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1)
- 2023(4676)
- 2022(3892)
- 2021(3526)
- 2020(2892)
- 2019(6388)
- 2018(6547)
- 2017(11356)
- 2016(6467)
- 2015(7545)
- 2014(7940)
- 2013(7479)
- 2012(6811)
- 2011(6301)
- 2010(6427)
- 2009(5711)
- 2008(5784)
- 2007(5506)
- 2006(4755)
- 2005(4428)
- 学科
- 管理(22919)
- 业(22533)
- 济(21489)
- 经济(21467)
- 企(19925)
- 企业(19925)
- 技术(11711)
- 方法(8419)
- 财(6456)
- 数学(6391)
- 理论(6310)
- 数学方法(6274)
- 技术管理(6237)
- 农(6200)
- 学(5898)
- 业经(5762)
- 中国(5673)
- 教学(5485)
- 教育(5157)
- 务(5034)
- 财务(5016)
- 财务管理(4999)
- 企业财务(4706)
- 农业(4492)
- 制(4379)
- 贸(4244)
- 贸易(4241)
- 和(4143)
- 易(4143)
- 环境(3977)
- 机构
- 学院(95290)
- 大学(92297)
- 管理(32809)
- 济(31353)
- 经济(30333)
- 研究(29845)
- 理学(27467)
- 理学院(27109)
- 管理学(26497)
- 管理学院(26308)
- 中国(21655)
- 京(20988)
- 科学(19925)
- 江(17014)
- 范(16605)
- 师范(16476)
- 所(15758)
- 技术(14920)
- 财(14873)
- 农(14825)
- 中心(14125)
- 研究所(14003)
- 业大(13818)
- 州(13709)
- 北京(13470)
- 师范大学(12828)
- 教育(12197)
- 职业(11961)
- 农业(11639)
- 财经(11537)
- 基金
- 项目(58292)
- 研究(46561)
- 科学(45022)
- 基金(38346)
- 家(33335)
- 国家(32996)
- 科学基金(27691)
- 社会(26298)
- 省(24967)
- 社会科(24785)
- 社会科学(24778)
- 教育(24007)
- 编号(21515)
- 划(20853)
- 基金项目(19874)
- 成果(18112)
- 自然(17335)
- 自然科(16901)
- 自然科学(16899)
- 自然科学基金(16568)
- 课题(15776)
- 资助(15220)
- 重点(13749)
- 年(13412)
- 创(13149)
- 发(12950)
- 项目编号(12928)
- 部(12697)
- 创新(12187)
- 性(11896)
共检索到150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筱璐
随着Web2.0技术的迅猛发展,图文博客、微型博客、SNS等,如雨后春笋般展开。目前,很多教师已经开始从单一的博客网站转移到热闹的教育社区,这些教育社区正逐渐成为教师学习和成长的新环境。在国内发展较好的图片博客——好看簿上,就活跃着这么一个教育社区。在这里聚集了一批敏锐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积极利用Web2.0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教师自发地参与到好看簿中来呢?本研究尝试使用ZMET隐喻抽取技术来探究好看簿教师用户的心理深度,了解他们对好看簿的认知,以及好看簿带给他们的真实价值与意义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孔令怡 吴江 魏玲玲 曹芳东 周年兴
旅游凝视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Urry首次提出,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旅游凝视是旅游诉求、动机与行为相融合的产物,而摄影则是旅游凝视的物化体现,是游客记录个人经历、保留个人记忆、重塑目的地景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隐喻能力很强的视觉符号,照片能够深层次地触发游客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与感觉。文章从摄影内容和照片视角切入,以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运用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多种渠道、多种拍摄主体所获取的旅游照片进行了质性分析,最终解读出凤凰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典型意象元素。研究表明:凤凰古城的典型意象元素有
关键词:
旅游凝视 隐喻抽取 凤凰古城 意象元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汉语成语是手语翻译的一个难点。本研究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成语的内在语言机制,以期拓展成语手语翻译的路径,提高手语翻译教学的效果。手语翻译实践中,译者要根据成语特点合理选择异化或归化策略,尽可能准确地传递成语信息。在汉语成语的手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成语语义,重视培养学生的手语隐喻思维,创设情境反复练习,结合文化教学等途径切实提高学生手语翻译的能力。
关键词:
隐喻 成语 手语翻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祥云
隐喻对人文教育而言 ,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 ,更具有本体论价值。如果说语言是精神的家园 ,那么隐喻而非逻辑则是人心—精神的主要和基本的存在方式。当隐喻的绿洲荒芜或遭受破坏 ,不及物的人文精神世界就失去了存活的机缘和语言的土地。当人文学科变成了知识化、概念化、形式化、精确化、记号化的“零度语态”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的人文之师日益失去隐喻的能力 ,而把人文教育误当科学教育来操持时 ,人文教育必然祛魅。古典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智慧便是隐喻的教育智慧 ,现代人文教育必须承继这一智慧性语码 ,复兴隐喻的价值和功能 ,以使我们的人文教育变成人性化教育而非机械化教育
关键词:
人文教育 隐喻 本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关键词:
隐喻 逻辑 类比 教育研究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杜伟 王世慧
摘要抽取是信息素质的高级能力之一,它和信息素质的交际层面——读和写、能力和活动、批判性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素质能力中的信息分析与信息合成能力也是摘要抽取必需的能力,许多信息素质模式中都含有摘要抽取的基本技能。摘要抽取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和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摘要抽取能力的培养应该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强 游宏梁
