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7)
2023(12706)
2022(10816)
2021(10087)
2020(8818)
2019(20222)
2018(19693)
2017(39134)
2016(21395)
2015(24203)
2014(24374)
2013(24301)
2012(22906)
2011(20733)
2010(21221)
2009(20117)
2008(20474)
2007(18590)
2006(16525)
2005(15065)
作者
(60750)
(51040)
(50920)
(48759)
(32869)
(24217)
(23438)
(19757)
(19127)
(18470)
(17359)
(16825)
(16241)
(16241)
(16176)
(15769)
(15169)
(15061)
(14767)
(14672)
(12634)
(12514)
(12392)
(11743)
(11671)
(11525)
(11219)
(11114)
(10219)
(10059)
学科
(105933)
经济(105824)
管理(69764)
(68012)
(55999)
企业(55999)
方法(43946)
数学(39117)
(39079)
数学方法(38790)
中国(26542)
(24795)
地方(23608)
(22732)
(22647)
财务(22614)
财务管理(22552)
企业财务(21587)
业经(19846)
(18395)
(17546)
银行(17526)
(16587)
贸易(16577)
(16515)
农业(16108)
(16050)
(15926)
金融(15924)
(15470)
机构
学院(311395)
大学(311077)
(142759)
经济(139967)
管理(122556)
理学(104230)
研究(103874)
理学院(103208)
管理学(101750)
管理学院(101159)
中国(85271)
(75613)
(63653)
科学(58581)
财经(56162)
(52787)
(50749)
(48320)
中心(48179)
(47109)
研究所(46774)
经济学(44879)
财经大学(41247)
北京(40524)
业大(40489)
经济学院(40229)
(37287)
(36859)
农业(36660)
师范(36554)
基金
项目(191664)
科学(151927)
基金(141626)
研究(141581)
(120762)
国家(119737)
科学基金(103849)
社会(92564)
社会科(87819)
社会科学(87795)
基金项目(74222)
(73330)
自然(65876)
教育(64813)
自然科(64369)
自然科学(64349)
自然科学基金(63258)
(61009)
资助(59898)
编号(57032)
成果(47745)
(44296)
重点(42450)
(40718)
教育部(38763)
(38748)
课题(38700)
国家社会(38053)
人文(38007)
(37390)
期刊
(164761)
经济(164761)
研究(100849)
(64802)
中国(60185)
管理(45253)
(41935)
学报(41357)
科学(39596)
(38218)
金融(38218)
大学(32067)
学学(30547)
财经(29559)
经济研究(27554)
农业(27378)
技术(25560)
(25204)
教育(24043)
业经(23943)
问题(20902)
(17641)
技术经济(17523)
统计(16493)
财会(16260)
会计(15416)
理论(15388)
国际(15057)
世界(14667)
(14631)
共检索到485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彩霞  刘志彪  
通过对上市公司决策主体分企业和个人两个层次的分析发现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者在委托理财行为中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却无需承担失败的损失,加上长期的执法不力,他们与企业存在利益与风险偏好上的差异,从而解释了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对风险很大的委托理财趋之若鹜的原因。要重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中的“共有信念”,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且实现一定约束下的法律成本在用于制定新的法规和执行已有法规之间的优化配置;此外,通过提高企业控制人的分成比例,设立企业控制人的个人保证账户也可以减少企业控制人在委托理财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超  闫国庆  
委托理财是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一种投资方式。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缺乏约束机制;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风险的增大,委托理财的风险越来越大;委托理财的资金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给出了委托理财风险防范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湘永  丁楹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永新  薛健  陈晓  
本文将委托理财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可操控现金"与委托理财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若给定"可操控现金",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委托理财收益率越高。这一结果说明,"可操控现金"越多,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对管理层代理问题的约束力越强。研究还发现国外同类研究常用的"自由现金流"变量不能捕捉这一现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宁  
本文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可以实施效率工资,防范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委托——代理风险出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燎原  王平心  
一、问题的提出委托理财又称委托资产管理,系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对其资产进行专业管理的资产运作方式。由于1999—2000年期间股市的大牛市行情,众多上市公司将大量的资金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投资, 委托理财业务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券商等专业投资机构扩大利润的有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范晓晨  金燕华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当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作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表现方式之一,其所产生的风险也备受关注。本文在阐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委托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为上市公司、银行和国家如何控制委托贷款风险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燎原  
本文通过对深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特征的分析,发现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对委托理财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受托方的诚信风险较大等问题。建议从强化披露、完善公司治理与相关法规、鼓励上市公司发展主业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和疏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展飞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开始于1996年,2001年上半年达到了高潮。但从2001年下半年股市的大幅下跌使笼罩在委托理财上的光环顷刻间烟消云散。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2003年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接近100家,但是到2004年1月为止,公布在委托理财方面取得收益的上市公司只有1/10。但尽管如此,仍有相当多上市公司频频进行委托理财,越来越突显的委托理财弊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既然实践已证明委托理财行为并不符合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要求,甚至与之背道而驰,为什么还有上市公司屡败屡战,不断重蹈覆辙呢?本文试图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晓方  
文章选取2012—2018年有参与委托理财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委托理财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银行管理度和企业盈利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委托理财规模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存在负影响、对综合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存在正影响。银企关联度与企业盈利对二者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银企关联度或盈利水平越高,委托理财对债务资本成本的负影响越强,同时委托理财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影响越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东辉  
利用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政府官员 (代理人 )与公共权力的授予机构 (委托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 ,为了解释腐败产生的原因 ,通过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模型集中分析了代理人的选择问题。该模型是根据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构建的。依据该模型分析得出若干结论 ,这些结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腐败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怀庆  李世蓉  孙本森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经济学来分析中国建筑市场各行为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代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建筑市场代理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鹏  
本文从上市公司投资方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现行会计审计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认为通过适当增加信息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信息弱势,即只有增加信息成本而不是压缩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且上市公司和旧车市场等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航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人们探讨很多,而对风险不对称问题则很少涉及。本文通过探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代理双方各自所面临和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规避风险、控制风险以及降低风险损失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健  文雯  袁蓉丽  石玉凝  
本文以2001—2013年沪深A股主板非金融业13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Heckman(1979)两阶段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业务对盈余波动性的影响。委托理财能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波动性,起到稳定公司业绩的作用。本文提供了关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与盈余波动性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为上市公司管理委托理财业务、监管层监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