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3)
- 2023(5595)
- 2022(4493)
- 2021(4518)
- 2020(3799)
- 2019(8975)
- 2018(8920)
- 2017(16495)
- 2016(9220)
- 2015(10602)
- 2014(10297)
- 2013(9958)
- 2012(9259)
- 2011(8528)
- 2010(8403)
- 2009(7706)
- 2008(7642)
- 2007(6673)
- 2006(5842)
- 2005(5410)
- 学科
- 济(39631)
- 经济(39592)
- 管理(22464)
- 业(18501)
- 方法(18191)
- 数学(16896)
- 数学方法(16814)
- 中国(14693)
- 企(14327)
- 企业(14327)
- 贸(9873)
- 贸易(9867)
- 易(9744)
- 财(9354)
- 农(8953)
- 制(8551)
- 学(7126)
- 体(6697)
- 银(6518)
- 银行(6506)
- 业经(6470)
- 行(6342)
- 出(6094)
- 融(6013)
- 金融(6013)
- 结构(5993)
- 产业(5799)
- 关系(5652)
- 体制(5603)
- 农业(5456)
- 机构
- 大学(132009)
- 学院(124728)
- 济(61727)
- 经济(60849)
- 研究(48259)
- 管理(44356)
- 中国(38563)
- 理学(37931)
- 理学院(37498)
- 管理学(36933)
- 管理学院(36706)
- 京(28618)
- 财(26811)
- 科学(26213)
- 所(23745)
- 研究所(21691)
- 财经(21463)
- 经济学(21424)
- 中心(20708)
- 经(19885)
- 经济学院(19339)
- 北京(18901)
- 农(17699)
- 范(17555)
- 师范(17417)
- 院(17399)
- 江(16888)
- 财经大学(16169)
- 业大(15775)
- 科学院(14447)
- 基金
- 项目(82095)
- 科学(65344)
- 研究(62336)
- 基金(61690)
- 家(53551)
- 国家(53186)
- 科学基金(45172)
- 社会(41717)
- 社会科(39736)
- 社会科学(39726)
- 基金项目(31462)
- 教育(29500)
- 省(27948)
- 自然(26855)
- 资助(26376)
- 自然科(26280)
- 自然科学(26272)
- 自然科学基金(25875)
- 划(24734)
- 编号(23437)
- 成果(21081)
- 部(20453)
- 中国(19722)
- 重点(18784)
- 国家社会(18643)
- 教育部(18035)
- 发(17709)
- 大学(17263)
- 课题(16973)
- 创(16648)
共检索到19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辉煌 邓淑宜
现有研究一般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知识转型来解释近年来高校智库的兴起,然而这两者都只是高校智库兴起的宏观背景,并未揭示高校智库兴起的微观动力机制。借鉴政策执行理论的演进观点,并通过研究中央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的三个案例,可以发现,多元、双向度、动态平衡的利益动员结构是近年来高校智库兴起的微观动力机制,而特定的知识—权力关系是该利益动员结构得以运作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高校智库 利益动员结构 知识—权力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家鑫 张璐 申静
考察客户对高校智库知识服务的需求,可以帮助高校智库针对性地提供知识服务,促进其创新发展。通过文献回顾构建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研究框架;依据该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客户需求特点,并建立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客户需求视角提出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发展路径。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的发展路径是:建立综合性研究人才库提供前瞻性政策研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便捷亲民的决策咨询服务,汇聚行业领域知名专家扩大智库服务影响力。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于丰园 于群英
[目的/意义]对中国高校智库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旨在提出新方法、指出新动态,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提供实践探索参考和理论研究素材。[方法/过程]采用文献检索、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多个维度对样本文献进行统计和整理获得多项数值,总结中国高校智库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结论]1.针对高校智库研究存在的不足,从研究领域开拓、迈向知识生产模式;2.采用院校研究、注重应用研究、加强比较研究、成果发表转变等六个方面提出高校智库研究的方法与动态。
关键词:
智库 高校智库 文献计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亚军 杨波
学科在高校中处于基础地位,各种改革和建设都必须以学科为基础。高校智库建设,需要以学科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在学科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智库在实际建设中面临着来自学科文化、学科组织、学科资源等方面的障碍。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更好地建设高校智库,应培育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促进学科对话交流;加强学科组织互动协调,缓解组织权力冲突;多元拓展经费来源,灵活配置研究人员。
关键词:
高校 智库建设 学科逻辑 双一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慧青 史秋衡
本论文以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高校布局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遵循高校布局结构为何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什么的逻辑主线,采用文献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高等教育变革等理论的观照下,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形成机理、空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涉及四块内容: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李永先 吕诚诚
