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9)
2023(13489)
2022(11607)
2021(10580)
2020(9291)
2019(21544)
2018(21163)
2017(40646)
2016(22324)
2015(24828)
2014(25009)
2013(25010)
2012(23445)
2011(21325)
2010(21655)
2009(20387)
2008(20479)
2007(18670)
2006(16325)
2005(15094)
作者
(65985)
(55445)
(55020)
(52667)
(35219)
(26573)
(25348)
(21521)
(20763)
(19907)
(18812)
(18473)
(17866)
(17648)
(17518)
(17171)
(16881)
(16265)
(16150)
(15906)
(13918)
(13703)
(13411)
(12645)
(12606)
(12416)
(12416)
(12408)
(11353)
(10981)
学科
(90310)
经济(90179)
管理(66253)
(61474)
(51660)
企业(51660)
方法(40250)
数学(34379)
数学方法(33907)
(27323)
中国(23958)
(23732)
(22663)
(20032)
业经(19587)
(17840)
贸易(17834)
(17350)
(16680)
地方(16670)
财务(16620)
财务管理(16576)
(16571)
金融(16567)
(16484)
银行(16440)
企业财务(15758)
(15682)
理论(15441)
农业(15268)
机构
大学(324746)
学院(319948)
(132127)
经济(129177)
管理(119309)
研究(113059)
理学(101661)
理学院(100449)
管理学(98573)
管理学院(97951)
中国(86373)
(69547)
科学(68341)
(66160)
(58735)
(57252)
研究所(52826)
中心(51449)
财经(50947)
(50195)
业大(48176)
(46150)
农业(44905)
北京(44208)
(41970)
师范(41526)
经济学(40817)
(40557)
(39304)
财经大学(37827)
基金
项目(207588)
科学(162387)
基金(150679)
研究(150003)
(132839)
国家(131787)
科学基金(111230)
社会(94652)
社会科(89783)
社会科学(89754)
(80163)
基金项目(79187)
自然(71920)
自然科(70242)
自然科学(70213)
教育(70015)
自然科学基金(68968)
(68688)
资助(61938)
编号(60200)
成果(50936)
重点(47697)
(46968)
(43909)
(42836)
课题(42550)
(40921)
科研(40192)
创新(40128)
教育部(40006)
期刊
(148957)
经济(148957)
研究(98036)
中国(69487)
(54276)
学报(53832)
(51668)
科学(47715)
管理(44942)
大学(40593)
学学(37987)
教育(36953)
农业(34012)
(32519)
金融(32519)
技术(27726)
财经(25761)
经济研究(23545)
业经(22173)
(22107)
问题(19839)
(19225)
(18077)
国际(16582)
(16524)
技术经济(15775)
统计(15123)
理论(14974)
图书(14433)
世界(14209)
共检索到495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叶麒麟  张莉  
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制度是自我实施的。国际制度的自我实施机制,不仅包括国家间的长期重复博弈、世界的相互依赖和大国充当准第三方实施者等利益机制,还包括路线图、协调和黏合剂等观念机制。因此,基于利益与观念基础上的制度分析,可以较为充分地揭示国际制度自我实施的内在机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华  
以观念—制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从观念—制度的角度对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认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观念引导的超前性,也要注意制度改进的普适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宗新  
本文通过建立一种比较分析的框架 ,对资本市场主导型和银行导向型融资制度的特性与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指出融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制度环境 ,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金融市场的管制程度、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是融资制度形成的重要参数。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两类制度的经济绩效进行比较 ,指出了不同融资制度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公司治理与监控机制、经济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 ,伴随着金融国际化与金融自由化 ,融资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迁 ,并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维龙  
农村医疗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必然面临卫生防疫、健康保健、疾病诊治等多方面需求。综观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进以及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以病症诊治为主体,以预防保健、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为补充的综合性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有着层次分明、功能完备、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强等特点,理应成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典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长昆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在新公共管理的背景之下,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替代官僚制的重要备择制度安排,所以研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对于理解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有的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环境条件—制度安排"以及"制度安排—制度绩效"展开,在环境条件—制度绩效之间存在重要的断裂。基于此,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以及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制度环境—制度绩效的理论框架,解释嵌入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具有相似属性的公共服务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迥异的绩效命运。同时,在该框架基础之上,通过对13个公共服务市场化案例的经验展示,对制度环境影响制度绩效的机制进行了详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柏杰  
政府债务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通过借鉴Buchanan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公共选择理论及North的"制度决定经济绩效"论断,深入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债务积累的制度基础,构建了"制度、政府行为与债务积累"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中国垂直集中的政治体制及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地方政府自身不但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激励,而且地方政府间存在"竞争锦标赛",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巨大;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和财政联邦制,政府官员对选民负责,地方政府财政自律,结果是美国中央政府风险凸显。因此,在化解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中,应重视制度和规则来规范政府官员行为,制定良好的财政规则和纪律,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维林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将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这一复杂的制度体系进行解析并分析其演化的路径与趋势,提出供给制度的剖析应立足于提供者、生产者、使用者的三方制衡关系,将其解构为四个基本制度元以辨识其内在结构与核心机理。考察不同阶段重点建构与完善的制度元,认为制度演化更替存在有序性,提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长期演化序列,以及"三方制衡、多元治理"的制度结构未来演化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华臣  焦勇  
本文基于制度扭曲的关键性作用,尝试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演变机制的系统性解释框架,创新性地将其分解为要素生产力效应、制度扭曲效应和转移再分配效应,进一步结合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并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模拟预测了2020年与2030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研究表明,制度扭曲效应逐渐取代要素生产力效应,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贡献者,其贡献度高达67.8%,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为明显。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但各地区到达"倒U型"曲线波峰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省份的波峰集中在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个年份。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若户籍制度改革到位并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缩小,而此时制度扭曲效应的贡献度不断下降,要素生产力效应的贡献度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坚定加强制度供给创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建军  
本文选取了身份、规范与利益这三个变量,从理念主义途径考察了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性原因。文章认为,行为体的身份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它对规范的认知与接受,并由此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规范也能够通过施加体系结构影响,重塑或强化单位个体的身份,并构建新的利益。中国的身份状况决定了它对规范的认知态度和对利益的界定,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是中国身份发生转变后对国际规范的认知与接受的过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基于在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替代性投资者保护制度之间做出的区分,本文提出了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并对国有股权的制度安排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市场、法律和管制——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转轨国家而言,由于缺乏支撑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运转的制度资源,利用替代性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对于股票市场的早期发展就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旭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当前完善产业结构、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国际间产业竞争的重要举措。然而理论界至今尚无对"现代服务业"内涵的确切定义。文章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服务业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相关概念的比较和辨析,综合国内现有对现代服务业的普遍认识,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和特征,从而使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象更加清晰具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友丰  陆立军  
从制度层面看,新型专业市场的形成具有内生性,并且会受其所在环境如历史因素、制度环境、公共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一种制度分析的概念性框架——主观博弈模型,以解释传统专业市场向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专业市场演进过程中的制度生成以及制度演化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当"新型专业市场"这一制度安排意会或符号的信息浓缩所引发参与者的信念系统彼此趋同时,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专业市场就会最终达成为稳定的均衡策略。专业市场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的制度体系要演变为新型专业市场这一更高层次的均衡形态,必须要充分考虑新型专业市场在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制度演化的约束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化的自组织性,以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少波  张文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剖析了信用的制度内涵,分析了信用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信用制度的演进和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推进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正式规则变迁、加快以社会道德提升和重塑为核心的非正式规则演进以及强化制度实施机制建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