作为信息抽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件抽取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事件及事件抽取的基本概念,简单介绍事件抽取的发展历史,并从元事件抽取和主题事件抽取两个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总结事件抽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事件抽取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事件抽取 信息抽取 信息技术 综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娜 张智雄 刘建华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OBIE理论和OBIE系统的分析,比较了OBIE技术与传统信息抽取技术的主要区别,归纳了4种主要的技术方法,分别是基于实例的OBIE,基于规则的OBIE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OBIE和Ontology驱动的OBIE,并用案例对各种技术方法做了阐释,最后总结了OBIE研究和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
本体 信息抽取 信息技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天娇 陆涓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教师的立德树人作用,并用"筑梦人"和四个"引路人"来隐喻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使命以及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古到今,在东西方文明中都有着不同意义的教师隐喻,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对于教师角色的种种期待却都充满了正能量,包含了不同时代对教师职责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角色期待虽有其独特内涵,但教师隐喻无疑也是激励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强大动力,对于他们塑造好社会角色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万琪 于中华 陈黎 宋磊磊 丁革建
情感表达抽取工作是细粒度情感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中文微博中包含大量网络新词和不规范词,现有的方法在进行微博情感表达抽取任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上述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微博中新词大量分布在文本的情感表达部分,于是提出了基于CRF的联合抽取模型,即将新词发现融入到情感表达抽取任务中,从而改进原有工作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新词探测对微博文本情感表达抽取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电影领域和开放领域的微博数据集上分别进行实验,F1值均提高了2%以上.
关键词:
情感分析 新词发现 条件随机场 信息抽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艾诗根
从人类学习的获得、参与和知识创造隐喻的发展为序来看,不同学习隐喻的出现催生了对教师学习活动形态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作为获得隐喻的教师学习,承认教师学习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却易受掌握熟练教学技能模式的主导,走上技术型的教师发展道路。参与隐喻将教师学习视为维系学校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有助于教师身份的获得和分享实践,却可能产生学校实践共同体边界的固化与忽视有经验教师的学习提升。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视教师为教育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教师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生活,教师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跨越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毛毛 宋改敏
隐喻性实践性知识是实践性知识的一类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采用隐喻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的知识。本研究通过对职业院校Z老师进行课堂跟踪和采访,深描在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信念、课堂管理以及教学策略的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发现教师的个人生活经历、个人爱好、教学经验以及同行观摩学习,是影响教师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隐喻性实践性知识的运用是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运用隐喻过程中,需要把握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度,要丰富教师自我的知识库,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能理解和吸收。
关键词:
隐喻 实践性知识 隐喻性实践性知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关键词:
知识隐喻 知识特质 教学转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燕
隐喻是西方文学理论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文学基本问题之一。隐喻在认知和语言之外的被当代隐喻研究所忽略的文学层面的价值理应受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文学是充满隐喻性的创作。作家的整个思维运作方式和创作过程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表现形式或修辞方式,而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以认知隐喻研究为理论参照,并以自身的理论与之相互观照,而不仅仅是认知隐喻研究的补充。注重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促成相得益彰且均衡有序的隐喻理论发展态势。
关键词:
隐喻 文学 修辞 思维 认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立新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在具体语境下进行的,离开了语境,隐喻也就无从辨别和理解,因此隐喻的识别与理解要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借助语境来推导话语喻义。文章试图通过对会话含义与关联理论的分析以期对隐喻做出合理解读。
关键词:
隐喻 认知语境 语用 会话含义 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