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1)
- 2023(15807)
- 2022(13115)
- 2021(12494)
- 2020(10694)
- 2019(24856)
- 2018(24697)
- 2017(47680)
- 2016(25642)
- 2015(29534)
- 2014(29430)
- 2013(29124)
- 2012(26805)
- 2011(24163)
- 2010(24067)
- 2009(22558)
- 2008(22368)
- 2007(19844)
- 2006(17319)
- 2005(15874)
- 学科
- 济(110329)
- 经济(110212)
- 管理(71244)
- 业(68388)
- 企(54009)
- 企业(54009)
- 方法(51722)
- 数学(45855)
- 数学方法(45359)
- 中国(33970)
- 农(30352)
- 贸(28322)
- 贸易(28305)
- 财(28176)
- 易(27570)
- 业经(23233)
- 制(22704)
- 学(19847)
- 银(19493)
- 银行(19461)
- 农业(19414)
- 地方(19214)
- 行(18630)
- 融(17522)
- 金融(17519)
- 务(17198)
- 财务(17141)
- 财务管理(17092)
- 企业财务(16099)
- 和(15620)
- 机构
- 大学(372677)
- 学院(369984)
- 济(163185)
- 经济(160189)
- 管理(141938)
- 研究(126898)
- 理学(121707)
- 理学院(120418)
- 管理学(118434)
- 管理学院(117741)
- 中国(99935)
- 京(79226)
- 财(74906)
- 科学(74187)
- 所(63417)
- 财经(59851)
- 农(58725)
- 中心(58281)
- 研究所(57317)
- 经(54427)
- 江(53834)
- 业大(52315)
- 经济学(51568)
- 北京(50488)
- 经济学院(46721)
- 范(46386)
- 农业(46145)
- 师范(45937)
- 院(45642)
- 财经大学(44406)
- 基金
- 项目(241500)
- 科学(190321)
- 基金(177787)
- 研究(176711)
- 家(154845)
- 国家(153652)
- 科学基金(131225)
- 社会(113927)
- 社会科(108177)
- 社会科学(108149)
- 基金项目(92953)
- 省(90940)
- 自然(83337)
- 自然科(81426)
- 自然科学(81400)
- 教育(81033)
- 自然科学基金(79955)
- 划(77746)
- 资助(74014)
- 编号(71418)
- 成果(58511)
- 部(55128)
- 重点(54389)
- 发(52092)
- 创(49611)
- 国家社会(48581)
- 课题(48287)
- 教育部(47566)
- 科研(46683)
- 创新(46575)
- 期刊
- 济(174663)
- 经济(174663)
- 研究(110696)
- 中国(69095)
- 财(57640)
- 学报(55463)
- 农(53238)
- 管理(52241)
- 科学(51323)
- 大学(42702)
- 学学(40007)
- 融(36677)
- 金融(36677)
- 农业(36146)
- 教育(34089)
- 技术(32595)
- 经济研究(29842)
- 财经(29824)
- 业经(27690)
- 经(25685)
- 贸(25223)
- 问题(24871)
- 国际(22093)
- 业(20053)
- 统计(19633)
- 技术经济(18982)
- 世界(18202)
- 理论(18142)
- 图书(17786)
- 策(17018)
共检索到55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从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即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以及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成为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关键词:
利益偏好 工业贸易条件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从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利用2002-2011年我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政府效用的"国家战略主义"成为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首要原因,影响政府效用的生产者效用对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大于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效用 工业贸易条件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首要原因,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是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关键词:
利益偏好 工业贸易条件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罗晓扬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文章借鉴超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发现贸易得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 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本文基于我国2004-2011年工业33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贸易自由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R&D双环节效率门槛条件下,环境规制对贸易自由化都存在倒"U"型作用机制,即在R&D双环节效率达到拐点前,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作用推动了产业贸易竞争优势的提升,进而促进了贸易自由化进程,而达到拐点后,环境规制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的负向溢出效应显现。从行业分类特点考察环境规制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发现大多行业的环境规制较多地抑制了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优势并不明显。同时,考察了其他因素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指出行业规模化水平是促进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因素,而工资水平、产业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青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在长期内都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这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但这种恶化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最后基于此分析和全球化的视角得出贸易条件的含义有所转变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恶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秦慧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原因主要是我国比较优势级别较低。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以促进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心的一系列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阶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艳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促进了中间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国及要素所有者获得的贸易利益不再是原有贸易利益按国别属性确定的属地利益,而是由中间品生产厂商的资本所有权决定的属权利益。本文在重新界定贸易利益的基础上,构建了贸易利益的所有权分解模型,并依据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属权贸易利益水平。结论表明,与属地贸易利益相比,我国工业行业属权贸易利益水平较高,并且逐年递增,一方面源于成本较低的中间品进口;另一方面源于专业化生产和中间品出口。其中可拆分的制造业属权贸易利益规模较大,源于FDI规模大于OFDI。而资源性行业属权贸易利益规模较小,间接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因属于资源导向型。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利益 属权贸易 属地贸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喻美辞
文章利用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品进、出口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并分部门检验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影响的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口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但从长期来看,不能过分依赖出口贸易拉动就业增长,必须增加国内需求;也不能因为工业品进口暂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应该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的结构。不同的部门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贸易和就业策略。
关键词:
工业品贸易 就业 行业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靖 郭玉琴
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
关键词:
质疑 贸易条件 要素贸易条件 考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沁 王立勇 杨渌尧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匹配得出2001-2015年中国22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关税减让和引进外资为指标表示的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规避竞争效应"和"气馁效应";贸易自由化给生产高质量产品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带来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给生产低质量产品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效应,即"规避竞争效应"远远大于"气馁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合成谬误 贸易条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吴姝晓
从价值链视角探究贸易自由化对R&D创新效率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基于门槛回归技术法,实证分析2004—2011年工业行业贸易自由化对R&D双环节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R&D双环节效率的作用机理没有本质区别,即二者的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门槛条件下都呈倒"U"型特征,在环境规制水平、规模化水平、获利能力及工资水平门槛条件下都呈"U"型特征;但是,二者的门槛效应也存在一定的条件性差异,即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门槛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对R&D转换效率的门槛效应呈倒"N"型特征,而对R&D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则呈倒"U"型特征;根据门槛条件,对行业进行分类发现,贸易自由化对R&D双环节效率具有负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