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1)
- 2023(15714)
- 2022(13646)
- 2021(12603)
- 2020(10880)
- 2019(24628)
- 2018(24318)
- 2017(46787)
- 2016(25715)
- 2015(28658)
- 2014(28483)
- 2013(28040)
- 2012(25605)
- 2011(22811)
- 2010(23003)
- 2009(21654)
- 2008(20926)
- 2007(18165)
- 2006(15870)
- 2005(14142)
- 学科
- 济(94506)
- 经济(94361)
- 管理(77329)
- 业(74113)
- 企(61440)
- 企业(61440)
- 方法(45215)
- 数学(38682)
- 数学方法(38259)
- 财(29449)
- 中国(26790)
- 农(25387)
- 制(23340)
- 业经(21917)
- 学(21708)
- 务(18928)
- 财务(18855)
- 财务管理(18780)
- 贸(18118)
- 贸易(18106)
- 企业财务(17839)
- 易(17617)
- 银(17512)
- 银行(17446)
- 地方(17394)
- 农业(16688)
- 行(16466)
- 融(16087)
- 金融(16084)
- 技术(16009)
- 机构
- 大学(362590)
- 学院(359691)
- 管理(142701)
- 济(139920)
- 经济(136796)
- 理学(123683)
- 理学院(122306)
- 管理学(120159)
- 管理学院(119520)
- 研究(118319)
- 中国(91341)
- 京(77415)
- 科学(75183)
- 财(69151)
- 农(63388)
- 所(60073)
- 业大(57760)
- 财经(54921)
- 研究所(54486)
- 中心(53891)
- 江(52748)
- 农业(49986)
- 经(49918)
- 北京(48188)
- 范(44354)
- 师范(43808)
- 院(43029)
- 州(42196)
- 经济学(41705)
- 财经大学(41052)
- 基金
- 项目(249935)
- 科学(194978)
- 基金(182029)
- 研究(177268)
- 家(160719)
- 国家(159437)
- 科学基金(136084)
- 社会(111726)
- 社会科(105837)
- 社会科学(105808)
- 基金项目(97372)
- 省(97222)
- 自然(90954)
- 自然科(88748)
- 自然科学(88722)
- 自然科学基金(87136)
- 划(82293)
- 教育(80670)
- 资助(74668)
- 编号(71162)
- 成果(57130)
- 重点(55873)
- 部(54630)
- 创(51954)
- 发(51321)
- 课题(48765)
- 创新(48588)
- 科研(48555)
- 制(46923)
- 教育部(46584)
- 期刊
- 济(149657)
- 经济(149657)
- 研究(106255)
- 中国(71736)
- 学报(62991)
- 农(56694)
- 科学(54984)
- 财(54422)
- 管理(50636)
- 大学(47060)
- 学学(44794)
- 农业(38264)
- 教育(34527)
- 融(34112)
- 金融(34112)
- 技术(28417)
- 财经(26613)
- 业经(24225)
- 经济研究(23922)
- 经(22477)
- 业(19612)
- 问题(19454)
- 科技(18158)
- 版(18148)
- 理论(17571)
- 技术经济(16619)
- 业大(16589)
- 实践(16111)
- 践(16111)
- 财会(16055)
共检索到524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段宏
目前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针对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开发的,希望能通过新的技术方法来提高发现欺诈的概率。但是,应该注意到,许多审计失败并非纯粹的技术方面的原因。技术方法的设计可以很完善,技术方法的实施却离不开相关利益制度的制约。本文认为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风险评估,影响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是审计主体的风险偏好;而利益制度的缺陷则是导致审计主体非理性偏好的诱因,从而影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利益制度 风险偏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新红 肖婧
保险利益制度有效地防范了保险消费者风险,但在我国却诱发了保险人欺诈。我国现行保险法规定导致的保险利益认定上的实质不公平,是保险人欺诈的制度性原因。我国应从立法上完善保险利益制度,规定保险人承保时承担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的审查义务,加重保险人恶意承保的法律责任,防治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的欺诈。
关键词:
保险利益 保险人 保险消费者 保险欺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晓曦
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我国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先天的制度缺陷也决定了其隐含的巨大风险,特别是信贷资金财政化和财政风险金融化矛盾日益突出。当前,需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行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强化银行信贷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由政府融资平台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成 张鹏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知识创新支持体系的重要一环。风险投资对于高科技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已举世公认。风险投资涉及的范围广、机制复杂、特征鲜明,因此需要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保障。但我国风险投资规模还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风险投资的制度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制度缺陷,然后提出改进我国风险投资制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运作机制 制度安排 制度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伏英
国际反倾销制度缺陷表现为:以倾销有害论为理论基础,这与公共利益原则相悖;适用公共利益原则时以"有罪推定"为原则,成为公共利益原则实现的障碍;实践中,公共利益原则没有得到WTO各成员方的贯彻;各国规定差异大;确定公共利益的灵活性较大,缺乏透明度;缺乏强制效力,其实现依赖于反倾销调查当局的自由裁量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刘瑜
