“协调失灵”现象。东亚国家都利用了各种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政府干预成功地解决分工“协调失灵”问题,因而产生了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市场体制,但这种体制也潜藏了较大的弊病,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表现出来。
关键词:
模仿 工业化 高速经济增长 分工协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国平 邱风 丁杨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不缩反扩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中城乡政策供给、制度安排的失衡。本文认为,应着力从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土地制度、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解决政策供给、制度安排的对称性与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城乡差距的缩小,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对称 协调 城乡差距 政策供给 制度安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殷宇宁
职员的非职业道德行为是企业所有者痛恨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刚刚治理了组织中林立的帮派,组织文化又变得一团和气,职员们做事谨小慎微、关系第一,宁肯不做事,也不肯轻易地去得罪一个有地位的人。管理不善让职员与所有者的利益对立起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成 沈贵银 金书秦
现代农业发展所带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也引发了决策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切。尽管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为化解现代农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环境意识、风险偏好、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着农户最终选择哪些技术进入其生产应用,而政策或制度上的安排则对农户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进一步放大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遵循以上逻辑,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述评,最后从实现我国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角度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环境保护 技术选择 政策安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军 宋敏
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安排下,曾经作为全球性公共物品的生物遗传资源正不断被发达国家利用植物新品种权、基因专利等工具竞相圈占为其私有物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对此非常不满,要求在国际间建立公正的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本文主要从揭示遗传资源圈占与利益矛盾的问题根源出发,通过总结近20年来生物遗传资源权属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演进过程,剖析《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公约》等相关国际制度在遗传资源获取、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之处,最后提出现有国际体制的协调措施,以及我国为满足国际遵约要求的应对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爱琴
资源共享本质上是利益共享,关键在于处理利益矛盾。图书情报资源共享存在着两类利益矛盾,即同一共享主体的利益矛盾和不同共享主体的利益矛盾。应构建包括资源有效配置、利益激励约束、共享协同监管、共享技术支撑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挥市场运作方式、政府运作方式和社会运作方式各自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协调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华
教育综合改革涉及政府系统所代表的公共权力主体、学校系统所代表的事业承办主体和社会系统所代表的事业需求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构建共同利益扩大机制、局部利益引导机制和冲突利益化解机制,促进教育领导权益、教育办学权益、教育需求权益等多重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事业尤其是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持续优化发展。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利益主体 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