文章针对中国智库舆论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薄弱的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智库舆论影响力要素分为直接相关层、舆论媒体层和服务层三个层次,从智库、媒体、政府等不同层级出发,提出增强智库舆论影响力的有效传播策略,包括彰显智库智力优势、调节媒体舆论机制、规范政府决策程序等,为完善国家智库治理体制、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智库 利益相关者 舆论影响力 传播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沟通权力与知识的桥梁,智库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将国际智库评价体系提炼为8种类型。高质量的智库评价体系不仅过程可重复、信息可公开、结果可激励,而且与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阶段有机协同。建立有明确功能指向的自主评价体系,关注细分评价市场,鼓励众多中小智库的特色研究,探索独具匠心的单项评价,都是中国智库评价提升影响力与创新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智库 评价体系 利益相关者 演化述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姗姗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驱动下,高校智库在智库潮中渐趋鼎足之势。但高校智库同质化程度高、发展不均衡;研究成果转化难、贡献率低;影响力也不高,影响渠道又较为单一。为突破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局,应构建一整套完备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科学的智库评价能明确标准,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指挥棒";能汇聚信息,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听诊器";能改进效能,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过筛网"。在新型高校智库构建过程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结果评价和系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注重机构评价与项目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艳
中国教师学术职业的结构性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师间学术职业结构的分化,由过去教师-行政人员间的二元结构,演变为现在的教师-课题经理-亦管亦教亦研的"学者官员"-纯管理者之间的多元关系和分层;另一方面指教师本人职业的分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术角色的多元化。此外,本文还从大学学术行政化的管理体制、课题管理商业化操作、教师量化考核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引起这一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关键词:
学术职业 结构性变迁 课题管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包含有党委会领导、校长负责制以及教授治校等多元治理模式,权力交织却职责不清,这使一流大学的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质在于权力结构的平衡与制约,这就应是党委会决策、校长行政执行和学术委员会监督的三权分立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花之蕾 刘亚娟
打破以往主要从技术、法律、经济因素中选取指标的模式,从全球宏观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以及高校科研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力图建立适用于中国高校的专利质量评价、专利成果转化推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高校专利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专利的技术性、法律性和申请人主体3个维度筛选出15项指标构建高校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中国首批凸显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16所示范高校及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基于inco Pat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数据库对其2011、2015、2019年及3年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整体专利质量有所提高,综合得分为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分列一、二名;高校专利质量呈现分化现象,且较高专利质量综合得分的专利数量普遍较少。分析提出开展专利分级,针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专利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置意见,同时着眼高校专利质量探索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孙凯
以美国ESI数据库为研究载体,基于计量学的理论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期望通过这些定量的数据来反映我国优秀学校在国际范围内的真实位置,并且得出结论说明通过对高校在ESI数据库的发文情况的综合引证分析可以作为衡量高校科研竞争力的一个客观指标。
关键词:
ESI 科研竞争力 高被引论文 热门论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现代大学因其社会服务的使命而发挥着智库功能。经过70年的蓬勃发展,广大高校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系列挑战,需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高校智库 专业化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印
[目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智库既能有效改进高校的智力服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也能丰富优化我国智库的形式与质量,以及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方法/过程]经过调研、分析和比较后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智库取得了数量上的重大突破,但是高校智库的整体质量水平,尤其是国际影响力偏低、感召力不足。导致我国高校智库国际影响力低的根源除了体制与机制上的原因外,高校智库发展中存在的"封闭性""功利性"及"趋同性"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现实因素。[结果/结论]我国高校所独具的资源优势、视域优势及运营机制优势为建设高校智库提供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但我国高校智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限且数量不足,与丰富的智库资源严重不匹配。今后需进一步做好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完善体制机制,畅通高校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建立科学的资助机制,保障智库可持续发展;改革人事制度,汇聚不同领域智力资源;改进评价办法,引导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