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入手,比较、分析传统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通过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缺陷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依据国际审计准则和审计风险模型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龙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分配体制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中国资源配置低效,企业缺乏竞争优势,产业缺乏比较优势,资本外流严重,形成巨额虚假FDI。在有限的真实FDI中,由于国有企业的绝对主导地位,使FDI的产业结构,投资决策和投资区位分布不合理,投资效率低下。只有从根本上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分配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才能纠正资源配置的扭曲,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比较优势,减少虚假投资,改善中国FDI的投资主体结构、产业结构、区位结构、投资效率,最终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其辉
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在“三农”制度变迁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转型时期农民的贫困主要是制度性贫困。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农民资产流失的最大渠道,它对农民的掠夺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剪刀差”。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征地制度的生态环境恶化。解决“三农”难题必须防范和减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要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全国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激励相容。现实的对策是采取有力措施,壮大农民工的力量,扩大农民的消费者主权。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道德风险 征地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张健
银行监管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会扭曲银行行为,从而对监管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利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指数数据分析巴塞尔协议内部模型法对市场风险的监管效果,结果发现:存在设计缺陷的附加因子不能产生促使银行提高内部模型准确性的预期作用,银行基于自身利益会选择风险管理效率低下的内部模型,最终导致市场风险监管失效。通过对附加因子构建方式进行修正,可以有效缓解市场风险监管低效问题,对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设计 银行行为 市场风险 监管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中义 邢艳丽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理论分析表明,公立医院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不完善使其有加重和蔓延的趋势。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其诱导医疗需求,以及与患者的合谋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是看病难和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改革体制机制、改革付费方式、完善补偿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控制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安月婷 金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佘晓燕 邱炀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披露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风险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审计费用及非标审计意见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其对变更的影响存在不同效应。以上结论表明:公司面临风险困扰时,应加强风险控制而非与审计师合谋购买审计意见,应选聘执业质量好的审计机构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高度谨慎性和风险意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本研究为我国监管部门在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师变更制度等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及规划管制措施,强化对耕地资源及基本农田的保护。然而,实施强制性的管制政策及保护措施时却缺乏配套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政策的不完善易造成社会不公或滋生寻租行为,带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相关利益群体的福利损益影响。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土地规划管制制度逐渐强化的协同演变路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规划管制发展受限制下相关利益群体福利非均衡的制度缺陷,同时建议规划制度设计时应尊重产权主体的土地发展权利,保障其土地财产权益;建立管制弱化区对管制强化区的经济补偿转移机制,缩小区域差距,强化区域分工及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力度,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少燕 安存红
本文以2012—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内控缺陷和风险投资两个视角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与审计收费之间显著正相关;风险投资显著增强了内控缺陷与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上市企业继续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会计师事务所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